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18 06:31:49

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疗效观察

【摘 要】目的:观察现代康复疗法为主治疗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风病史后患肩关节半脱位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现代康复疗法加常规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上肢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显效率72%;对照组总有效率80%,显效率36%。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关键词】中风病;肩关节半脱位;康复疗法;电针

【中图分类号】R2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97-02

肩关节半脱位(GSH)俗称“不整齐肩”,是中风偏瘫患者恢复期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多处于中风后4周内,调查发现,上肢全瘫卒中患者发病4周内垂直坐位X线检查可见肩关节均有不同程度半脱位。如不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将会极大程度阻碍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且有可能加重原发病情,从而导致相关一系列并发症,如肩手综合征、废用综合征等;这样不但损害了患者的恢复信心,而且会严重阻碍患者上肢功能障碍恢复进程。目前国内外尚无治疗此病的特效方法。2011年6月至2013年9月,笔者采用现代康复疗法配合电针疗法治疗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纳入观察的50例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均为到本院就诊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诊断等临床资料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具体资料见表1。

1.2纳入标准

1.2.1中医中风病诊断标准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中风病的诊断依据”[1]。

1.2.2西医诊断依据

依据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2]。

1.2.3肩关节半脱位诊断标准

参考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肩关节半脱位评定标准”[3]。

(1)临床体征:肩胛带下降,肩关节腔向下倾斜,肩胛骨下角的位置比健侧低,病侧呈翼状肩。

(2)坐立位患侧肩峰下可触及凹陷。

(3)垂直坐立位下投照X线平片:肩关节正位片显示患肩肩峰于肱骨头之间的间隙>14mm为阳性(肱骨头仍居关节盂内)

1.2.4排除标准

(1)合并意识障碍或意识不清的患者;

(2)有严重的感染、心脏病或哮喘病等并发症的患者。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

采用常规电针疗法。取穴以肩部穴位为主,如肩贞、肩、肩前、会、俞及阿是穴等;分别施以提插捻转、平补平泻等刺激手法,留针20min。

2.2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疗法。康复疗法具体操作如下:

2.2.1 纠正肩胛骨的位置,从而进一步纠正关节盂的位置,以恢复肩部自然绞索机制,具体方法如下:手法纠正肩胛骨的位置,使肩胛骨充分前屈、上抬、外展并向上旋转;患侧上肢伸展持重;卧位上肢伸展持重;卧位向患侧滚动等。在做上述活动时,应持续尽可能长的时间(一般约10min),因为只有持续性的牵拉方能降低肌张力。在相应肌肉肌张力得到抑制后,交给病人双手交叉向上充分伸展患肢。

2.2.2 刺激肩关节周围起稳定作用的肌肉活动并增加其张力。患侧上肢持重,并通过压迫关节反射性地刺激肌肉的活动,此时须保证患者患侧肩胛骨位置正常,并使患侧肘关节处于伸展位。给予不同程度的分级刺激,如于患侧腋下快速有力的向上拍打肱骨头等。治疗约10min。

2.2.3 在不损伤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情况下,进行无痛性全关节活动度的被动活动。要维持全关节活动度的无痛性的运动范围,活动不但涉及肩胛骨和患侧上肢的被动活动,也包含帮助患者做床上运动以及卧位或坐位姿势的变换。在活动中应以不引起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疼痛为原则,避免引起周围组织损伤。治疗约10min。

两组均1次/d,治疗10天d为1疗程。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

3 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依据中国康复研究中制定的心肩关节半脱位评定标准[3]。

显效:症状及体征消失,肩峰下未触及凹陷,患侧肩关节正位片显示肩峰与肱骨头间距离

有效:症状、体征减轻,肩峰下凹陷减小,患侧肩关节正位片显示肩峰与肱骨头间隙减小,但仍>14mm;

无效:症状、体征及肩峰下凹陷无改善,患侧肩关节正位片显示肩峰与肱骨头间隙未减小。

3.2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3.3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4讨论

中风后偏瘫患者处于软瘫期时,肩关节半脱位的发生率较高。而国内发生率远高于国外,这与国内康复医学发展较晚,患者未进行早期康复干预治疗密切相关。肩关节是人体关节中最灵活、活动范围最大,但稳定性较差的关节。由于肩关节是球窝关节,关节盂小而浅,肱骨头的面积约为关节盂面积的3-4倍,因此肱骨头面积的2/3位于关节盂外。这种结构虽然增加了肩关节的活动度与灵活性,但同时也增加了不稳定性,而这种丧失的稳定性在极大程度上由肩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给予补偿。当肩胛骨处于正常位置时,关节盂关节面是朝向上、向前并向侧方,关节盂面朝向上是预防肩关节半脱位的重要因素,因为肱骨头需要向侧方移位后才能再向下方移动,当肩关节处于内收位时,关节囊上部及喙肱韧带处于紧张状态,被动地阻止了肱骨头向侧方及下方的移位,这就是肩关节的绞索机制。

中风后的偏瘫患者患侧上肢处于软瘫状态,当其垂于患侧时,肩关节丧失了被动绞索机制,同时肩关节周围的肌肉也丧失了自主活动及相关反射,表现为肩胛骨上提肌的力量减弱或丧失、肩胛骨下降肌痉挛或张力较高,导致了肩胛骨的下垂。因此,患侧肩胛下角内收而低于健侧肩胛下角,由于患者肩关节周围肌力及肌张力的变化,导致了肩关节盂位置的变化。当患侧上肢垂直于患侧时,肱骨处于相对的外展位,肩关节囊变得松弛,由于自身重力的原因,肱骨头极易从关节盂下滑,再加之患侧躯干肌痉挛的出现,患者身体侧向患侧,更加重了肱骨的相对外展,因此极易造成肩关节的半脱位。

当医者纠正患者肩胛骨位置,使之拉离脊柱,向上旋转,则肩关节绞索机制得以重建,肩关节半脱位即得以纠正。纠正肩胛骨位置的关键,在于抑制使肩胛骨内收、后伸和向下旋转的肌张力。而通过康复手法使肩胛骨充分前屈、上抬、外展并向上旋转,患侧上肢伸展持重,卧位上肢伸展持重,卧位向患侧滚动等,均可降低上述肌肉的张力。另外,所有促进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刺激均可活化、稳定患侧肩关节的肌肉。通过不同程度的分级刺激,可以更直接地促进相关肌肉的活动,在患侧腋下向上拍打肱骨头,或通过牵张反射等,均可增加患侧上肢的张力和活动。

本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96%,显效率72%;对照组总有效率80%,显效率36%,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是因为,通过采用多种康复技术与相应的手法治疗,可以纠正肩胛骨的位置,并从而纠正关节盂的位置,恢复肩部自然绞索机制。同时,反刺激肩关节周围起稳定作用的肌肉活动,增加了肌肉张力,增强了肩关节的稳定性,从而使肩关节半脱位得以纠正。笔者通过采用上述康复治疗手法,有效地改善了患者肩关节半脱位,消除了针灸治疗时患者的消极情绪等不利因素,极大地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主动参与性。而将康复手法与传统电针治疗相结合,加速了肢体功能的恢复,极大地提高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1994.

[2] 中华医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8,21(1):59.

[3] 廖鸿石,朱镛连.脑卒中的康复评定与治疗[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149,10.

上一篇:妊娠期口腔保健对妊娠期牙龈炎的临床防治 下一篇:浅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