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加固工程中混凝土护坡技术的应用探究

时间:2022-09-18 03:45:00

水库加固工程中混凝土护坡技术的应用探究

摘 要:混凝土护坡技术是水库加固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其根据工程结构进行施工技术、施工流程以及施工质量的使用与控制,以达到加固水库的目的。本文对水库加固工程中混凝土护坡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库加固工程;混凝土护坡技术;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P3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针对于水库坡面冲刷严重的问题,往往采用混凝土护坡技术,而此种技术施工过程工序简单、作业面宽、连续施工、操作简单等优点,促使其广泛的用于工程加固中。而在其技术运用中,一定要将施工技术、施工流程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等各种因素综合,才能够实现水库加固之目的。

一、施工前的准备

1、选择施工机械

施工机械是施工进行的硬件保障,在进行加固施工中,主要采用混凝土搅拌机、磨光机、振捣器具等,其中振捣器具有平板振捣器具、插入式振捣器具以及滚筒式振捣器具三种,三种器具分别运用平面振捣,周边、拐点振捣和平面提浆、找平;磨光机以提升混凝土表面的光洁度,来实现混凝土抗冻以及抗侵蚀度的提升。

2、控制施工材料

加固材料是加固效果的基础性保障,在进行选择上,必须合理配合好粗砂、细沙的使用量。在垫层黄砂要选择粗砂,以防止因砂质过细的情况下,浇筑过程中的细砂滑动,以及干燥大风天气下的粉尘上扬等引起的表面不平或是表面粗糙。由于细石子垫层密实性强,且具有良好的护浆性,在进行碎石选用时,则要用粒径为3.0-8.0mm的细石子,而尽量不要选用大于10mm的。混凝土原材料选用中,黄砂尽量为粗砂,碎石要适应护坡厚度的要求,要选用10-20mm级配。

3、确定施工班组

一般采用流水施工的方式,通过分割施工段和班组施工的形式来展开工作。控制好每日的工作量和施工班组的人数,并且合理的分配人员和任务,保障加固工程的质量。

4、定位施工技术

首先,测量坝体,在测量过程中,要对坝体的各个方位进行测量,尤其在坝体折线、起伏较大的坝脚以及拐点坝面处要进行加大测量,在断面密度确定的情况下,准确定位需加固坝体的实际情况。其次,进行现场放样,格局现场施工情况,建立直角坐标系以及绘制施工断面图,在进行轴线确定的情况下,来进行控制线确定,并按照施工图进行现场解惑,如确定护坡底坎墙的高度、高程、方位等,以有效实现对削破和坝坡土方量的控制,同时要进行资料保存,以便于验收结果参照。最后,在模板制作中,要进行槽钢或工字钢定型,以保证钢板的稳定性、固定性、周转性以及重复使用性等特征的发挥。

二、施工技术措施

1.施工测量、放样、定位

(1)坝体测量:测量时对坝体折线、拐点坝面、坝脚起伏变化较大处,应加大实测断面密度,力求准确反映坝体现状。

(2)现场放样:认真阅读图纸,并进行技术交底,现场解疑。放样时,可在施工现场建立局部直角坐标系和施工断面图,确立轴线之后,实地定出控制线,并妥善保管,直到竣工验收。

(3)施工定位:绘制坝体横断面图及坝脚、坝顶纵断面图,合理确定护坡底坎墙的方位、高程,尽量减少削坡土方量,控制坝坡回填土方量。

2.原材料要求

垫层黄砂宜选用中粗砂,若砂质过细,浇筑或遇雨水时,砂层易滑动成堆,造成铺装层厚度不均,遇干燥天气易起风尘,也影响临近混凝土块体表面质量。

垫层碎石宜选用粒径3.0~8.0mm的细石子,不宜选用粒径大于10mm的石子,原因是细石子垫层密实性、保浆性好。

混凝土的原材料:黄砂宜选用中粗砂;受混凝土护坡厚度的限制,碎石宜选用10~20mm级配。若用粒径小于10mm碎石,混凝土拌和物入仓后易流动下滑,混凝土强度难以达到设计要求;而用粒径大于20mm碎石,水泥浆液易下渗,内部密实度不足。

