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欢甘草

时间:2022-09-18 06:15:12

不喜欢甘草

一直认为上世纪90年代的《新白娘子传奇》堪称经典,无论是叙事、言情,还是特技、音乐,都足以笑傲一时。当然,任何经典都可能存在瑕疵——医学显然不是编剧的强项。比如描述许仙学医有成,许大官人看到师傅的处方后不吝赞美之词,忽而一句转折“若再加一味‘甘草’……”师傅何等聪明,顿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师傅清醒了,我却糊涂了。难道我记错了?甘草药力平平,无所建树,多它一味不多,少它一味不少,许仙的师傅至于做出这种“茅塞顿开”的夸张姿态?

好吧,我承认自己不怎么喜欢甘草。中药本草数以万计,性质或毒或补,味道或辛或苦,各有特色,而甘草,说它什么好呢?没有个性,没有姿态,没有棱角。

讨好医者

甘草的圆滑世故、八面玲珑,颇得医者欢心。“凡药之散者,外而不内;攻者,下而不上;温者,燥而不濡;清者,冽而不和;杂者,众而不群;毒者,暴而无制。”缪希雍在《本草经疏》中这样评论药物。在这位医者眼中,无论补药泻药,还是温药寒药,都太有个性,难以驾驭,唯独甘草例外。甘草以和为贵,在哪里都吃得开,在哪里都受欢迎,并且上下拉拢、左右斡旋一番,所有药物都服服帖帖。比如“半夏泻心汤”(半夏、人参、干姜、甘草、大枣、黄连、黄芩):半夏有毒,而人参大补;干姜大辛大热,而黄连黄芩大苦大寒。看起来南辕北辙、乱七八糟,但也只有这样的方子才能治疗寒热虚实、错综复杂的病症。甘草在其中不见得有什么大作用,无非是“调和药性”,扮演一个和事佬的角色。

调和药性的作用令甘草在中药界大红大紫,甚至有“十方九草”的说法。甘草没有人参大补元气的功力,也拿不出黄连祛除病邪的本领,仅凭一个“和”字,就在无数中药处方中占有一席之地。想想看,10个方子里未必能见到一味人参、黄连,这个世界真是不公平。

韦小宝该圆滑时极善于逢场作戏,该狠时决不手软。而甘草貌似一团和气,实际上也不好惹。中药配伍中有个绝对禁忌,称为“十八反”。“相反”的冤家彼此一旦碰头,无毒的药物会产生毒性,而有毒的药物则毒性愈烈。“十八反”的黑名单上,甘草的名字格外刺眼。海藻、大戟、芫花、甘遂这四味药也挺倒霉的,居然与甘草这位大红人反目。在处方上,如果它们中的任一味药与甘草“冤家路窄”,负责任的药剂师一定会拒绝发药。

取悦病人

韦小宝满嘴甜言蜜语,说遍天下,四海通吃,甘草也不遑多让。自古良药苦口,但甘草显然抛弃了这种不讨好的大众路线,懂得在口味上讨好病人。甘草以“甜”著称,香烟中添加甘草,可以缓和烟草的苦涩,巧克力、啤酒中加入甘草,则口味更香浓,市面上的甘草糖果、甘草蜜饯比比皆是。这样甜蜜的药当然比黄连有人气。一首曲子唱得明明白白:“只为甘草口甜甜的哄到如今,因此黄连心苦苦里为伊担闷。”(明《桂枝儿》)

“(甘草)甘味主中,有升降沉浮,可上可下,可外可内,可和可缓,有补有泻,居中之道尽矣。”甜味确实成全了甘草的多才多艺。甘味药能补、能和、能缓,甚至还能解毒,而甘草补中益气(补)、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缓)、清热解毒(解毒),都要归功于它的“甘”,唯独祛痰止咳的功效与它的味道无关。可惜甘草以“甘”走遍天下,从此不思进取。论补气,甘草不及人参;论止痛,甘草不及芍药;论解毒,甘草不及黄连;论止咳,甘草不及桔梗。样样皆能而样样不精,深得韦小宝处世之精髓。

有句话叫“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甘草对三种病症无能为力,竟也败在“甘”上。一是急症,甘者缓也,舒缓之意,想尽快发挥药效时,甘草只会拖后腿。二是湿证,甘者助湿,想去除体内水湿之邪,甘草只能帮倒忙。三是肾病,古时候说“肾病禁甘”,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甘草甜素过量可引起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从而导致水肿、高血压。

可怜人

看电视剧《雪山飞狐》时,对从容淡定却满眼幽怨的程灵素(龚慈恩饰)没有好感,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后来阅读原著,对程灵素那种刻骨的聪明和彻底的忍让,除了心疼,再无言语。这位名字取自《灵枢》和《素问》的姑娘,深谙医理,情深义重。可是怎么办呢?胡斐就是不喜欢。我尝试寻找其中的原因,居然发现灵素和甘草有几分相像。

也许灵素太过聪明。读过原著的人知道,她的聪明几乎令胡斐感到不安,这无疑是大忌。再看甘草,如果把甘草在中草药界的地位等同于某人在社会中的名望,我们不得不承认甘草有其过人之处。只是,有甘草固然好,离开它也没什么大不了。

也许灵素太不起眼。“肌肤枯黄,脸有菜色”,金庸先生塑造了多少绝色,却对这个女子太不厚道。甘草也非绝色。中草药界,何为绝色?像人参,形如万物灵长,多神奇;像虫草,一半为虫,一半为草(实际是菌株),多奇特。绝者,绝无仅有也。甘草呢,不漂亮不特别,没气质没风度,就是小草一株,太不起眼。

最相似的一点,是灵素和甘草都不懂得摆架子。像袁紫衣多好,无可奈何一些,若即若离一些,让胡斐拿得起放不下;灵素的付出却毫无保留。而甘草作为目前使用量最大的中药,处境同样尴尬。我们吃它、用它、加工它,却不见得喜欢它。我们送礼,只送人参、虫草,送甘草?笑话罢了。这不能不归咎于甘草的廉价,倘若它不是10元钱1斤,而是10元钱1克,恐怕情形会大不一样。

好了,想必你已发现了我的矛盾。我说灵素冰雪聪明、相貌平平、毫无架子,无非是谴责胡斐的毫无度量、以貌取人、不知好歹。如果我不能原谅胡斐,怎么能容忍自己对甘草说三道四,吹毛求疵?

甘草用途广泛,所以缺乏个性;甘草物美价廉,所以缺乏姿态;甘草以和为贵,因此缺乏棱角。其实,甘草确实是一味比较全面的中药,如果非要以挑剔的眼光去审视它,种种难能可贵之处也不容于人。我的无理和苛求,只能显出我的狭隘。

张仲景的见解就不同凡响,他对甘草推崇备至。张仲景何许人也?可以说,他是古往今来中医第一人。当然,我们也可以说扁鹊第一,华佗第一,可惜的是,他们的精妙医术已经失传。而流传至今的中医四大经典中,《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皆出自张仲景之手。《伤寒论》中,甘草汤、炙甘草汤、甘草干姜汤、甘草泻心汤等十数个方子皆重用甘草,以甘草为“君药”。在炙甘草汤中,人参、生地、阿胶、大枣等大补之药皆俯首称臣,在炙甘草统领之下,达到气血阴阳并补之功。在许多人看来药力平平、可有可无的甘草,在医学大师手底一样纵横捭阖,叱咤风云。

上一篇:颈肩腰腿痛,来个五籽散封包 下一篇:女人在看书,男人在看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