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湿地植被的现状及其保护和利用

时间:2022-09-18 07:52:46

鄱阳湖湿地植被的现状及其保护和利用

摘 要: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是我国湿地生态系统中植物资源及植被类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保护与合理地持续利用此区域的植物群落,是有效地保护和发展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的根本途径,在有利于湿地保护和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对综合开发和持续利用湿地植被资源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鄱阳湖;湿地;植被

中图分类号:P9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10)01-0001-03

1 引 言

湿地是陆地和水域的过渡地带,是水陆两种界面交互延伸的区域,是地球上具有多种功能独特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域之一。保护湿地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

2 鄱阳湖湿地系统概况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距南昌市东北部50km,地理位置29°05′~29°15′N、115°55′~116°03′E。它以永修县吴城镇为中心,纵横都昌、永修、星子、新建等县,管辖9个湖泊,总面积224km2。鄱阳湖是国际重要湿地,是长江干流重要的调蓄性湖泊,地处鄱阳湖西北部的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3年,1988年晋升为国家级,1992年被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是我国首批列入的重要湿地之一,在中国长江流域发挥着巨大的调蓄洪水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特殊生态功能,是我国十大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之一,对维系区域和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鄱阳湖流域平均年径流量1457亿m3,流域面积16.22万km2,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但年径流量却占15%,是长江流域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鄱阳湖上接赣、抚、信、饶、修5江河(下称“5河”),下通长江,湖区水位受控于“5河”及长江的双重影响。洪水季节,水位升高,湖面宽阔,烟波浩渺,一望无际;枯水季节,水位下降,洲滩显露,湖水归槽而形成“洪水一片、枯水一线”的独特水文景观。湖面面积在洪水和枯水期最大可相差22倍,容积相差55倍。鄱阳湖每年4~9月为汛期,10月至翌年3月为枯水期,年最大洪水多出现在5~6月,占汛期的75%,7~9月受台风影响,也会出现较大洪水。鄱阳湖地处中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区,具有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的特点。年均降水量1570mm左右,年均气温约17℃,7月份月均温29℃左右,绝对最高温40.8℃,1月份月均气温4.5℃左右,绝对最低温为-11.2℃。年均无霜期265d左右。

鄱阳湖湿地处于高低水位消落地域及附近的浅水区,包括入湖河流三角洲、湖滨滩地、堤垸沟渠、池塘沼泽、冲积沙洲、港汊水道,形成了我国亚热带湿地生态系统的特殊地理景观,是我国湿地生态系统中植被类型以及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分布高等植物75科200余属350余种,浮游植物54科154种、浮游动物24科112种;软体动物55种、贝类32种、鱼类25科122种;在高等动物中有爬行动物48种、兽类45种、鸟类51科280余种,鸟类中水禽有115种,属国家一类保护的鸟类有11种,二类保护的有40种,其中有13种鸟类被国际鸟类保护组织列为世界级的濒危鸟类,尤其是列入世界严重濒危物种的白鹤,曾观测到2800余只,为世界瞩目的一大奇观,对保护我国亚热带生态环境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鄱阳湖湿地植被

鄱阳湖湿地植被依其生态环境和群落特征可划分为水生群落、沼泽、草甸、沙洲群落4大类型60余个群系。

3.1 水生植被

主要分布于内、外湖及池塘、沟渠水域环境中的水生植物。水深一般在1~6m范围内,组成水生植物群落的种类以水鳖科、眼子菜科、茨藻科、睡莲科等沉水类和漂浮类的水生草本植物为主。构成了22个群系。

3.2 沼泽植被

沼泽植被是指分布于湖缘、池塘、沟渠或低洼地段水域周围的浅水区域季节性积水区,土壤则为淤积沼泽土或草甸沼泽土,由莎草科、禾本科为主的植物群落,沼泽植被和水生植被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一些植物种类往往互有分布,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演替关系。该类型群落在鄱阳湖区范围的洪水季节被淹没,枯水季节出露,约占湖区总面积的18%。

3.3 草甸植被

分布于湖滨高低水位消落地段及入湖5河尾间而形成的洲滩。土壤多为沼泽草甸土及浅色草甸土,多以中生、湿生及湿中生的莎草科、禾本科、蓼科、菊科、毛莨科、千屈菜科、堇菜科、玄参科植物为主。可划分为湖滨低地草甸及湖滨高滩地三角洲草甸两类。

