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应急管理系统在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中应用效果观察

时间:2022-09-17 11:01:04

护理应急管理系统在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中应用效果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应急管理系统在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的50例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未实施护理应急管理系统),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的50例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实施护理应急管理系统)。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护理依从、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94.00%、护理依从性98.00%均高于对照组52.00%、72.00%, 院内感染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18.00%,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22.3744、13.2549、5.0051, P

【关键词】 护理应急管理系统;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护理

DOI:10.14163/ki.11-5547/r.2017.11.081

临床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现、诊治重要场所, 诊断或疑似诊断后采取及时有效的隔离措施、治疗措施为降低传染性、提高预防效果关键[1]。护理应急管理系统针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实施, 为探究其应用效果, 作者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于2014年5月开始实施护理应急管理系统,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50例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作为对照组,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50例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作为研究组。研究组中男28例, 女22例;年龄18~72岁, 平均年龄(48.2±8.2)岁;住院时间3~48 d, 平均住院时间(16.9±10.4)d。对照组中男25例, 女25例;年龄18~78岁, 平均年龄(48.9±9.8)岁;住院时间3~53 d, 平均住院时间(16.8±12.1)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未实施护理应急管理系统, 研究组实施护理应急管理系统, 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 2. 1 成立应急管理护理小组 由护士长为小组长, 主管护师、责任护士为小组成员, 组成护理应急管理小组。由护士长统筹护理工作, 针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制定详细护理计划。

1. 2. 2 护理应急管理系统启动 临床中一旦确诊或疑似诊断患者, 即针对此患者启动护理应急管理系统, 开始实施相关护理措施。

1. 2. 3 隔离措施 将病区进行分区管理, 分为疑似诊断区和确诊区, 疑似诊断患者应予以单间, 同时在病区中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设置缓冲带, 做好明确标志。

1. 2. 4 防护措施 对出入病房、患者标本接触者、污染物处置者及医疗废物处置者均应接受二级防护措施, 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正确穿脱隔离衣和相应防护用品, 加强对手部及全身消毒。

1. 2. 5 消毒措施 感染病房应定时开窗通风, 房间内安置紫外线消毒机, 定期开启消毒。感染病房内所有物品及地面均应严格进行消毒, 如需重复使用物品, 应装入双层口袋中封存, 并用含氯消毒液浸润>15 min, 后清洗消毒。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等医疗设备均严格消毒, 并专人专用。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应装入密闭污染盒内, 别严格分类, 由专人进行处理。

1. 3 观察指标 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护理依从、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1. 4 护理满意度评定标准 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于患者出院时进行评估, 包括护理措施、护理计划、护理方法、护理态度等, 总分50分, 40分为非常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护理依从、院内感染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94.00%、护理依从性98.00%均高于对照组52.00%、72.00%, 院内感染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18.00%,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22.3744、13.2549、5.0051, P

2. 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非常满意33例, 满意15例, 不满意2例, 护理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20例, 满意19例, 不满意11例, 护理满意度为78.00%;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7.1618, P

3 讨论

为提高本院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应对、处置、治疗能力, 本院于2014年5月开始实施护理应急管理系统, 由成立针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护理应急管理小组, 临床中一旦发现确诊或疑似诊断患者即可启动应急管理系统, 对患者进行系统化隔离、防o、消毒[2-6]。本次研究得出, 研究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94.00%、护理依从性98.00%均高于对照组52.00%、72.00%, 院内感染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18.00%,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22.3744、13.2549、5.0051, P

上一篇: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