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缺失现象普遍存在

时间:2022-09-18 11:11:35

诚信缺失现象普遍存在

党的十明确了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十报告同时还指出,我国目前所处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面临的社会主要矛盾没有改变,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也没有改变。在我们把握机遇,向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进一步发展面临着重大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国际环境中不确定因素增多、发展理念和制度环境有待完善等等情况。

因此,我们更需要清楚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沉着应对当前的挑战,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赢得主动,赢得未来。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既源于中国在改革发展有的因素,比如人口多,底子薄等历史原因和制度转型等现实因素,也源于市场机制固有的缺陷的普遍性因素。从顶层设计的视角来看,无论哪种因素都应该跳出问题的本身来寻求应对之道。社会责任与价值共享就是寻求应对之道的很有意义的一次尝试。从社会的角度看,社会责任与价值共享是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需要,为了保持社会的健康、良性的发展,需要倡导社会责任,进行价值共享。从经济的角度看,社会责任与价值共享是调整市场经济缺陷,保证社会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在现实的市场机制中,不对称性信息,不完善的市场规则,使得个人与组织的利益不能自动地与社会利益保持一致。所以,社会责任与价值共享,也对市场经济的良好运行发挥着重要的作为。从企业和机构的运营看,承担社会责任,进行价值共享是基业常青的必由之路,在完善的经济环境中,通过为社会创造价值,改善自身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企业也往往获得新的发展机会和经济价值。所以,企业和社会机构进行价值共享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增值的过程。

结合国情实际,改革实践和理论新发展,我们要在发展理念提升、社会组织成长和制度环境完善等方面将社会责任和价值共享理念融入到改革和发展之中。首先,是经营理念和发展的提升,首先应该在超越公益奉献的手段上谈社会责任和价值共享问题。一个企业或者社会组织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它与它所处的环境的健康程度是密切相连的,一个好的社会环境需要好的社会组织为居民提供就业创造财富。一个好的社会组织更需要一个好的社会环境提高公共资源和经营环境。社会责任与价值共享,不再是与社会分享自己的创造价值,而是在每项经营活动中,不以自身的收益成本为目标,而是以成本收益的分析指导行为,在提升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发现新的价值点和发展机遇。

其次,是市场使社会组织成长、成熟。一是要重新界定产品、服务和利益共享者巨大的社会需求。比如环境保护、住房改善、医疗保障,同时这也是市场机遇。通过创新的发展之路,这些社会需求完全可以成为市场中的蓝海,为各类机构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二是要重新树立价值链,包括安全的生产流程、物流价值共享、资源有效利用等等,各个环节完全可以在不增加总成本的条件下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来改变,从而使组织的成本在长远和整体上得到节省。三是重新评估其他社会组织的价值。任何一个企业、政府、科研机构以及非营利和非政府组织的发展都需要相互支撑,一个组织需要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分担成本,才能在共同发展的过程中更好的实现自身的价值。

第三,是一个良好的制度建设和环境营造。对政府而言,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企业创造共享的价值,而不是只专注短期的盈利。制度法规的制定需要把握好适度的原则,既要建立通用的绩效披露的体系,又要考虑行业的特征和产业的周期。对社会组织而言,比如学校、科研机构等需要从多个层面深入研究,探讨实践社会责任的价值共享,夯实你的基础,促进文化积淀,在全世界范围营造创造社会价值的氛围。

应该看到,以上三个方面是倡导社会责任、价值共享的理想之道,要达到理想的彼岸,还有漫长的路要走,还有大量的、长期的基础工作要做。尤其重要的是,一方面要按照十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将社会责任和价值共享设定为改革开放的集中目标之一。另一方面要让社会主义价值观真正深入人心。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问题,十已经有了明确的指出,各方面也还有各自的一些看法,但是现在我们全面谈论价值观的问题,核心是两个,一个是责任,一个是诚信。其实整个社会的每个人对社会,包括对家庭,对他人都有责任,但是,现在我们相当一部分人没有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或者,他所感受到的责任是局部的责任。而责任的核心在哪里?我认为责任的核心在诚信。现在有一种现象,为什么国人买东西都想到国外买?吃东西不知道吃什么好?找保姆非常不放心。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在很多方面缺乏相互的信任和诚信。所以,我们国家,我们这个民族本来是一直讲“言必行、行必果”,但是现在有一种情况,很多事情说得很好,做得很差。包括一些政府、机构和企业。

比如住房问题,很多人买房子的时候,开发商都信誓旦旦,但是,住了房子以后,会遇到很多问题。我有一个熟人,买了一栋比较高端的房子,遇到漏水的问题,整整两年,到现在没解决,地板泡了几次——类似这样的问题非常之多,相互推诿。而且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很多问题依靠机构,依靠社会组织,甚至依靠政府解决不了,靠什么?靠熟人。遇到问题首先想到是找人,而不是首先想到找政府,找组织,找人最简单。打官司也要找人,考学也要找人,招工也要找人,生孩子还得找人,这是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消费诚信的缺失。这个问题不解决,就很难使每个人都能树立起一种责任心。现在有一些小孩儿,刚刚上幼儿园的,上小学的都知道,要家长给老师送礼,我正想,一代代如果这样发展下去,将是什么结果?所以,我觉得要让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深入人心,我认为核心的两个问题,一个如何增强责任心,一个如何增强我们社会的诚信。而且要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成为我国公认的符合国人的一种共识。现在很多人两种倾向,一种就是感到我为人人,人人不是为我,谁都欠了我,什么事儿都感到很吃亏。另外一种就是人人都应该是为我的,我不应该为他人的。所以,这两种倾向,我觉得在相当一部分人中,特别是在一些年轻人当中,这个问题比较突出。

(作者系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此文根据其在第十四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的演讲整理而成)

上一篇:海淀阳光社区的“和谐密码” 下一篇:中国经济布局发生四方面重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