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研究

时间:2022-09-18 09:31:53

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研究

[摘要]作为知识信息搜集、整理、存储和传播重要基地的图书馆,在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和应用价值,对提高少数民族素质、促进民族团结、推进社会进步,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从甘南州图书馆的现状和民族图书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出发,探讨了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实现加快发展的途径及政策建议。

[关键词]民族图书馆;民族文献;少数民族地区

[中图分类号]G2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20-0115-02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步伐,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也在不断取得进步。作为知识的窗口,图书馆在促进民族地区信息交流、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下,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要赶上全国总体发展水平,图书馆的功能和作用更为突出。

一、甘南州公共图书馆基本情况

甘南州有公共图书馆9所,其中地级中心馆1所,县级馆8所。通过比对,可以看到,甘南州公共图书馆发展显然落后于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严重脱节,在基础业务建设、读者利用率、业务队伍建设、场馆建设、自动化建设等各方面发展十分缓慢。

(一)业务经费严重缺乏,购书经费增长缓慢

甘南州全州公共图书馆购书经费总量为13.2万元,分别为州图书馆10万元,卓尼县图书馆2万元,碌曲县图书馆报刊费4000元。其他如夏河图书馆、迭部图书馆、舟曲图书馆、临潭图书馆、玛曲图书馆、合作市图书馆五馆均无购书经费。

(二)办馆条件落后,阅读环境亟需改善

甘南州全州9个公共图书馆总建筑面积为8487平方米,使用面积5415平方米。其中,州图书馆建筑面积2760平方米,可使用面积1762平方米(拆迁后面积500平方米左右),其他各县馆多为文化、文物、图书馆三馆合一,可供图书馆使用的县级馆总面积为3653平方米。具体为合作市图书馆140平方米,临潭县图书馆108平方米,碌曲县图书馆141平方米。夏河县图书馆800平方米,玛曲县图书馆740平方米,迭部县图书馆960平方米,舟曲县图书馆198平方米,卓尼县图书馆568平方米。

(三)“共享工程”建设落后,业务管理自动化程度低

甘南州全州除州图书馆外,其他各县在2009年第四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后,陆续争取到甘肃省文化厅68万元的设备经费,建立了“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和电子阅览室。由于熟悉计算机管理的工作人员奇缺以及场馆面积限制,使用效率不高。全州公共图书馆图书自动化管理程度处于起步阶段,县级馆大多无条件、无专业人员从事图书自动化管理工作。

(四)服务内容狭窄,服务水平较低

由于藏书不足,导致服务内容狭窄,服务水平较低,业务萎缩,读者流失。至于举办送书下乡、读者座谈会、书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编印科技资料、建立馆外流通点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基本无法实现。

(五)业务理论研究浅薄,专业人才培养滞后

甘南州全州公共图书馆系统业务理论研究氛围不浓,学术论文水平不高,发表量少。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工作限于培训经费急缺,进展不大。全州公共图书馆专职人员(含管理人员与业务人员)共63人,其中副高1人、中级17人、初级26人,本科10人、大专29人、中专以下30人。县级馆技术力量明显薄弱。

二、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的地位

图书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是国家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民群众学习知识、陶冶情操的殿堂,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阵地,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性设施,也是各级政府保障人民群众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大众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实现途径。要加快转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在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和突出。

(一)图书馆为党委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各地区发展经济,搞社会建设,制定政策,离不开本地区民族风情。古人云:“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图书馆收集着十分丰富的信息资料,特别是志书,记述了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基本规律,这些丰富的信息资料能够帮助地方决策者着眼于全局,着眼于长远,避免决策的局限性。

(二)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翔实的信息资料

人们可以通过图书馆了解民族文献,迅速、准确地了解情报信息,从而制定出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各种措施,促进经济发展。这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也是新形势对图书馆工作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

(三)为发展科技文化、学术研究服务

随着我国科技文化的发展,学术研究课题繁多,不同的研究课题所需要的资料不同,公共图书馆可将有关地方文献按不同的研究课题进行收集,按课题编制专题目录、索引,以便于利用。

