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县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

时间:2022-07-24 07:10:02

忠县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

摘 要:重庆忠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地,森林覆盖率达34%,拥有良好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分析忠县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森林生态旅游的认识不够;对森林生态旅游产生的引导不够;缺乏森林生态旅游业的总体规划布局。提出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可以从提高对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的认识;加强森林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培育;合理有序开发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等等这些方面着手。

关键词:森林生态旅游;三峡库区;忠县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12-0013-03

1 引 言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主体,是建设良好生态环境地的基础,它具有支持地球生命系统、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森林旅游则是人们利用休假、疗养等业余时间,依托森林自然资源,采取多种形式进入森林,以观赏游览森林自然风光、历史遗迹及人文景观等为主要目的的一种综合性野游活动。

森林旅游目前已成为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森林旅游游客占国内旅游总人数的1/3。森林旅游自二战后经短短几十年的发展,成就辉煌,主要是因为其发展契合了时展背景,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迎合了人们精神和物质生活的需要。构建和谐社会,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发展,人们保护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活动将空前活跃。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是森林经营面临的新问题,利用现有森林生态环境资源进行开发,以实现更大的价值,培育新的后续产业,成为森林经营管理者的又一新课题。

2 忠县森林生态环境及旅游现状

2.1 生态环境

忠县位于重庆市中部、三峡库区腹心,幅员面积2187km2,全县辖28个乡镇,总人口98.27万人。忠县属亚热带东南季风气候区,年降雨量1300mm,平均气温14.7~19.1℃,具有温凉湿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的特点,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滋生了忠县丰富的生物资源:主要地带性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形成了比较特殊的森林生态环境。森林总面积111.5万亩,覆盖率达34%,原四个国有林区成片森林达25万亩,自然植被主要有阔叶林、针叶林、竹林、灌丛等。同时,忠县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是巴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有文字记载历史达2300多年;人文、自然景观享誉中外,长江明珠石宝寨被誉为“世界奇异建筑”之一,甘井中坝遗址被誉为5000年连绵不断的“通史”式遗址,保存文物20余万件,是全国66个文化旅游大县之一。

2.2 森林生态旅游的现状

忠县森林生态旅游业形成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天池森林公园为主,依托天池林区3.5万亩森林,在林分茂盛、林相整齐、森林环境比较优越的天池山脉,开展森林内的休闲、娱乐、度假活动,为游客提供简单的吃、住。由于森林旅游开发时间较短,没有固定的经营、管理机构,受地理环境和季节性的影响,森林生态旅游属于最原始的发展状态。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本世纪初,随着天然林保护和全球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全县森林生态旅游得以迅速升温,新建了巴营森林公园,干井沟风景名胜区,可以为本地游客提供比较完善的休闲、度假设施。目前忠县森林生态游,有天池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市级巴营森林公园、新规划的忠县湿地公园、以“半城山水满城橘”为主题的柑橘生态旅游、以及忠州城边的上百家乡村农家乐。忠县森林、林地旅游利用面积达12万亩,形成了涵盖忠县10%以上森林资源的森林生态旅游格局。

3 发展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3.1 对森林生态旅游业的认识不够

忠县四个国有林区(1999年忠县人民府区划为四个自然保护区)分布忠县12个乡镇,居住有36万农民,林区居民和游客对自觉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不强,对保护林内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认识不到位,破坏森林和环境、乱捕滥猎、乱采滥挖野生动植物的现象十分突出。同时政策上受历史、社会经济、地理环境、生活方式的影响和制约,不能很好的处理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不能正确处理保护和维持生计、部门利益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加之忠县森林生态旅游产业起步较晚,对森林及生态的作用认识不到位,缺乏成熟的旅游管理经验,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缓慢。

3.2 对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引导力度不够

相关部门对森林生态建设发展引导不到位,城乡居民对森林的认识仅停留在砍树和卖树获取经济效益上,没有深层挖掘森林的社会和生态效益。通过人们对森林的需求来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这是生态和经济并重、双赢的林业经济形式,力求发展、建设和保护的动态平衡,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综合考虑,实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而相关部门没有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指导森林生态环境建设,没有建立起县域经济的森林旅游发展产业模式,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即循环经济模式缺乏全新的发展认识和指导。

3.3 缺乏森林生态旅游业总体规划布局

忠县森林生态旅游粗放、零散,各自为政、盲目利用、自主开发的现象十分突出、也是制约旅游发展的瓶颈。县域内没有形成大旅游的总体规划和部局,缺乏对森林生态旅游深入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主要是自主经营、盲目利用、粗放经营、探索式开发,在开发建设中重开发、轻保护、建设不规范。现象突出,生态旅游开发小打小闹、不成规模、投入大、收益小,没有形成县域森林生态旅游合力,造成资金和资源的极大浪费。

4 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4.1 提高对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的认识

忠县处在长江三峡腹地,是三峡工程重庆库区重点移民搬迁县,目前已进入以促进移民安稳致富、建设生态环境、防治地质灾害为主要任务的后移民时期。库区的社会稳定和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也倍受社会各界和世界各国瞩目。忠县森林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长江水系和三峡库区环境建设,以天池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干井沟风景名胜区为主的森林旅游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沿岸第一支流和最高山岭范围,其生态环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森林生态旅游的建设也是保护三峡库区的重要战略举措。而森林生态旅游是以森林生态体系为载体,利用森林的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科学发展理念发展起来的一种产业模式,它是一个地区或国家发达程度和经济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随着我国旅游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旅游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生态旅游成为旅游的新宠,30%~40%的游客开始舍弃滨海旅游而转向森林旅游,并呈现增长趋势。

全球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各国(地区)、各级政府对旅游业高度重视,旅游日渐成为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伴随着可支配收入水平的增加,游客需求向多元化、多样化方向发展。忠县要提高对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的认识,充分利用县域森林生态资源发展忠县经济,把森林生态旅游作为一个重要经济产业。进一步宣传森林及生态的重大作用,充分展示和利用森林的三大效益,结合忠县的“1号工程”,以“优化环境、洗脸招商” 为契机,倡导全民关心、爱护环境,参与保护生态,号召走进自然、回归自然、享受自然,构建一种全新的生态文明社会,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与森林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4.2 加强森林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培育

忠县现有天然林分56万亩,退耕还林及各种工程造林50万亩,有80%的工程林分已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森林生态系统,加强对森林内的植被、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改善。一方面杜绝人为乱挖滥采珍稀植物、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的行为,为动植物的生长栖息提供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防止在森林生态旅游及开发建设中破坏环境、破坏植被,严禁先建设后保护的片面追逐经济利益的行为。同时以四个国有林区为核心,制定相应的移民政策和补偿政策,稳步推进生态移民,逐步扩大国有林区森林面积和范围,形成比较集中成片面积达一定规模的自然保护区,为物种的保护、生栖提供良好的环境,为森林生态旅游创造条件。

上一篇:浅谈农村水环境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下一篇:简述新能源发展现状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