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英语教学背景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时间:2022-09-18 07:03:50

大班英语教学背景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摘 要:在目前大学英语大班教学趋势不可逆转的条件下,笔者分析了大班授课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而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文章探讨了在这一环境下,如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问题,旨在探索在目前条件下如何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培养优秀的英语人才。

关键词:大班英语教学;自主学习

一、大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班级规模偏大,给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例如,在一个50人以上的大班里,大概只有十几个学生能有机会进行听说训练,其他大部分学生只能被动地坐在那里听,而不能开口练,久而久之,学生就很难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形成“哑巴”英语。至于写作和翻译技能的培养,对于大班英语课堂而言,则需花费教师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很难针对不同学生以具体指导。这便在很大程度上使本来就面临许多困惑的中国大学英语教学更加举步维艰。归纳起来,大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课堂秩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大班课堂人数众多,部分学生存在迟到、旷课等违纪现象,而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很多时候对这部分学生无暇关注。而且,对于部分上课、讲话、看课外书等违反纪律的学生往往也没有足够的精力予以纠正。

(二)学生的个体差异会给课堂教学带来不容忽视的实际困难。教学班太大,学生英语水平良莠不齐,即使有的学校采取A,B班授课制,学生的英语水平也还是存在较大差异,这就使教师的讲解不能有效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长期下去还可能导致差异的继续扩大。部分学生可能会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而有的学生则可能丧失学习英语的信心,如果教师照顾这部分学生又将不利于另一部分学生能力的提高。大班授课这一矛盾使得教师即使想因材施教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不足,对学生的语言技能发展不利。在人数众多的大班教学中,教师为解决教学活动在组织和时间分配上的困难而采取一些容易安排的授课方式,即传统的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和做笔记。这就使本来在语言课堂上应该起主动作用的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课堂气氛往往沉闷压抑,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即使是教师设计安排了利于互动的课堂活动,也只有小部分人能得到锻炼,其他学生仍然是被动的学习者。且这中间可能还有部分希望得到锻炼并积极参与活动的学生由于一次又一次失去机会而使学习主动性受挫,甚至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四)评估考核困难。学生的平时作业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估的重要依据。然而这种考核方式在大班英语教学中却不尽如人意。由于学生人数太多,作业批改量巨大,使得教师即使想对每个学生的作业进行细致评估也常常力不从心。

二、大班英语教学条件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1.鉴于大班英语教学的存在的种种问题,很多教师学生都已经意识到既然大班英语授课的趋势不可逆转,那么,找到一种能有效适应大班授课氛围的教学学习方式已刻不容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建构主义自主学习理论的出现为解决这一矛盾带来了新的希望。

2.我们要培养的英语人才是能适应当前国际化趋势,有较强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这就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语言技能。而这在大班授课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再加上语言本身的不断发展以及语言学习有其特殊的连贯性,这就有必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对自己的语言学习承担主要责任,在平时的学习中有意识地进行知识的更新和补充。

3.从对大学生的外语学习自主能力调查情况看,也有必要培养我国学生的外语自主学习能力。徐锦芬等2002年5月对我国来自武汉、北京、南京、济南、长沙等地的14所高校涉及文、理、工、师范各科1 340名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自主性学习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普遍偏低。陈荷荣对广州地区部分高校(广州工业大学、广州大学、广州外语外贸大学)百余名外语相关专业的师生进行调查,发现仅有35%左右的被调查者坦言已经形成自主高效的学习模式。张小华、蔡荣寿及董成如等的调查也都得出同样的结论:我国大学生外语自主学习能力总体偏低。

(二)可能性

1.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使在大班条件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可能。大学生正处于发展成为成人的过渡期,在这一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成熟,已具备较好的自我教育心理基础;他们的智力水平也达到高峰阶段,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与控制能力逐步提高;随着生理上的日渐成熟,他们的意志品质也不断发展,人生观基本形成。李红发现,这一时期,学生对教和学已经有了新的认识,他们愿意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愿意在教学过程中有更多的自。

2.中国的文化背景也提供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土壤。在中国几千年的学习思想史中,中国的传统文化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自主学习思想。先秦时期孟子指出:“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其他古代学者也不乏强调学贵在自求自得,注重立志,学思结合,知疑善问,自我省查,相互切磋等自主学习原则之士,如宋代的程颐和朱熹,明代的王守仁,王廷相和王夫之等。

3.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让相当一部分学生也意识到了大班授课的弊端,产生了自主学习的主观意愿,并已开始逐步摸索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而高校教育教学设备的现代化发展,也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愿望提供了客观上的物质技术支持。如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运用,学生可以随时方便地进行在线学习和检测,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教科书后的教学光盘等电子资料,都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可能。

三、大班条件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一)营建自主学习文化。学习文化是学习过程中的惯常方法系统和期望模式,是影响学习行为,学习价值观思维以及态度和观念等的深层和隐性因素。营建大班自主学习文化,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根据自己的个体需要,选择利用与教材配套的参考辅导书以及磁带、光盘等有声资料和多媒体软件丰富英语学习的方法和手段,以弥补大班教学的不足。同时,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向学生阐明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唤醒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消除对教师和课堂的过度依赖思想,在心理上为新模式的实施做好充分准备。

(二)训练学生运用学习策略的能力。“外语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学习策略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所采取的学习策略和风格会部分地反映人的偏爱,而不是其天赋的才能。这就表明学习策略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形成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策略呢?首先,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所要训练的学习策略,然后向学生示范说明该策略的具体操作方式,接下来,教师可以就所训练的策略进行大量的练习,通过练习掌握策略。但掌握策略并不是训练的最终目的,教师还应提供更多机会,给学生以扩充和综合运用策略的空间,让他们能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综合运用各项学习策略。

(三)充分、有效地利用课堂。教育学家Nunan曾经说过,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最佳场所是语言课堂。要使每个学生成为语言课堂的一分子,课堂气氛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大班授课的教师来说,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巧设导语,如悬念式、生活式、启发式与激情式等唤起学生参与的兴趣,创设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氛围;还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适时地向学生提供帮助,从而达到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形式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学习自主性的重要途径。尤以集体活动为最佳,它能激发一种协作学习的氛围,同学们的交流合作及相互评估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身问题,借鉴他人经验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动力。而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教师的科学设计和妥善安排,尽量照顾到尽可能多的学生的需要。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区别对待,逐渐增强他们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雷沛华.大班英语教学中的自主学习[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3)66-68.

[2]钱晓玲.关于大学英语的大班教学与自主学习[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01)91-93.

[3]杨卫芳.大班条件下的英语自主学习探讨[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3)65-69.

上一篇:班级学风建设中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 下一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若干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