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师范院校钢琴的教学方法与艺术

时间:2022-09-18 05:33:46

民族师范院校钢琴的教学方法与艺术

摘 要:师范院校的钢琴课是学好音乐的基础课程之一,更是音乐教师需要掌握的基本教学工具。如何针对民族师范院校的钢琴教育,构建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对钢琴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民族师范院校;音乐教育;钢琴;教学

钢琴课的教学很多时候都是感性多于理性,教学的过程也因人而异,因此,在实际过程中,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基本素质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一、强化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

1.心理与表现力的培养

钢琴学习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其演奏不仅是为解决钢琴演奏中的一些技术问题,更要追求手指的独立和自由。状态的松弛是钢琴演奏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在钢琴演奏前将手臂抬起,不需用任何的外力,保持手臂的自然无力状态,让其整个重量自然下沉,以达到放松的感觉。另外,表现力与演奏者的心理也有着密切关系。一旦无法达到放松状态,其表现力也会不够,关节难以打开,手指无法抬到合适高度,影响下键的速度,最终导致弹出的声音缺少表现力。

2.手型、指法及力度培养

钢琴教学中的指型和指法培养极其重要。手型要似握鸡蛋状,手指动作要独立抬起,保持手型并及时换指。钢琴的指法众多,在教学中需要先选择一些有针对性的琴谱,再编排指法进行严格训练。钢琴弹奏的力度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不同的力度来训练手指的钢琴音色的控制能力,这样不仅能增强音乐的表现力,更能推进钢琴演奏的技巧练习。

3.节奏的培养

节奏在钢琴弹奏中是必不可少的。节奏的变化极为丰富,除了一些前附点、后附点、二连音以及三连音等基本节奏外,更包括一些双手二对三、三对四以及五对六等不规则对位节奏,节奏感的训练过程也是双手的协调性训练过程。节奏还有从单一逐渐向复合转化的三连音、四连音、六连音以及切分音式的快慢交替节奏。在教学中,需要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充分体会放松以及力量下沉,让学生体会弹奏力量传递技巧时又使练习过程充满趣味性。

二、正确运用钢琴教学方法

1.加强基础训练

钢琴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基础训练,在师范院校的钢琴教学中更是必不可少。因此学生的课后练习极为重要。在师范院校的钢琴教学过程中,要想提高学生的钢琴水平,必须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个案教学辅导,让学生扎实地、循序渐进地掌握钢琴专业基础知识和一些基本的演奏技巧:①做好弹琴前的手指灵活度练习,充分打开手指关节;②日常生活中可以在桌面上进行手指流畅性等练习;③每天进行五指的扩指、八度等的练习;④大量地实地练习键盘,这样既能锻炼五指的灵活性,更能锻炼手指的力度以及穿透力。这些日常练习能有效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提升学习效率。

2.强化演奏技术训练

在教学中演奏技术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训练:①强化重复训练的目的性。重复训练是非常符合钢琴学习规律的训练方法,但重复练习不是盲目的,需要学生在每次的训练中手到心到,养成有目的、有计划重复练习的习惯;②放慢练习速度。在练习中尽量放慢练习节奏,与普通的手慢脑慢不同,放慢节奏需要学生在练习中对曲目中一些快速演奏存在问题的地方进行研究并针对性慢练;③大力度练习。一些曲目要求演奏者长时间大力度练习,这很容易导致手指、手腕处的关节和肌肉损伤。这就需要在日常训练中对力度、耐力以及速度有针对性地训练;④背诵弹奏。钢琴教学中的背谱能力训练也是必要的,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音乐记忆力;⑤合理分配练习时间。钢琴教学中不能长时间不间断地针对同一种练习,学生需要合理分配练琴时间,多种练习交替进行,避免肌肉疲劳和损伤。

3.提升演奏心理素质

师范院校的钢琴教学是以学生的再教学为目的的,为降低学生上台的紧张焦虑感需要对学生的演奏心理素质进行提升:①把握好节奏点。日常训练中要规定演奏速度,时刻做到准确踩到节奏点;②强化背谱训练,在演奏前尽量对乐曲分点背诵,以保证作品演奏的完整性;③增强自信心,这是提升心理素质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发现其优点,培养其自信心,即使上台演奏或教学也能处变不惊。

三、结语

民族师范院校的钢琴教学比普通院校钢琴教学具有更多的特殊性,这要求在培养学生钢琴基础知识和演奏能力的同时更要结合其民族特性,充分挖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通过师生的双边互动让钢琴教学效果更好。

上一篇:初中地理课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基于校企双主体的创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