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时间:2022-09-18 12:37:22

高校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摘要:高校实验室评估是高校评估的重要内容,应建立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科学地确定评估条目,确定条目权重、内涵、操作方法,科学地评估实验室,促进实验室的发展,提高高校的办学水平。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权重;内涵

高校实验室的水平对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实验室的工作水平,是反映高等学校教学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实验室的评估是评估高等学校办学水平、教育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

高校实验室,为了完成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人员、实验场地、仪器设备等等。这些条件是完成实验室基本任务的物质基础,也是衡量不同层次学校是否具备办学条件的重要标志之一。管理水平对是否能发挥物质条件的作用有重大影响,相同的条件、不同的管理水平将产生不同的效果。条件的完善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实验室工作的最终目标即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有直接影响。

一、实验室评估的目的

1.通过评估,客观评价一个学校实验室的水平,为加强对实验室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管理提供依据。

2.推动实验教学改革、实验室管理改革和促进实验室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

3.加速实验室建设,把实验室建设成为教学基地、科研基地。

4.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益。

5.有利于从实际出发,因校制宜,办出特色。

6.有利于高等教育面向经济建设,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二、制定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所谓导向性,是指评估指标能否体现高校实验室为教学、科研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多出人才、多出成果服务的方向。能否解决通过科学管理,达到少花钱多办事,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验室的综合效益等这些带方向性的问题。

2.客观性原则。即指标体系应当比较客观地反映真实情况,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充分利用一些公认的社会评估的成果。

3.可测性原则。即指标体系应当尽可能地量化,恰当地确定各项指标的量标与权值。

4.简易性原则。即指标体系应力求简化,切忌繁琐,努力做到简易可行。

三、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

从实验室工作的内容和实践出发,整个指标体系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即实验室总体评估;第二层次是基本条件、管理水平(即过程)、实际工作成绩(即目标)三类指标。

1.基本条件评估。包括人、财、物。人指实验技术与管理人员,财指经费,物指仪器设备实验器材。评估的具体内容为:实验室建筑面积,固定资产仪器设备总值,单价在二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台件数、金额数,仪器设备费及占教育事业总经费的百分数,实验技术人员、实验室(包括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数量和职称、年龄、结构以及占学生和教师总数的百分数等。

2.管理水平(即过程)评估。包括管理水平的科学化、高效化程度。评估的具体内容为实验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与提高,教师参加实验室工作占其全部工作的百分数,担任实验室正、副主任的人员结构,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教材建设、实验室管理体制和管理机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健全等。

3.实际工作成绩(目标)评估。指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科研成果的数量与质量,实验开出率,仓库中器材设备的周转率,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实验设备及实验装置的改造、自制和维修台件数和金额数,实验室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的完成情况以及社会服务效益等。

基于上述思想,高校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应包括“条件条目”、“管理条目”和“目标条目”。三者相对独立。它们所包含的二级、三级指标内容如下表:

四、评估指标体系中条目的权重、内涵及操作

1.权重值的确定

在同一级中,各条目的地位、作用不同,相对重要性就不同,故它们之间有一个权值分配。确定权重值,是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方法要由同行专家依据一定的原则权衡提出权值,并经主持评估的教育行政部门审定。一般在确定权重值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导向性原则。在同一级内不同条目权重值在体现其地位、作用和相对重要性的同时,应体现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如当前正在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过程条目中,有关实验教学改革的条目,在目标条目中,有关学生实验能力的条目,权重值应该大一些。此外,为了强调发挥大型设备的作用,重视实验技术研究,在目标条目中,有关实验技术研究成果的条目,权重值应该大一些。

(2)对象性原则。同一个评估指标体系,因学校性质不同,学校层次不同,评估范围不同,在同一级中的部分条目,其权重值应有所不同。如实验开出率对重点院校和一般院校应取不同值。目前,我国已有的千余所高校,基本上可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研中心的重点院校;二是以教学为主兼顾科研,主要是应用技术的开发和研究的一般院校;三是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各校所处层次不同,承担任务不同,原有基础不同,得到上级教育管理部门的扶持程度不同,实验室建设目标也就不同。

遵循上述原则,对同一级若干条目排定相对重要性顺序,然后给定权重值。

2.条目内涵

条目内涵是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内涵指这一评估条目确切的含义和所包括的内容。它是制定评估标准、设计实测方法和量化方法的依据。设计条目内涵,应简明、确切,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实测和量化的可能性。如实验教学文件这一条目,系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实验教学研究这一条目系指评估期内实验教学改革经验、总结、报告和实验教学研究数,以及从事实验教学工作的教师、实验技术人员人均报告和论文数。

评估指标体系及其条目内涵是法规性的文件,应按上述原则,在评估进行前经过讨论定出细则性的说明,同时标定其权重值。

3.规定实测方法、量化方法及评估标准

在条目内涵明确之后,即严格按照内涵规定的范围和内容,根据条目的不同性质,分别设计实测方法和量化方法。只有科学的实测方法及量化方法,才能比较客观地反映评估条目的实际状况。有些条目比较直观,有些条目要科学地反映它的实际状况则需要作一些研究工作。例如,如何评价实验教学效果,实验教学研究与改革,学生实验能力,大型设备的利用率和功能开发率等等。

对于评估过程的数学处理,则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一次量化指标,如实验开出率、仪器设备利用率、完好率等等。其他为二次量化指标,其处理过程为:先由评估人员按要求分等次给分,如好、较好、―般、较差等,然后换算成百分制区间,取其对应区间的最高值,用模糊数学进行运算,得出评估分值。

高等学校实验室评估的对象是―个复杂的系统,它是分层次的,可以作为整个高等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综合评估整个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水平,也可以综合评估高等学校中某―实验室的工作水平,还可以进行某一方面的单项评估(例如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完好率)。在整个实验室评估中,应当处理好自我评估、社会评估和教育主管部门评估之间的关系,要以自我评估为基础,社会评估(实地考察,现场评估)为重点。

实验室评估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业务性很强,复杂、细致的工作,为了搞好评估工作,在处理过程中应注意做到基本条件评估、管理水平评估和实际工作成绩评估相结合,使整个评估指标形成一个统一的多层次、分类型、彼此相关的网状结构。

上一篇: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角度构建交际平衡点 下一篇:浅析音乐审美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