3.模板制作

采用定型槽钢或工字钢,经工厂加工而成。钢质模板具有较强稳定性、易固定、脱膜早、周转周期短、可重复使用等优点。

三、具体施工控制

1、坝坡平整

清除原坝面树根、杂草或原有砌体,按设计坡比削坡、回填、碾压平实,使坡面达到设计坡比。实际施工中,为保证坝体坡面密实,结合坝体平顺要求,一般采用临水面削坡、背水面加复土方的方式进行。

2、混凝土框格浇筑

在基槽开挖前,要对基槽进行修整,而在格埂宽度的限制下,一般采用人工作业的方式,同时,还利用铣、钗等工具进行辅助修整;在开挖后,则要进行及时浇筑,以增强土体的稳固性,防止雨水冲斥、踩踏等现象的发生。

3、土工膜敷设

复合土工膜的敷设应在干燥和温度适中条件下进行,为便于拼接,防止应力集中,复合土工膜采用波浪形松弛方式,长度富余量约为设计长度的1.5%,展开后及时摊平,与坡面吻合平整,无突起褶皱。敷设时,施工人员应穿平底布鞋或橡胶底鞋,严禁穿钉鞋,以免刺破土工膜,施工中如发现土工膜破损,应及时修补。

4、垫层铺设

对沙石、碎石的装铺一般采用一次性铺设到位的方式,这不仅是实现加固质量的有效条件,而且避免了二次施工带来的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消耗。在铺设中,要以施工框格为单位,采用湿砂,对砂石或碎石进行洒水,以保持含水量,采用平板振捣器或是滚筒振捣器,进行密实处理,以保证平整度提升。若采用混合砂石铺设,则进行润砂、搅拌后进行铺设。

5、混凝土护坡浇筑

拌合物采用轻型翻斗车或手推车运至浇筑现场,为防止混凝土发生分离、泌水,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及运距,水灰比1∶0.46~1∶0.5,坍落度小于30~50cm,便于找平。拌合物入仓前,对垫层再次湿润;入仓时,在浇筑块体上方架立储料平台,禁止拌合物直接入仓,采用人工铲入作业面,并使拌合物从四周向中间合拢,保证周角盈实,平整仓面拌合物料高度超出控制线10mm左右。用插入振捣器振捣周边及模板拐点处,再用平板振捣器拖振表面,滚筒反复拉动5~7遍;人工整平时采用自下而上,从中间向周边顺延。以上方法均以满足混凝土块体整体密实性要求为准则。混凝土坡面压光后,即可进行面层光洁处理,用磨光机平靠在混凝土表层上反复推拉转动,光洁表面,增强密实度、平整度,提高抗冻能力。

6、伸缩缝控制

伸缩缝采用沥青油毛毡板或聚乙烯闭孔泡沫板,厚度以20mm为宜,现场裁切宽度应超出混凝土板块厚度20~25mm,其中突出浇筑控制线5.0mm,便于控制面层,保证板块边角不破损,下嵌入垫层15~20mm,防止振捣时浆液外溢,造成底层空洞。伸缩缝随模板同时安装,便于缩短拆膜时间,为防止伸缩缝变形移位,可将伸缩缝板用混凝土钉嵌在成型后的混凝土侧面。伸缩缝板突出部分待施工段作业面完成后用利刀削平。

7、养护及维修

在进行混凝土护坡技术后,要进行及时的技术检查,以及以质量监测制度、检验制度为标准,对水库施工工程进行质量性检测,并真实记录施工日记和检查日记,按照质量检测要求做好相关施工资料以及质量问题的记录与整理工作,针对于施工作业中的问题或是施工后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分析与解决,并进行经验总结,以便于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和为以后施工提供有力的条件支持。

结束语

混凝土护坡技术在对工程结构分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具体技术的使用,通过机械控制、流程控制、原料控制、质量控制等环节来完成了水库加固工作,而通过对混凝土板块钻芯取样检测,其厚度、强度、密度以及表面回弹值都达到了加固要求,而混凝土板块运行状况良好,并没有出现冻损、断裂、下滑等现象,可见实现了水库加固目的。

参考文献

[1]杜江鸣.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J].硅谷,2010,(20).

[2]徐佰国.现浇混凝土面板在小型水库护坡中的应用[J].山东水利,2011,(04).

[3]陈义霞.浅谈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技术与材料应用[J].中国西部科技,2009,(32).

[4]覃振朝,.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2).

上一篇:浅谈房产测绘中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下一篇:从安全事故中透视执行力与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