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农业大有作为

时间:2022-09-18 09:23:33

低碳农业大有作为

农业低碳化绝不是伪命题。在一切都不可避免地“被节能”的年代里,农业的潜力与商机巨大。

“目前的农业发展状况……威胁着我们的子孙后代为自己提供食物的能力。如果我们希望明年还庆祝世界粮食日的话,就亟需进行根本改变。”联合国食品权特别报告员奥利维埃.德舒特在一份纪念世界粮食日的声明中说。

这不是危言耸听。权威机构,农业要为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14%负直接责任――如果再加上因为扩大农耕和放牧面积而砍伐森林产生的二氧化碳,这一数字将更加惊人,几乎高达三分之一。

出路只有一条:低碳农业。在农业部组织的“低碳农业与节能减排高新技术论坛”上,官方呼吁与介绍、专家的技术介绍和推广与企业家的实际表率,相得益彰,共同谱就明日绿色农业的华美篇章。

农业要减排

节能减排评定系统中,工业的万元增加值能耗成为标志性数据。农业被天然地视为绿色,但现实情况并不如此。农业既是温室气体的排放源,也是减排温室气体的吸收汇。我国动物饲养产生的甲烷和氧化亚氮、稻田甲烷等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占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不可忽视。而通过沼气建设,就可为减少这些气体作出积极努力。有数据显示,截止2009年底,全国农村实用沼气相当于替代216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4900万吨。同时,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减少不合理施肥23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00万吨。

农业应该为减轻气候变化的影响发挥中心作用,而不是造成问题的一部分。

低碳农业绝不是空洞的概念。农业部科技教育司一名负责人进行了如下表述: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以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和适应变化技术为手段,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做好病虫害防治、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等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实现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高碳汇。

我们可以将以上观点理解为对低碳农业较为官方和权威的定义。这恰恰证明,低碳农业已经引起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

低碳化路径

低碳农业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要求渔业、林业、畜牧业等诸多方面相互配合。

中国水产科学院渔业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徐皓以渔业节能减排为切入口,探讨了低碳农业在渔业领域的作为。“渔业能耗包括水产捕捞、水产养殖和水产品加工等三个领域的能耗。其中,渔业捕捞业是能耗的主体,占66%,另外两项分别占21%和13%。”徐皓还进一步解释了渔业能耗高的主要原因,包括渔业设备陈旧、节能技术落后,饲养方式粗放、水体利用率低等。

农业部已对渔业发展提出要求:到2020年,渔业单位产值能耗下降20%,富营养物质排放减少50%,养殖设施用水减少50%,渔业节能减排技术及装备得到普及……要求详尽而明确。为实现这一目标,相关部门已经在积极争取设立行业科技专项,设立标准研究专项,设立产业发展专项,扩大农机补贴政策范围等。

低碳农业同样需要借助各项新技术的支持。农业部原副部长路明代表中国农科院生物质能源中心做了纤维素乙醇研发进展方面的发言,深入系统地论述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纤维素乙醇的研究状况和发展方向及应用领域等,希望国内外研究机构增进交流与合作,尽早实现纤维素乙醇的产业化生产,为全球农业节能减排做出贡献。

随后,企业界代表就各自的实施项目、工程等进行了交流。湖北东方巨龙生态能源有限公司拥有5项沼气专利技术,彻底解决了数十年来大型湿发超高浓度沼气工程和大型秸秆干发沼气工程的几项重大疑难问题;上海众伟生化有限公司在治理荒漠化的同时,获取植物材料并将其制成植物纤维制品,经济效益可观……

人类在感叹科技力量伟大的同时,越来越享受它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上一篇:从泛绿到深绿 下一篇:打造“中国第一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