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时间:2022-09-18 08:37:06

地理教学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材、知识点趋于生活化,拥有了灵活性。传统的教育方式已不再适应新的课改要求,在课堂上我们必须摒弃传统的教育思想,不要被“怕学生不会、不理解、不懂”的思想所束缚而去满堂灌,应大胆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去学习,要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

学生学习的效果受诸多因素影响,但只要有了兴趣,就有了求知欲,学生就渴望去了解。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其实不需要去搞太多新鲜的东西,只要把平时接触到的,与知识有关的内容搬上课堂,既朴实又易于理解。“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发生在身边的现象都没弄清楚,怎么去理解遥远的东西呢。例如:讲地球的自转,把学生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拿出来做例子,这是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让学生利用教学工具自己去演示,理解这其中的原由。如果所设的问题是学生求通而不能解、口欲言而不能答时,再揭开其中的奥秘,则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讲地球的公转,设问“为什么我们大家一年要换四套衣服呢?”学生首先悲到的是温度发生了变化,“热了减衣、冷了添衣”。当你继续追问“一年四季温度为什么发生变化”时,学生可能就卡住了,带着好奇心、神秘感将会去寻找答案。这样通过兴趣激发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注重教学手段的运用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把学生的眼、耳、口、子、脑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处于主动、活跃的状态,进而有效地达到教育目的。如何在地形图上落实“山谷、山脊、山顶、鞍部、陡崖”只看图,学生是比较难理解的。所以我让学生准备橡皮泥,捏成现实的地形,然后用刀按照一定的高度切剖,在底层用彩笔图上颜色印在白纸上。这个过程考验学生的动手能力、耐力、细心度。对有些地理知识学生本来就比较模糊如果我们只按教材里面编辑的内容是很有限的因此还要借助多媒体等手段。例如:讲我国四大高原,仅靠教材提供了几副图片就想让学生去掌握,难度是很大的,去过这些地方的学生毕竟很少。怎么样去理解“一望无垠的内蒙古草原、沟望纵横的黄土高原、地面崎岖的云贵高原、冰川广布的青藏高原”此时我们需要搜集有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通过眼观、耳听去深入体会。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能使一些课堂上难以理解的内容、地理规律的复杂形成过程、地理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等能利用图片、声音、动画等清楚地展示出来,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便于学生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观察、想象、比较、分析,使思维得到适时地启迪,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如有关“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的内容教学时,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将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的形成功画逐一显示,让学生说出他们的形成过程,并对比他们之间的区别,说出在其影响下的天气特征。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创设问题情境,营造良好的思维氛围。如有关“地球昼夜长短”的内容教学时,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演示地球公转过程中,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过程。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动画后,提出:①在二分二至日时,昼夜长短随纬度有怎样的变化规律?②同一地区,昼夜长短随时间有怎样的变化规律?③假如黄赤交角为零,昼夜长短有元变化,有无极昼极夜现象?通过设疑,让学生在小组里积极的进行研究和讨论,然后请每小组的代表边演示多媒体边讲解,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质疑和补充,教师对学生讲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简单的指示和指导。

3.注重教学地图的运用

地图号称地理第三语言离开地图的地理是没有灵魂的。因此,我们要注重教学中对地图的利用。做到“上课人人有图”让学生一直感到地图的重要性。让学生读地图、绘制地图,掌握从地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例如:讲我国地势和地形,让学生课前准备几张空白中国地图,课上给时间让他们画,看谁最后画得快、画得准。不要怕浪费时间,这节课本来就是要去掌握地形的,做到图文结合,把知识、放在图中,把图放在脑中。

4.注重和谐课堂的构建

课堂不是某一个人的课堂,而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的平台。这就需要教师有掌控课堂的能力。做到"严而不死,活而不乱,学生学得愉快、学得主动;教师教得轻松、教得舒畅。严,来自于学生对教师的信赖、尊崇和钦佩。这就需要教师要有良好师德、有强烈的责任感、对学生的爱心,对学生严格而公正的作风不能让学生望而生畏、敬而远之。活,来自于教师的文化知识素养。包括科学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教学能力的高低。教者是否具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否具有风趣的教学语言,是否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都直接影响课堂氛围。

鼓励学生勇于发言和质疑,在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敢于质疑,要不惟书、不惟师,敢于创新。当产生疑问时,要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敢于对同学的观点质疑,敢于对教材的内容质疑,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并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因此经常会有一些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提出一些意见和看法,其中有许多看法和想法非常合情合理,这样就会让学生学得主动、深动、灵动,有真情、真趣、真意,真正能够确立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当然在鼓励学生质疑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具有开放的心态,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接受多种意见,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发展。

总之,课堂上我们要善于煽动学生,给学生以关怀、勉励、尊重、理解,构建和谐的师生互动课堂,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上一篇: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剖析及教育策略研究 下一篇:新课程改革下的教育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