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承兑汇票融资套利相关会计问题

时间:2022-09-18 12:22:45

银行承兑汇票融资套利相关会计问题

最近几年金融机构业务中的票据业务交易量迅速增长。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运行数据显示,2009年1月、2月和第一季度,新增票据融资分别占同期新增人民币各项贷款的38.51%、45.51%和32.31%,2009年4月这一比例下降为21.24%,但仍然高出其他年份同月度数据。票据融资规模迅速扩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量企业运用银行承兑汇票进行融资和套利。

一、银行承兑汇票融资和套利方式

银行承兑汇票主要有三种应用方式:一是企业以银行承兑汇票支付货款来弥补短期资金不足,从而节省现金流支出;二是企业开出差额保证金银行承兑汇票,可放大信用,用更少的钱、更低的融资成本筹集更多资金;三是企业资金短缺时还可将收到的银行承兑票据申请贴现或者背书转让,及时补充流动资金或支付货款。近两年银行承兑汇票使用方式出现了新的特点:大量企业运用银行承兑汇票进行融资和套利交易。主要有以下方式:

第一,将库存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取得的资金归还高息贷款。根据目前的贷款和票据贴现利率,票据融资比中期贷款成本低。目前票据贴现月息在1.4%左右,而6个月期银行贷款月利率则约为4.05%,利用票据融资成本远低于直接贷款成本。

第二,利用利率倒挂存在的套利空间获取套利收益。在这种方式下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企业先进行短期定期存款,再以存款作为保证金要求开出银行承兑汇票对外进行支付,持票者随时可以要求贴现,贴现利息由开票企业承担。现在的半年期定期存款月息为1.65%,而票据的贴现月息在1.4%左右,6个月的利差为1.5%。由于贴现息比银行存款利息低,从而开票企业可以获取票据贴现利率和定期存款利率之间的利差。对于企业而言,即便是全额保证金承兑,也存在非常可观的套利空间;如果使用部分保证金承兑,则套利空间更大;第二种方法,企业将短期内即将到期的应收承兑汇票质押,作为保证金开出银行承兑汇票对外支付,应收承兑汇票到期后收回的资金存入银行计算存款利息,待应付银行承兑汇票到期后用于兑付。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时间差获取存款收益。

二、银行承兑汇票融资、套利交易会计处理

[例1]甲企业2009年4月1日在某银行借人一年期贷款100万元,一年期贷款利率为4.32%。半年后甲企业将该贷款归还,转而贴现库存的6个月不带息银行承兑汇票一张,票面金额为100万元,月贴现率1.4‰,半年期贷款利率为4.05%。

2009年4月1日

(1)借人一年期贷款100万元

借:银行存款

1000000

贷:长期借款

1000000

(2)销售商品收到6个月到期银行承兑汇票一张

借:应收票据

10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8547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145300

2009年10月1日

(3)提前归还借款

借款利息=10000x4.32%÷12x6=21600(元)

借:长期借款

1000000

财务费用

21600

贷:银行存款

1021600

(4)贴现65"月后到期银行承兑汇票

借:银行存款

1000000

贷:应收票据

1000000

贴现息=1000000x1.4%x6=8400(元)

借:财务费用8400

贷:银行存款8400

甲企业提前归还中长期贷款,改用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方式融资,可以减少利息支出13200元(21600-8400)。

[例2]甲企业2009年4月1日在某银行存人6个月定期保证金100万元,开出6个月不带息银行承兑汇票一张,手续费按票面金额的0.5%支付。当日甲企业购买乙企业产品一批,货款854700元,增值税额145300元,使用当日开出的银行承兑汇票支付货款。2009年7月1日,乙企业因急需资金向银行提出贴现请求,根据甲、乙双方企业的约定,由甲企业支付贴现息。月贴现率1.4%,半年期定期月息1.65%。

2009年4月1日

(1)存入保证金开出银行承兑汇票   借:银行存款――保证金 10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0

(2)支付手续费

手续费=1000000x0.5%=500(元)

借:财务费用

500

贷:银行存款

500

2009年4月1日采购时

借:原材料8547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145300

贷:应付票据

1000000

2009年7月1日乙企业贴现时

甲企业支付贴现息=1000000 x 3 x 1.4%=4200(元)

借:财务费用4200

贷:银行存款4200

2009年10月1日

(1)借:应付票据

10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0

(2)保证金6个月定期存款利息=1000000 x 6x 1.65%=9900(元)