(四)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宝贵的乡土教材

民族文献所记载的爱国英烈和革命传统、山川胜迹和灿烂文化以及先进思想等等观念和史实是生动活泼的乡土教材。恩格斯说:“爱国主义教育是以爱家乡为基础的。”这些具体、实在、发生在自己家乡的史实,易于激发人们的爱乡、爱国之情。地方文献记载着一个地区灿烂的文明史,通过学习和研究地方史料,能够激起人们的民族精神。民族文献在教育今人和后人,尤其是教育青少年一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等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甘南州图书馆事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重视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开发与利用,建立特色数据库

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要重视地方文献,搞好地方文献收集、开发、利用工作,争取各级领导部门的重视。从图书馆来说,应当投入相当人力、物力,大力宣传地方文献的重要作用和征集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成为文化行政部门的工作任务。同时,要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资源亮点,使资源特色化。要有针对性地对本民族地方特色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开发利用。配备专业人员专门从事此项工作,对历史上属本地区的名人手迹、手稿、奏琉、公牍、笔记等等历史资料,由于种种原因还大量存在于社会各界人士手中,较难收集,可进行协商,通过购进、复印、转抄等各种渠道来获取。专业人员还要走出馆门,深入基层广泛接触各界人士,深入细致地调查、录访地方文献线索,了解这些珍贵历史文献的下落,使原始文献得到及时抢救。对少数民族文字撰写的各类少数民族历史文献要翻译整理,储存到地方文献库,按照统一的机读目录CNMARC格式和级别标准进行回溯建设并建设各种文献数据库,不断将最具特色的特色资源进行数字化转换,网络备份,丰富网络信息资源,更大限度地发挥馆藏资源的利用价值。

(二)开展好图书馆的延伸服务工作

作为地级图书馆,甘南州图书馆应该把开展延伸服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例如在城镇读者中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通过公益性讲座、展览、影片播放、知识竞赛等活动,活跃城镇居民业余生活,吸引读者走进图书馆。其次,增加社区、部队的图书流动点,对流动点的工作指定专人负责,定时更换图书,及时为社区居民、部队官兵送去精神食粮,满足精神需求。在不断满足城镇居民精神需求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基层农牧民的精神需求,针对民族地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特点要重视基层农牧民的精神生活,为农牧民书屋配送图书,组织人员上门服务,指导农牧民书屋的图书排架等工作,方便农牧民阅览,丰富农牧民的精神生活。

(三)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力度

开发利用民族文献,还必须从各省、市、自治区的整体利益出发,进行总体规划和部署,加强彼此的合作。各省区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应互相通气,彼此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避免重复劳动。按照各省区的具体情况,各自要有侧重,分工协作,编制质量较高的联合目录,以一个藏书基础好的省(区)级公共图书馆为主编馆或牵头馆,其他馆进行补充。如编制藏文文献联合目录,应由自治区图书馆出面牵头,编制回族文献和伊斯兰教专题目录,应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出面牵头;编制纳西文献联合目录,应由云南省图书馆出面牵头。开发、利用民族文献,在联合的基础上,也可以各省区为条块进行。以各省区级公共国书馆为主编馆,其他各类图书馆为成员馆,编制某一专题目录。现在少数民族部分图书馆已编有和正在编制推荐目录,做好这项工作可以帮助读者系统地了解有关少数民族某一地区某一学科的文献收藏情况,又能缩短读者在茫茫书海中检索资料的时间,从而为读者提供高效、快捷、便利的服务。

(四)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当今社会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图书馆要充分重视馆员的职业规划,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业务精通素质过硬的馆员队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鼓励馆员到高等院校图书馆专业进行本科、硕士学历进修;二是组织馆员参加国家图书馆、甘肃省图书馆学继续教育培训,向专家学者请教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三是通过参加学术年会,近距离与专家交流学习,提升工作能力;四是鼓励馆员积极向中国图书馆学会、甘肃省图书馆学会和专业性学术期刊刊物投稿,提高自己学术研究的质量水平。

上一篇:海洋温差能发电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下一篇:会务工作中的桌签摆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