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玻璃诠释“无心画”的意境

时间:2022-09-18 08:13:18

“无心画”是清代著名戏曲家李渔在观景中有感而发提出的理论,本文通过对“无心画”的解读,联系相关体裁的玻璃艺术作品,看玻璃如何来诠释“无心画”中的意境。

一 “尺幅窗、无心画”

清代著名戏曲家李渔在其所著《闲情偶寄》中写到:“浮白轩中,后有小山一座,……是此山原为像设,初无意于为窗也。后见其物小而蕴大,有“须弥芥子”之义,……”遂命童子裁纸数幅,以为画之头尾,乃左右镶边。头尾贴于窗之上下,镶边贴于两旁,俨然堂画一幅,而但虚其中。非虚其中,欲以屋后之山代之也。坐而观之,则窗非窗也,画也;山非屋后之山,即画上之山也。……而“无心画”、“尺幅窗”之制,从此始矣。”

李渔由观窗景得出感慨:窗外的青山,通过窗框望去,就是一幅自然画作。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凿户牖为窗,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窗户将屋外的景色(即无形的空间)引入人们视野,才是发挥好了它的作用。可见,古人对于窗户,更加注重它的精神审美方面的内在要求,注重从有限的空间欣赏无限的自然景色的境界。窗使人与景色产生了交流,实的是窗框,虚的是自然景色,虚实结合就是李渔的“无心画”。

二 “无心画”中的意境在玻璃作品中的呈现

正所谓境由心生,“无心画”所追求的这种实与虚的结合,追求大自然本身美的意境,在玻璃艺术作品中有着别样的呈现:艺术家以玻璃为媒介进行创作,透明的玻璃在他们眼中仿佛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窗户,玻璃上描绘了对自然的万千感悟。

北京故宫博物院有一件清中期的玻璃珐琅彩画册。这件玻璃画册采用了与纸绢式册页相同的装裱方式,全册共有八幅不同主题的玻璃绘画组成。此画册的构图与笔法均为典型的中国绘画,玻璃上的绘画是用珐琅料烧制而成。由此可见玻璃在当时已作为绘画的载体,并装裱成册。由于工艺技术的限制,平板玻璃在当时非常稀有,需要进口,故宫现存的玻璃画册仅此一件,弥足珍贵。

翻开这本画册,内页绘有不同主题的折枝画,山石锦鸡、柳桃春燕、红叶雄鹰、瓜果食鼠等等。折枝画不仅是花鸟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且折枝这一形式在中国古代园林的窗景中也有呈现。绘者对图中的花鸟进行巧妙的布局,适当的留白,使景物突出,造成了一种虚实环境的融合。清初画家笪重光在《画筌》中说道:“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裱边好似四边皆实的窗框,截取了一幅幅美景。玻璃画册与纸质画册的不同之处在于,透明的玻璃给人以无形的错觉,景物仿佛被放置于空间之中,每一页都像是扇小窗户,记录下不同的小景。

艺术家夏小万创作的玻璃绘画也采用了在平板玻璃上绘制的技法,但较《玻璃珐琅彩画册》在视觉上有所突破。他将山水画中的景物按其在空间中的位置分解为多个部分,由远及近地排列,用玻璃彩绘制在不同的透明平板玻璃上。即是把平面绘画解构为多层透明玻璃上的图像,再将这些玻璃重构为一个纵深的三维画面。在作品《古山水之夏五吟梅图》中,艺术家对王E的《夏五吟梅图轴》进行了解构与重构,创作出一个悬浮在三维空间中的图像。作品高132cm,宽82cm,立于画前,平面绘画的感觉在观众的眼中消失了,作品像一扇长方形的窗户,向观众呈现美妙的自然景色:小河的涓涓流水,树荫山石半遮掩中的小屋,桥上正在回家的樵夫……作品引领观者一步步走进画中,在自然风景里徘徊游历。

除了在平板玻璃上绘制及写实的手法,采用其他工艺技法,也能表达“无心画”的意境。在作品《晚春》中,抽象的景色似乎被定格在一个瞬间。艺术家王沁利用烟灰色玻璃因厚薄不同而呈现深浅不同的特点,透明与烟灰色的玻璃在塑造好形体之后,拼合到一起,被放置于高温的窑炉中使之融合。当两色玻璃缓慢流动,相互粘合到某一瞬间的时候,温度下降,玻璃凝固,“景致”被定格在那一瞬间。在画中,作品被设定为长方形,是由模具固定住形状的,且称为“实”;而其中的烟灰色与透明玻璃的流动,是无法控制的,是完全自由地流动的,且称为“虚”:这虚实结合,让人不禁联想到李渔的“尺幅窗,无心画”,“物小而蕴大,有‘须弥芥子’之义”――作品中浓浓淡淡的烟灰色好似那座生机盎然的小山,虚在窗中。

又见作品《仿山人山水II》,同样是采用了高温铸造玻璃的技法,艺术家塑造了山石的形态,但又将作品置于高温熔炉中让其自然地融合在一起,铸造出“自然的景色”。

玻璃的工艺技法有许多,“无心画”的意境也非条条框框的概念,笔者通过对“无心画”的解读并以之观玻璃艺术作品,希望以此为玻璃艺术作品的创作拓展更广阔的空间。

上一篇:玻璃艺术创作中的几种时空观 下一篇:创意 传承 流行.现代仿水晶玻璃工艺品设计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