试析播音员主持人语言失误后的心理状态

时间:2022-09-18 11:48:59

试析播音员主持人语言失误后的心理状态

【摘要】传播学认为,经过大众传播媒体使用的语言很容易成为社会流行语。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体,在语言影响力上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播音员主持人在语言方面对大众起着示范和引导的作用。但是,播音员主持人常常出现语言失误的现象。本文认为:语言失误后播音员主持人的心理状态与个体差异和外界影响有着紧密的关系,理清这些关系有助于避免失误的发生。

【关键词】播音员主持人;语言失误;心理;传播

对于心理状态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还只能间接地运用观察以及事后的心理访谈,回溯分析其心理过程等方法来进行。在播出、录制过程中,播音员主持人所做的一切有碍于信息传播的不必要的、不得当的有声语言和副语言的展现都可以归结为语言失误。比如普通话语音、表情、体态等。出现语言失误后,播音员主持人的心理状态是多种多样的,如紧张、心悸、心慌、从容、镇定、冷静等。那么出现这些现象与哪些因素有关,笔者认为这与个体的差异、外界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失误出现后,往往不是一种因素在起作用,而是几种因素在一起产生作用。

一、个体差异

1.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综合的指标,体现在方方面面,如认知事物的能力,情绪情感的品质,性格个性的发挥,承受挫折的能力,面对危机的状态,紧急情况的处理,人际关系的处理等。一个人心理素质的好与差与他的先天素质、成长经历、受教育程度、家庭背景、所处的社会环境等因素息息相关。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下转第218页)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播音员主持人尤为重要,更加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来应对在播出过程中,时时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即使语言失误后也可从容应对,毫不怯场。2009年5月12日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三农最前线》,主持人在播读观众发来的短信时,到第二条,读了半句发现稿件不对,一边说“刚才我们提到了”一边翻找稿件,最终还是找到了要播读的那条短信,从而继续节目进程。整个过程长达23秒,但是主持人应对失误处理得当,在找到稿件后仍能继续播出,显示出良好的心理素质。

2.文化底蕴

在播出过程中,如果出现语言失误的情况,如何应对就成了当务之急。我们说播音员主持人是新型的文化传播者,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应当是职业的文化语言,所以应该标准、准确;播音员主持人是节目的灵魂,应该对主持的节目所涉及到的专业知识有较深的研究,即使不是某个领域的学者,至少也应该是有所了解。这样在出现失误后如果文化底蕴深厚,则可轻而易举的化解危机调整心态,继续节目进程;反过来如果文化底蕴浅薄,就会无法解决失误,影响到播音员主持人的良好心态,抑可能造成一错再错的状况,从而影响播出质量。所以说文化底蕴的程度可以影响语言失误后的心理状态。曾在央视工作的主持人袁鸣应邀到海南省海口市主持“狮子楼京剧团”建团庆典,主持过程中发生口误。口误后她快速构思,浓墨重彩的描绘了两幅“图画”,在赞美老教授名字富有诗意的同时扣住京剧历史,联系庆典主题,自圆其说而又言之有理。这样的“神来之笔”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难以实现的,有了这样的救场就可以重拾自信,完成主持任务。

3.文明修养

文明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思想观念以及不断进化的人类本性的具体体现,与野蛮一词相对立。播音员主持人是文明的使者和文明的传播者。应该在屏幕上塑造文明的形象,即便出现了语言失误的情况,也应该保持文明,不能气急败坏。一个播音员主持人的文明程度往往会影响到语言失误后的心理状态,造成更大的失误。2008年10月9日湖南电视台娱乐频道《我不同意》节目主持人李响和欣然在话题争辩时公然翻脸对“骂”,最终李响愤然退出节目录制。在一个话题争论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言辞过激的情况,这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一个文明的主持人会懂得控制,调整心态避免过激的言辞,确保节目顺利录制。但是在这个案例中,两位主持人语言失误后由于心情受到影响,开始不顾录制节目而互相攻击,最终心情糟糕的李响愤然离开,造成节目无法录制。

4.失误程度

播音员主持人语言失误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有轻重之分。如2009年1月6日,凤凰卫视《时事直通车》主持人吴小莉播出时出现口误“各位观众,这里是‘时事直通天’”。CCTV-1《新闻30分》主持人把“各位好”说成了“这位好”。像这样的失误程度就是很轻的。而以上所举之杜伟、李响等案例失误程度就较重。

失误的程度与失误后的心理状态也有直接的关系,失误程度较轻的心理状态往往会比失误程度较重的心理状态要稍好一些。像这样程度较轻的语言失误对播音员主持人心情的影响不是很大,所以对以后的节目也没有太大影响。

