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生产中如何科学施用钾肥之浅见

时间:2022-09-18 02:34:00

大豆生产中如何科学施用钾肥之浅见

摘 要:钾与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代谢、糖运转有密切的关系。缺钾会导致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固定减少,光合产物从叶片向外运输受到抑制。钾可以促进维管束发育、厚角组织增强、植株坚实,可提高作物抗倒伏的能力。本文就钾肥的作用,大豆生产中钾的施用技术做了全面的介绍,供参考。

关键词:大豆生产;科学施肥;增产增收

钾是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之一,钾在细胞内有调节水分、维持适当渗透压的作用,这样就增强了对早霜和干旱的抗性,钾是保证大豆健壮生长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之一。但是目前生产中钾肥的施用还没有受到普遍的重视,以致许多地方的土壤缺钾现象较为严重。

1 钾的主要功能及增产效果

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一切生物化学反应几乎都有钾参加。在阳离子中钾是植物需要量最多的。钾虽然不是任何有机物的组成成分,但它差不多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与植物生长的每个过程,钾的主要功能表现在:

1.1 钾可促进碳水化合物合成与运转和蛋白质代谢。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合成、运转和蛋白质代谢都需要酶的催化,则钾是多种酶的活性剂。现已证明,植物体内有60多种酶需要钾的活化。

1.2 钾提高肥的效益、促进根瘤的固氮效率。因为缺钾时固氮酶的活化性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急剧下降,减弱了植物体内氮的转化及根瘤菌固定空气中的氮,体内氮呈游离态或铵态氮存在毒害,影响大豆的生长。

1.3 钾能促进根系吸水,提高作物抗病能力。对这一现象早在上世纪末就已经发现,钾供应充足可提高作物抗病性,主要在于它可增强作物抗侵入和抗扩展能力,抗侵入能力与细胞壁增厚有关,抗扩展能力则与细胞内化合物的成分有关。

2 缺钾症状及临界期

大豆缺钾典型症状是叶片失绿黄化,从下位叶向上位叶发展。随着症状加剧,黄化区发展至叶脉间,使叶片呈“鱼骨”状,从整个植株看,生长受阻,短小,严重时幼荚枯死。

出现大豆缺钾症状的临界期,首先取决于生境有效钾含量、其次是环境因素,在水培下临界值是20ppm,钾在田间情况复杂,不同土质,土壤PH值水分等条件下的临界值均有差异,一般情况下土壤缺钾的临界值是速效钾为100ppm左右,缺钾的大豆各器官参数为根、茎叶、叶柄分别是0.200~0.750%、0.275~0.750%、0.500~1.125%和0.200~0.811%。

大部分土壤成土木质中含有丰富的钾素,但施钾又有明显的增产作用,随着大豆产量的提高,从土壤中吸收钾量增大,则原来为不缺钾的土壤现变成缺钾土壤,试验表明,每生产100公斤大豆,需从土壤中吸收钾34.5公斤。

3 钾肥的施用效果

为了保证土壤有充足的钾素供应,必须使土壤中有效钾保持一定的平衡状态。土壤中的速效性钾的补充主要靠3个来源,即:植株残茬、厩肥、秸秆等有机肥料,化学肥料以及土壤缓效性钾的转化。

在有机肥料中,钾化合物含量较多,增施有机肥料,土壤中的钾素可得到补充。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大豆单产也在上升,种植大豆施氮、磷肥的量在增加,由此带来了对钾肥施用的重视。我国的钾素资源主要是氯化钾,但也从国外进口了大量的硫酸钾来满足市场需要。

在生产高油大豆时,应根据养分对大豆油分积累的影响,适当调整肥料配比。为了增加大豆籽粒油分的积累,应适当降低施氮肥的比例,增加磷、钾肥的比例。

4 钾肥的科学施用措施

根据土壤类型及钾素含量水平施用钾肥。由于钾肥的肥效与土壤类型和土壤速效钾含量有密切关系,在当前钾肥数量不足的情况下应优先把钾肥施在缺钾土壤,氮、钾平衡失调和重迎茬大豆田,可发挥钾肥的最大增产效果。

