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效课堂 促进学生发展

时间:2022-09-18 12:29:35

打造高效课堂 促进学生发展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主渠道,是体现师生主导和主体地位的主战场。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

一、高效课堂教学的内涵

高效课堂教学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通俗地说,高效课堂教学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内,用合适的教学和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获得较大容量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高效课堂也要求老师教学理念必须高效,学生所获必须高效,教学投入与产出必须高效,即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

二、如何实施地理高效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那么 ,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呢?

(一)高效课堂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热情

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有对学习地理活动或者现象本身感兴趣,才能发展为对学习地理内容和结果感兴趣。因此,我们必须挖掘有利于激发兴趣、支持学生长久性自主学习的因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学习的能动作用。

1.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地理”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同时它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学习世界气候类型时,可以让学生自行归纳我们家乡的气温和降水特点,然后看看是属于什么气候类型;学习我国降水量的地区差异时,让学生分析江南民居和西北民居的建筑风格有何不同;学习自然资源时,则举出我们学习、生活和生产中的各种物品,它们最初都源于各种资源等等,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地理知识的博大精深,从而更加有兴趣进行深入细致的学习。

2.用广博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中学生,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快速期,而且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基于这样的特点,教师必须提高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学生 “亲其师而信其道”。这就要求教师时刻关注、搜集电视、报刊、杂志及互联网上的有关地理的最新知识和信息,力争达到 “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的境界。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从心灵深处产生一种崇敬之情,从而激发学生潜在的动力。如:用文学 “橘子生在淮南为橘子,生在淮北为枳子”来解释气候的变化;用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理解气温随海拔变化而变化的成因。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也提高了学生知识的综合能力。

3.灵活评价,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通常情况下,学生对眼前看到的东西不太感兴趣,但对藏在后面的奥妙却感兴趣。有名人曾说: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开始于问题;还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针对教材内容巧设问题,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利用南极洲冰天雪地下有煤的事实来加深对大陆漂移学说的理解;针对现在的暖冬,提出为什么?从而提高学生关注现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高效课堂应注重求“活”——形式、方法,把握有度

只有确保课堂教学高效,才能带来教学质量的高效。这就要求我们在“活”字上做文章。即:

1.灵活的教学手段和评价方法,突破教学难点;

合适的评价方法和教学手段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的感观,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习效率。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如学习第一单元“地球的运动”时可采用多媒体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意义,寓抽象的教学内容于生动形象的情景画面之中,加上优美动听的音乐,精辟的解说词,声情并茂的动画场面,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很容易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激起情感上的愉悦,触发他们的想象和思考,从而在愉悦的气氛中突破了教学难点。

2.科学的学法指导

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教师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善于为学生创设提问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

3.地理课堂中多媒体的使用必不可少

多媒体的使用,大量的有关图片插入、动画、声音和地理知识结合起来,不仅使同学们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了,而且有些地理知识更加容易掌握了。多媒体为高效课堂提供了平台,学习、探索、归纳、总结、结果展示一气呵成,再加上图文并茂的效果,使学生多方位、立体型感知,教学效果很好,课堂效率得到提高。

(三)高效课堂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指导用眼,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观察能力

由于长期受到压抑,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很差,习惯于死记硬背。教师可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重新建立读书思考的习惯,逐渐提高阅读理解和获取知识的能力。例如,学习等高线所表示的地形特征时,先让学生到地理教室观察立体模型,辨认山顶、山脊、山谷、陡崖这些有代表性的地形部位,然后对照它们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形态,通过观察使抽象的知识理论在头脑中留下清晰的印象,增强了辨别能力。

2、指导用耳,培养学生思维判断能力

从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考虑,必须从教师的语言入手,促进学生爱听、会听、听准。课堂教学中,直观性语言趣味性强,有利于调动学生听的欲望;启发性语言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规范性的语言,有助于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品质。

3、指导用口,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不少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并非很强,只能“意会”不能“言传”。通过引导学生去说,而不是去背,来逐渐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具体可实行讨论、自问自答、讲演等多种形式,如学习中东时,可让学生分组搜集有关中东地区材料,先在小组内讲,再推选代表在班上介绍。尽量多创造学生“说”的机会,增强语言运用和记忆能力。

4、指导用手,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探究问题,感受生活,体验规律发现的过程,有助于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总之,高效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是一种理念,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立足于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地理,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目标。

上一篇:快乐诵读与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下一篇: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