5.自知与否

发生语言失误后,有些播音员主持人可以意识到自己犯错了,然而也有一些没有意识到自己犯错。他们的心理状态当然是不一样的,意识到的心理状态常常会比没意识到的心理状态要差。知道自己发生了失误的播音员主持人思想上会有“包袱”,会带着这个失误完成整个节目;然而失误不自知者在未经人提醒下则不会有心理负担,可以顺顺利利的完成节目。

2009年CCTV《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持人董卿在介绍相声大师马季的儿子马东出场时说:“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马先生的儿子马季和他的同伴共同为我们带来《五官新说》”。事后在马东主持的《文化访谈录》节目中,董卿说当时对于这个口误“一点儿都不知道”“我下来时候还挺美,还挺乐坐在那,相声里还说到我和朱军,我们俩还在那哈哈乐”,当时有朋友给董卿发短信说“错了没关系”,董卿心想“我错哪了啊?”后来知道了,“情绪一落千丈”,以至于泪流满面。我们可以看到,董卿发生失误却浑然不知的情况下,心理状态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在后来的主持过程中,仍然精神饱满,信心百倍。

二、外界因素的影响

1.传播媒体

在广播中失误和在电视里失误,在中央电视台失误和在地方电视台失误,虽然同样都是失误但是却有所不同。一个播音员主持人语言失误后的心理状态往往会外化为一些小动作,比如吐舌头、东张西望、做鬼脸等,如果是在电视里失误的话,这些小动作会通过电视画面完完全全的呈现在受众面前,反之在广播中这些小动作则不会被受众发现。如果被发现,播音员主持人往往会觉得尴尬、不好意思、心里有压力,这样的心理状态对之后的播出是无益的;如果没有被发现,心理负担则会小很多甚至没有,反而平添了几分乐趣,轻轻松松的完成播出任务。

2.节目类型

节目的类型也可以影响到语言失误后的心理状态,在新闻资讯类节目中失误后的心理状态往往比在综艺娱乐类节目中失误后的心理状态要复杂,因为新闻资讯和综艺娱乐对播音员主持人的要求就有很大差别。如在综艺娱乐类节目中失误后,还可以调侃几句为自己圆场,心情松弛表情自然,然而新闻资讯类就不行了。

《2009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颁奖盛典》,当开奖嘉宾宣布完获奖名单后主持人崔永元和搭档徐涛抢话,两人同时“现在”,徐涛让崔永元“先现在”,结果崔永元在还没有颁奖的情况下就宣布某位主持人发表获奖感言,此时徐涛及时制止“大家一定不能鼓掌,看央视的名嘴也有那样的时候,虽然你瞪我,咱还得说,咱还没颁奖呢!”崔永元边向台下眨眼睛边说“哦”,徐涛说“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一会谁要发言了”,崔永元平和的说“那还是应该你先‘现在’”,徐涛补充一句“我是看着你的节目长大的”。大家都笑了,部分观众鼓掌叫好。徐涛用更强有力的声音宣布“现在为我们的获奖者颁奖!”此后的过程中,崔永元又补救了一句“老师也会犯错”。像这样的“补救”在《新闻联播》里肯定是不可能的。

3.受众反应

受众反应如何对失误后的心理状态也起着重要作用。其心理状态往往会受到影响随着受众的反应而变化。如果受众对失误做出指责、谩骂、喝倒彩、哄堂大笑等表现,播音员主持人往往会面红耳赤、心跳加速、更加尴尬,如果受众可以包容、理解、为其加油的话,大多播音员主持人会重拾信心、集中精力挽回失误造成的损失。

比如前面所举之董卿案例和袁鸣案例,受众在发现董卿失误时,没有打断也没有喝倒彩,采取了包容的态度,使得董卿心态良好的主持完春节联欢晚会。虽然受众对于袁鸣的失误报以哄堂大笑,但是“功力”过人的她仍然能够自圆其说,最终赢来满堂彩。

出现语言失误不仅会对传播效果产生负面影响,误导大众,以讹传讹,还会对播音员主持人自身的形象和传播媒体的形象造成不良影响。

所以,播音员主持人应该加强社会责任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丰富生活阅历,增加人生体验,培养广泛兴趣,提高个人修养;牢固树立语言规范意识,学众语言,丰富表现手段,不断提高语言表达水平;同时还要加强合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作者简介:

刘超跃(1988--),男,内蒙古包头人,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学生,本科,研究方向:播音主持传播失误

上一篇:创新型人才视野下的继续教育 下一篇:对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践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