4.1 因土施用。土壤缺钾的程度是钾肥有效施用的先决条件,首先要考虑土壤速效钾含量对钾肥肥效的影响。钾肥肥效大小与土壤速效钾丰缺关系密切,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土壤速效钾含量越低,钾肥当季肥效越好。土壤速效钾含量小于40毫克/千克为极缺钾的土壤,钾素已成为作物增产的限制因素,应优先施用,无论什么土壤和作物,增产效果都非常显著。土壤速效钾含量40-80毫克/千克时为缺钾土壤,施用钾肥增产效果也很显著。土壤速效钾含量大于80毫克/千克时,除一些喜钾的经济作物外,粮食作物可以少施或不施。同时还要考虑土壤缓效钾含量、土壤质地和熟化程度等。土壤缓效钾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是土壤速效钾的给源和后备,在土壤速效钾含量相近的情况下,土壤缓效钾含量越低,转化为速效钾的速度越慢,施用钾肥的肥效往往会更好些。但作为指导当季施钾,土壤速效钾含量是主要依据。从土壤质地看,黏质土速效钾含量往往较高,可少施或不施;沙质土速效钾含量往往较低,应增施钾肥。缺钾又缺硫的土壤可施硫酸钾,盐碱地不能施氯化钾。

4.2 施于高产田块。随着作物产量的不断提高,作物每次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带走大量的钾,若得不到及时补充,土壤供钾不足就会明显影响产量,成为作物高产的限制因素,所以钾肥应重点施用于高产田,以充分发挥钾肥的增产作用。对常年大量施用有机肥或秸秆还田数量较多的田块,钾肥的施用可以酌情减少或隔年施用。

4.3 与氮、磷肥配合施用。同一土壤,当氮、磷养分含量低,或氮、磷肥用量少,生产水平不高时,钾的问题不会突出,随着氮、磷肥用量的大量增加和产量的提高,对钾肥的需要就会日益明显。大量试验表明,在施用氮、磷肥基础上施用钾肥,水稻一般可增产15%左右。目前在一些地区,氮肥作用有下降的趋势,原因之一是没有注意配施钾肥,氮、钾比例失调。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必须注意平衡施肥。

4.4 根据钾肥特性合理施用。钾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小,宜做基肥施于根系密集的土层。钾是可再利用的元素,作物后期吸钾数量不多,主要靠器官中养分的重新分配,作物生育后期不如前期追施钾肥的效果好,所以,一般钾肥应作基肥或早期追肥。硫酸钾适用于各种作物,尤其是马铃薯等忌氯作物,效果比氯化钾好。由于硫酸钾在中性和石灰性土壤中生成硫酸钙,而在酸性土壤上生成硫酸,所以在中性和石灰性土壤上长期大量施用硫酸钾,要注意防止土壤板结,应增施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结构。在酸性土壤上施用硫酸钾则需增施石灰,以中和酸性。对于水田等还原性较强的土壤,施用硫酸钾的效果不及氯化钾,主要缺点是易产生硫化氢毒害。对于十字花科作物和大蒜等需硫较多的作物,施用硫酸钾效果较好,应优先调配使用。氯化钾对忌氯作物不宜施用,也不宜作种肥。由于氯化钾在酸性土壤中生成的盐酸能增强土壤酸性,有可能加强活性铁,铝的毒害作用,因此,在酸性土壤上施用氯化钾应配合施用有机肥料的石灰,以便中和酸性,减轻毒害。

4.5 讲究施用方法和用量。施用钾肥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①撒施后用犁翻压入土;②播种时随种或在种子附近条状施肥;③撒施后进行浅层耕作(耙地或耘田);④穴施;⑤表面撒施;⑥叶面喷施。在缺钾地区对作物喷施钾肥有明显的效果,喷施浓度为0.5%-1%。

参考文献

[1]郑淑琴.钾肥对大豆生理效应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1(4):1-4.

[2]蒋工颖,董钻.大豆养分吸收动态及施肥效果的研究[J].作物学报,1989,15(2):167-173.

[3]李春燕,王建国,许艳丽,李兆林.钾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5.21(2):154-156.

上一篇:试论园林道路及装饰面层的施工 下一篇:发展广场舞文化活动为实现“中国梦”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