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9-18 03:34:35

缬沙坦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缬沙坦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9月收治的180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其中对照组单用缬沙坦胶囊,治疗组给予缬沙坦胶囊联合胺碘酮进行治疗。治疗1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在窦性心律维持率和左房内径变化的差别。结果:对照组在治疗后第 3 个月、第 6 个月、第12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91.1%、82.2%、67.57%,而治疗组则分别为87.8%、71.1%、57.8%;治疗后3 个月后,两组左心房内径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别,而治疗12个月后,两组左心房内径均比治疗前有明显缩小( P

关键字:缬沙坦胶囊 胺碘酮 慢性心力衰竭 阵发性房颤

阵发性房颤的症状表现为发作开始比较突然,病人感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及忧虑不安。有冠心病的老年人,房颤发作开始时心室率很快,可出现眩晕,甚至晕厥,有时可出现心力衰竭及休克。因此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不便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1]。因此尽快找到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有效治疗药物和方法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采用药物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9月收治的180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其中男性98例,女性82例,年龄31-65岁,平均年龄为(45.6±0.4)岁,病程为0.8 -3年。将18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52例,女性38例,年龄31-55岁,平均年龄(42.1±0.6)岁,病程为0.8 -2.5年,左房内径为(44.3±5.6)mm;治疗组男性48例,女性42例,年龄33-65岁,平均年龄(47.3±0.7)岁,病程为1 -3年,左房内径为(43.5±6.1)mm。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用缬沙坦胶囊进行治疗,每次80mg,每日一次,持续12个月。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胺碘酮,胺碘酮初始给予量为600mg/d,持续一周后第二周为400mg/d,第三周为200mg/d,并维持此计量到第12个月[2]。

1.3观察指标 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12个月的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左房内径变化和阵发性房颤的再发率的差别。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 0软件包进行分析统计,以P

2结果

2.1窦性心律维持率的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91.1%和87.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82.2%和7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的窦性心律维持率比较[n(%)]

2.2左心房内径的比较:两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左房内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治疗6个月后和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左房内径与治疗前相比明显缩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比较[n(%)]

3 结论

胺碘酮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能够延长心脏所有组织的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有利于消除折返作用,能够降低窦房结和普肯也纤维的自律性;减慢房室结和普肯也纤维的传导速度;另外,还可以扩张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和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血[3]。缬沙坦胶囊的作用机制是调整控制血管紧张素Ⅱ相互影响的心房肌细胞中钙超载的情况,控制患者的心房结构重构以及电重构的问题,并有所改善,控制房颤的严重化[4]。本研究中,对照组单用缬沙坦胶囊,治疗组给予缬沙坦胶囊联合胺碘酮进行治疗。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不明显,但是在治疗12个月后,对照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67.7%,而治疗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达57.8%。同时,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前后左房内径明显减小,而且治疗组的左房内径减小的程度优于对照组,有效抑制左心房的进一步扩大。因此本实验说明缬沙坦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用缬沙坦胶囊,在临床推广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Madrid AH,Bueno MG,Rebollo.et al.Use of irbesartan to maintain sinus rhyhm in patients with long-lasting persistent atria fibrillation.Circulation,2002,106( 3) : 331-336.

[2]Vermes E,Tardif JC,Bourassa MG,et al.Enalapril decreases the incidences of ribrillation in patients with left ventricalar dysfunction: Insight from the studies of left ventricalar dysfunction(SOLVD) Trial[J].Circulation,2003,107(23):2926-2931.

[3]缪丽燕,,蒋文平. 依那普利和缬沙坦胶囊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偶联G蛋白的影响.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 37) : 189 -191.

[4]李小芳,白敏聪,张润华.胺碘酮与撷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67例[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2):171.

上一篇:金因肽治疗剖宫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疗效观察 下一篇:利巴韦林气雾剂与利巴韦林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