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腹腔镜治疗卵巢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时间:2022-09-18 07:22:02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腹腔镜治疗卵巢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腹腔镜治疗卵巢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9月收治的114例腹腔镜治疗卵巢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观察组通过优质护理进行干预,对照组通过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优良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的程度、焦虑的分值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腹腔镜;卵巢肿瘤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其对于医疗服务的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传统护理、手术属于医疗模式的主要治疗方式,而现当今被新型优质护理的模式所替代[1]。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114例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肿瘤患者,探究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腹腔镜治疗卵巢肿的临床效果,现进行具体的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9月收治的114例腹腔镜治疗卵巢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平均年龄为(36.42±11.65)岁,肿瘤的直径为(3.85±1.31)。观察组平均年龄为(36.45±11.63)岁,肿瘤的直径为(3.84±1.34)。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但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通过常规护理进行干预,主要对患者的饮食方面进行控制,多食用一些清淡的食物和高纤维的食物,禁食过辣和刺激性的食物。

观察组通过优质护理进行干预,卵巢属于女性生殖器官容易产生的主要病症,很多患者在手术前的主要表现为,不安及焦躁,通常容易出现对手术后的忧虑。所以,通过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应和患者讲解手术前、手术过程和手术后一些需要注意的内容、饮食方面和出院的指导等。患者所提出的要求,医护人员需尽可能的予以满足,并在一定时间进行随访。落实责任制然后进行整体的护理。这时,就需要护理人员能够做到严于利己,认真履行自身的职责,控制医疗事故的发生率。护理人员需提高护理服务的意识,定期对其实行业务方面的培训工作,进而确保技术和护理质量能够不断的提高。此外 ,还应该设立专业的护理小组,确保所有护理人员都可以积极配合并更好的开展工作。以不断提高护理人员护理的质量,通过培训内容对护理人员加以严格的考核,提高各项业务方面的技术能力。

1.3 观察指标 全部患者护理质量和护理的优良率、焦虑抑郁的情绪、疼痛的程度和护理的满意度等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的处理 通过SPSS 15.0软件加以统计学的处理,计量方面的资料通过x±s进行表示,通过组间进行对比,以配对t进行检验,组间的对比通过χ2进行分析和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抑郁的标准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疼痛程度的对比 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护理优良率和护理满意度的对比 观察组护理优良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49%、98.24%,对照组为84.21%、8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通常会通过整体护理进行干预,逐渐改善患者的病症症状,确保可按照服务理念落实护理工作[2]。护理模式,以病症为主变化为以患者为主,进而改变以往局限性对患者生理方面的指标及对护理方面的观察,将患者社会性护理、整体性护理进行分析。护理服务逐渐转化成被动――主动的护理模式,对全部患者病症的发展加以合理的观察和分析,制定可行的护理方案,为所有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而护理方面的相关人员,同时应保证自身的要求不断的加强,护理人员需确保提高患者心理方面的支持、技术方面的指导。与此同时,确保患者整体情况能够逐渐稳定,需在短时间内建立医护关系,尽最大可能提高患者护理的满意度[3]。腹腔镜手术,属于临床方面微创的手术方式,于妇科治疗中广泛使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焦虑抑郁的分值、疼痛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腹腔镜治疗卵巢肿瘤患者,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干预,可减少患者疼痛的程度,并降低其焦虑、抑郁等情绪,确保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黎维敏,宋春霞,郑少娜,等.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腹腔镜治疗卵巢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3-24.

[2]夏春香,姚启燕.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4051-4053.

[3]谌绍林,朱健华,丁敏.急性冠脉综合征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6):571-573.

上一篇:急诊内科昏迷患者抢救护理体会 下一篇:心理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