借:银行存款

9900

贷:财务费用――利息收入 9900

通过这样的套利交易,甲企业不占用企业资金就可完成购货交易,且还能从中获取套利收益5200元(9900-4200-500);而对卖方而言,乙企业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贴现息4200元完全由甲企业承担支付)就取得全部货款100万元。因此,这样的交易对买卖双方都有利。

[例3]假定例2甲企业2009年3月31日在某银行存人6个月定期保证金100万元,开出6个月带息银行承兑汇票一张,票面年利率4.8%,手续费按票面金额的0.5%支付。当日甲企业购买乙企业产品一批,货款834188元,增值税额141812元,使用当日开出的银行承兑汇票支付货款。2009年7月1日,乙企业因急需资金向银行提出贴现请求,根据甲、乙双方企业的约定,由甲企业支付贴现息。月贴现率1.4%,半年期定期月息1.5%。

2009年4月1日

(1)存入保证金开出银行承兑汇票

借:银行存款――保证金

10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0

(2)支付手续费

手续费=1000000x0.5%=500(元)

借:财务费用

500

贷:银行存款

500

(3)2009年4月1日采购时

借:原材料834188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141812

贷:应付票据

976000

(4)2009年6月30日,计息

利息=1000000 x 4.8%+12 x 3=12000(元)

借:财务费用

12000

贷:应付票据

12000

(5)2009年7月1日乙企业贴现时

票据到期值=1000000x(1+4.8%+12x6)=1024000(元)

贴现息=1024000 x 3 x 1.4%=4300.8(元)

借:财务费用4300.8

贷:银行存款4300.8

(6)2009年10月1日,应付票据的归还

借:应付票据

1000000

财务费用

12000

贷:银行存款

1012000

(7)保证金6个月定期存款利息=1000000 x 6x 1.65%。=9900(元)

借:银行存款

9900

贷:财务费用――利息收入

9900

这样,甲企业使用银行承兑汇票就没有套利收益,融资成本:12000+500+4300.8-9900=6900.8(元)。

通过例3可以发现,如果购货方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是带息票据,根据目前的短期定期存款利率和贴现率,购货方将难有套利空间。

比较例2和例3,只要保证金定期存款利息收入大于银行承兑汇票手续费和贴现息,购货方就有套利收益;销售方既能不付任何代价及时收回货款,又能和购货方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由于银行基本是收取100%保证金,因此对于银行来说既有收益,风险又可控。这样的套利交易,购买方、销售方和银行三方都可以从中获益。

[例4]甲企业2009年4月1日在某银行将三个月内即将到期的不带息应收银行承兑汇票100万元质押给银行,质押手续费按票面金额的0.5%支付,甲企业与银行协议商定质押到期后的存款利率为月息1.2%。以质押后取得的100万元作为保证金开出6个月不带息银行承兑汇票一张,手续费按票面金额的0.5%支付。

2009年4月1日

(1)应收银行承兑汇票的质押,支付质押手续费

质押手续费=1000000 x 0.5%=500(元)

借:银行存款――保证金

1000000

贷:短期借款

1000000

借:财务费用

500

贷:银行存款

500

(2)开出银行承兑汇票,支付手续费=1000000x0.5%=500(元)

借:原材料8547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145300

贷:应付票据

1000000

借:财务费用

500

贷:银行存款

500

(3)2009年7月1日质押的银行承兑汇票到期

借:短期借款

1000000

贷:应收票据

1000000

(4)2009年10月1日

应付银行承兑汇票到期

借:应付票据

10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0

三个月的利息收入=1000000x1.2%x 3=3600(元)

借:银行存款

3600

贷:财务费用――利息收人

3600

企业将应收承兑汇票和应付承兑汇票巧妙地结合起来,便可以获取融资收益=3600-500-500=2600(元)

企业应充分运用库存银行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的支付功能,认真比较银行定期存款利息与开出汇票手续费、质押手续费、贴现息及票面利息,只有利息收入大于利息支出,才能获取融资和套利收益。对企业运用银行承兑汇票进行融资和套利交易的会计处理,必须充分、完整地考虑到其涉及的所有业务,真实地反映企业运用银行承兑汇票进行融资套利的损益情况。

上一篇:套期保值会计运用分析 下一篇:应收款项融资会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