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执行工作探析

时间:2022-09-18 01:01:40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执行工作探析

摘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不仅有利于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而且有助于实现广大农村居民老有所养,解决以后独生子女所面临的赡养难问题,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当前推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面临的形势,重点研究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长效机制,提出的对策建议值得关注。

关键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机制 对策

20世纪90年代推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旧农保”),因受农民低水平现金收入的影响而失败,使农民未能实现家庭保障向社会保障的转变。为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自2010年开始,我国许多地方在旧农保的基础上,开始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作为一项惠民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产生一些问题,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作简要探讨。

一、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农保政策宣传不到位,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受地方财力影响,各地对这项政策宣传存有误区,政策不到户的现象比较普遍。调研发现,农村不愿意参保的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觉得自己还年轻,还没有考虑自己的养老问题,虽然老年农民已经在越来越关心自己的养老问题,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于自己的子女;也有一部分年轻人为了自己的父母可以领取养老金而参保,但他们普遍认为,15年的最低缴费年限有些长,担心在这过程中政策会变。由于大部分农民依然相信养老应该依靠自己的子女或者自己,认为新农保政策与自己的生活关系不大。加上缺乏主动了解新农保政策的积极性,部分乡镇政府为提高参保率,强制农民参保的行为时有发生。

(二)传统思想限制了新农保政策的推广。20世纪90年代推行的旧农保制度根据农民参保缴费多少建立农民的个人账户,形成一个自我积累的模式,没有财政的支持与补助,其实质是农民的自我储蓄积累,因受制于农民低水平的现金收入而失败。农民担心新农保和旧农保没什么差别,只是换汤不换药,起不到什么实质性的保障作用。目前,各地农村养老方式还维持依靠家庭解决,农民在年老体弱或丧失劳动能力之后,养老的任务往往落到儿孙身上。目前大部分农村老人认为自己子女孝顺,可以依靠子女赡养来解决自己的养老问题,随着农村青年纷纷进城打工谋生,农村大量孤独的“空巢老人”日益增多,“养儿防老”的传统已难以维持。

(三)新农保政策试行办法存有不规范的地方。各地出台的实施政策表明,新农保保险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55元由中央财政补助80%,其他由地方政府负担)。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余额除139。政府补贴:政府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30元。但对于现在选择每年缴费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岁之后相应每月可领取的养老保险金数额没有明确、详细、具体的规定。农民只是知道不同的缴费标准,对于相应的应该领取的养老金数额并不清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对该政策的准确理解及信任,也阻碍了农民积极参保。同时,新农保政策对农民异地参保、转移没有明确规定,也直接影响了一部分农民参加到新农保中来

(四)基础养老金标准与个人账户养老金待遇偏低。按照国务院关于新农保试点《指导意见》的规定,年满60周岁的农村老年人不用再缴费,可以每人每月领取55元的基础养老金,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实际执行过程中,受地方财力影响,对领取待遇人员,只补贴55元的基础养老金,各地普遍没有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于6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仅靠每月55元的基础养老金,只能勉强维持其生存,有时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

二、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对策

(一)动员各级力量,对政策宣传应扩面提高。农民参与新农保的意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部门的宣传工作。农民由于受传统文化、自身文化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其对国家政策的了解程度低,从而降低了农民的参与积极性。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应该采取更多的措施宣传新农保政策,使新农保这项重大惠农政策真正的深入人心,让农民感受到该政策将为其带来的实惠,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

(二)上级财政应加大补助力度,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目前,55元基础养老金,标准过低,难以维持生存,起不到保障作用。国家应该不断增加财政支出,投入更多的资金到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农村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来,适当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逐渐健全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各地方政府也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财政支出,提高当地政府的基础养老金补贴标准。只有逐步提高基础养老金的标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进而有利于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而且有助于实现广大农村居民老有所养,解决以后独生子女所面临的赡养难问题。

(三)完善相关办法,及时解决养老保险关系的异地转移接续问题。《新农保试点指导意见》明确规定“具有农业户籍,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可以在户籍所在地自愿参加新农保”。这一规定使得大量在外地打工或者长期居住在外地的农民无法参加到新农保中来。由于二元户籍制度,他们既无法参加居住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也无法参加居住地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因此,解决养老保险关系的异地转移接续问题刻不容缓。

(四)建立长效机制,健全新农保与旧农保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的衔接工作。由于旧农保在农民心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一定要做好新旧农保的衔接。凡参加旧农保、年满60周岁且已领取养老金的参保人,应该可以享受新农保的基础养老金;未满60周岁且没有领取养老金的参保人,应该可以将老农保个人账户资金并入新农保个人账户,按新农保政策继续参保。同时应做好新农保政策与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衔接,新农保政策与享受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政策、农村五保供养、社会优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政策的衔接,进而使广大农民最大限度的获得实惠。

上一篇:生态旅游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 下一篇: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