位于湖滨海拔17m以上的高滩地、河流三角洲,一般紧靠围堤或傍近山冈。由于人为干扰严重,天然植被多遭到破坏,多呈不连续的块状、条状分布,以生长湿中生和中生禾本科植物为特点,同时双子叶植物分布增多。

3.4 沙洲植被

分布在入湖三角洲及湖滨沙地,高程多在16m左右,洪水季节有短期淹没,夏季地面酷热,以冲积沙土为主,在都昌、永修、南昌、波阳等地约有0.6~0.7万km2。

4 保护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鄱阳湖是大自然镶嵌在江西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为江西人民提供了丰富的湿地资源。有效地保护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合理利用湖区湿地植被和生物资源、不仅对于发挥湖泊的调蓄功能、减少洪涝灾害,而且对于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恢复渔业资源、发展湖区畜牧业、保护我国南方最大的候鸟越冬栖息地、振兴江西旅游业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1 控制湿地开发规模,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

盲目扩大开发规模的行为,是导致湿地功能下降、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适度规模”应是鄱阳湖湿地未来开发利用中必须遵守的一条基本原则。多年来,鄱阳湖湿地的开发已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今后应严格制止对较高生态位的湿地的开发,对改变自然景观和利用途径的开发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生态恢复、重建替代方案,并确保实施。同时,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扩张要逐渐形成合理的用地布局,改变用开发湿地的方法来补偿耕地面积减少的局面,对于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要严格禁止任何形式的开发活动,以确保湿地生物有足够的栖息、觅食和活动空间。

4.2 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由于鄱阳湖湿地生物资源的重要性,我们应该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筹资措施,加大资金投入,重视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研究,特别是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对湿地动植物资源种群数量、生态习性、繁殖规律等进行动态监测,建立鄱阳湖湿地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使鄱阳湖湿地动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的调查、收集、保护、鉴定、评价等方面获得的数据库进入数据管理和服务,并据此建立鄱阳湖湿地野生动植物的繁殖和保护中心,利用先进的繁殖技术,不断扩大鄱阳湖湿地野生生物的种群数量,走出一条保护――开发――利用的新路子。

4.3 保护和恢复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

在有利于湿地保护和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综合利用开发鄱阳湖湿地资源。

(1)坚决平圩行洪,退田还湖。恢复鄱阳湖湿地面积,并逐步恢复湿地生态系统。

(2)利用湖区名优野生植物资源,有组织地、更高层次地发展要引进优良品种,建立人工栽培基地。

(3)保护水域环境,对排入湖区的工业污水,矿渣粉尘、农药化肥、灭螺药剂,都应严格按国家允许标准管理、控制和防止污染。

(4)要严格保护和封育湖区沙洲天然植被,绝对禁止在沙洲上放牧樵伐,毁林垦荒。要合理布局、植树种草,建立防风治沙林体系。

(5)保护5大入湖河流的天然林植被,全面实施长江流域天然林保护工程,防止水土流失是保护鄱阳湖湿地生态的关键。

4.4 积极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参与度

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赖于当地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目前,鄱阳湖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与教育还处于滞后状态,普及广度、力度、深度都不够,造成公众对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薄弱,乱砍滥伐、乱捕滥猎现象时有发生。今后应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与保护区周围居民的交流与沟通,让当地居民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鄱阳湖湿地生物多样性的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江林,万慧霖.鄱阳湖湿地植被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和利用[J].环境与开发,2000(4).

[2] 林波,刘燕芳,等.鄱阳湖水质污染对湿地生态系统生态功能的影响[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4(3).

[3] 朱海虹.鄱阳湖湿地结构、功能及保护[A].中国湿地研究[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4] 徐聪荣.鄱阳湖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思考[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4(11).

Poyang Lake Wetland Vegetation Status & The ProtectionAnd Utilization

Wen Qiyun, Tang Yemao

(Jiu Jiang Vocational University, Jiang Xi, Jiu Jiang 332000, China)

Abstracts:Poyang Lake,one of the biggest freshwater lake in China,is the area with the rishest plant resources and vegetation types in the wetland ecosystem.The fundamental way to protect and develop effectively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Poyang Lake wetland is to protect and reasonably sustainable use of plant communities in this area.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le use of wetland resources, vegetation, and other issues in the premise of wetland conserv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ecological balance.

Key Words:Poyang lake; wetland; vegetation

上一篇:彩叶树种中华红叶杨的栽培与管理 下一篇:油茶优树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