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剖析

时间:2022-09-18 04:29:32

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剖析

摘要:本文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和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入手,全面剖析了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

关键字: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重要性;现状;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start from the status and importance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roposed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strengthen the technical manag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measures.Key words: construction work;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concept; the status quo;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前言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综合运用地质、土木建筑、机械、电气等多种专业的技术手段,在工程最终完工前的相当长的时间内,只有制品没有成品,上道工序若发生质量问题,都有可能被下道工序所掩盖,从而导致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2.1管理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信誉乃至企业存亡的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而这些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需要企业的技术力量和技术工作组织管理水平来支撑和实施。

2.2建筑施工有其特殊性。

建筑的类型、样式繁多,规模要求各不相同,施工作业受天气影响较大,而复杂的多工种交叉施工、多项技术综合应用、工序搭接较多,在这些生产过程中都需要加强管理,进而保证施工正常有序地进行,以便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使用功能要求和降低建筑成本要求的目标。

2.3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不断出现,同时承担的新工程可能结构更复杂,功能更特殊,装修更新颖,从而促使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技术主装备不断先进,技术管理要求不断提高,这也使得施工管理更显重要。

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

3.1 忽视设计监督,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埋下隐患。

现在许多工程在设计上他们过多考虑了建筑外观造型、结构形式新颖等因素,而忽略考虑地区环境差异、抗震构造、施工条件限制和整改难度等,在施工过程中变更核定单手续出具也较繁琐。鉴于这些情况应当加强图纸会审和工程设计方案的竞选招投标工作,使其规范化和合理化。

3.2 忽视配套设施建设,严重影响建筑工程质量。

在政府部门组织的质量审查及竣工验收中,问题整改通知上多集中在土建方面,对水、暖、电、智能、电梯、防火、卫生、设备等配套设施检查力度较小,容易被忽略,施工单位容易蒙混过关,给工程交工后住户使用带来极大不便。因此,要保证整个工程质量,加强对配套设施专业工程的质量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

3.3 忽视隐蔽工程,为建筑工程质量埋下隐患。

一般工地检查质量、评估工程、竣工验收和用户反馈意见等,往往偏重于外露的质量问题,对较隐蔽的质量问题,如钢筋间距均匀性、下料长度、箍筋弯钩角度、搭接绑扎质量、焊接接头质量、当钢筋数量在构件同一截面上密度较大时排放、砼浇筑振捣质量、设备器材调试及管线耐久性等均较容易忽视。现场管理人员质量责任意识不强,知识水平较低等因素,造成某些表面质量不错的工程,实际还存在着砼强度不足、钢筋废料充数、主筋位移导致砼保护层增大或减小、设备启动困难或耐久性差、防水材料不防水或过早老化剥落等问题

3.4 忽视施工准备工作

施工过程中往往盲目急切追求节省工期和人员配置开销,而导致在管理结构体系上遗留下监督某些必要工作进展情况的严重空缺,材料供给速度慢、送试及报告出具不及时、机具未提前检修而故障频繁出现、资金周转余地小、设计变更或技术核定单签字盖章迟缓、必要的安全设施配置不到位而发生矛盾纠纷等。这些都源自于对施工进行前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不全面,反而造成人员、材料、机具、资金的不必要浪费,延误了正常施工进度。

3.5 缺乏安全管理的意识。

在施工管理中,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一方面安全制度和安全措施不健全,另一方面安全日常管理和检查不到位,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多。

4.措施

4.1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措施

4.1.1强化培训、优选施工人员,奠定质量控制的人才基础

工程质量是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技术管理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协同工作的结果,所以施工人员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要控制施工质量,就要培训和优选施工人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4.1.2 严格控制建材、建筑构配件和设备质量。奠定好工程质量的物质基础

要保证工程优质,关键是把住“四关”,即采购关、检测关、运输保险关和使用关。具体措施如下:①优选采保人员,并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材料质量鉴别水平。②在建筑材料上严格选择和运用,保证工程质量达到标准前提。工程单位应加强建材市场的考察,尽可能选择应用质量优良、安全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③针对建材市场产品良莠混杂的情况,加强对建材、构配件和设备实行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施工项目所有主材要严格按设计要求选材,要有符合规范要求的质保书,对进场材料除按规定进行必要的检测外,对质保书项目不全的产品,应进行分析、检测、鉴定。

4.1.3 施工中严把管理关。促进质量管理规范化

具体措施如下:① 要严格市场准入。施工企业必须具备符合国家规定的注册资金、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等资质条件,具备与工程建设要求相应的资质等级和业绩,具备足够的技术管理能力和装备水平,并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施工活动,杜绝无证、越级承揽工程。②建立和完善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从人员、材料、设备、工序、工艺、技术措施等方面层层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最后,要建立规范化、科学化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把企业所有的质量管理职能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职有责有权、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形成由线到面,由一面到多面、环环相扣、连结紧密的有机整体,让质量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对施工生产各个环节或中间产品进行全过程的监督、检查与验收,其质量控制程序和内容随着施工的不同阶段而变化。无论是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还是工程保修阶段,质量监理单位都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技术规范及合同规定的要求,认真覆行监理职责,而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马虎。

4.2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

4.2.1 健全安全制度管理

施工项目确立以后,施工单位就要根据国家及行业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规范和标准,建立一整套符合项目工程特点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电气安全管理制度、防火、防爆安全管理制度、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劳动卫生安全管理制度等。用制度约束施工人员的行为,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所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也是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按照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和“管生产的同时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将各级负责人员,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岗位生产工人在安全生产方面应做的事情及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的一种制度。

4.2.2 加强安全组织管理

为保证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及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企业应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分析安全生产形势,总结和布置安全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劳动安全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并对安全管理机构的构成、职责及工作模式做出规定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安全机构和各项规章制度,培养安全专业人才,依法管理安全生产:根据生产的变化,主持制定年度安全生产措施方案,按规定比例落实安全措施经费,确保安全投入:组织、督促和检查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考核工作:企业还应重视安全档案管理工作,及时整理完善安全档案、安全资料,对预防、预测、预报安全事故提供依据。

4.2.3 施工人员操作规范化管理

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及行业的有关规定,按各工种操作规程及工作条例的要求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坚决贯彻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杜绝由于违反操作规程而引发的工伤事故。各级工程技术人员、职能科室和生产工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安全工作负相应的责任。

4.4 安全技术管理在施工生产过程中,为了防止消除伤亡事故,保障职工的安全,企业应根据国家及行业的有关规定,针对工程特点、施工现场环境、使用机械以及施工中可能使用的有毒有害材料,提出安全技术和防护措施。

5.结束语

建筑业作为国家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性产业,产品的质量与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息息相关。要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切实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关键是事先预防,而不是事后再处理,因此,建筑工程从业人员工作重点应放在质量问题的预防阶段,逐步积累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经验,力争把质量问题消灭在无形之中。

上一篇:发电厂主辅控制系统DCS一体化设计 下一篇:火电机组脱硝系统及其控制方案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