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现阶段保留死刑的必要性

时间:2022-09-17 10:15:31

浅析中国现阶段保留死刑的必要性

摘要: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方法,在我国包括死刑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两种情况。虽然西方国家早已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死刑存废之争,甚至可以说死刑废止运动已成为死刑发展的国际潮流,但死刑的存废争论至今方兴未艾。中国走向废除死刑的道路更是任重而道远,因为我国现阶段物质生活条件、文化、政治和经济法制观念等诸多因素条件远不具备,特别是近几年来,犯罪的组织化程度明显增强,重罪比例上升,影响全国的恶性案件层出不穷。因此在保留死刑的情况下尽量科学的、减少死刑的适用是作为学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死刑;存废;慎杀

一、我国现阶段保留死刑的必要性

截止2012年6月,全球已有139个国家和地区废除死刑。从世界成功废除死刑的国家和地区来看,死刑在一个国家的废除,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没有相应的经济、政治、人文背景,死刑的废除不可能成为现实。就我国目前的现状而言,废除死刑的诸多条件尚不成熟,在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是时间内,死刑的存在仍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一)我国传统倡导死刑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人文背景、社会经验的积累与沉淀,中国的死刑给予报应、复仇等民族传统法律观念保留至今。

1、报应主义与死刑

报应主义在我国悠久的法律文化史和社会生活中有非常独特的地位。几千年以来“报应主义”已经深深根植于中国社会观念之中,“因果报应”的思想也给了很多人以去恶从善,积善修行的精神动力。当一个社会观念上的罪大恶极之人不能被判处死刑而违反了这一规定时,将带来严重的社会情感上的失落和“从善”观念的遗失。

2、复仇主义与死刑

死刑作为最原始的刑罚方法,是基于原始的“一命偿命”式的通态复仇的思想产生的。复仇在中国古代是指因君主、父母、兄弟、朋友等亲人被他人杀害,而对仇人进行复仇的行为。不容质疑的是在封建社会的复仇行为还兼有不容忽视的伦理意义。在传统的中国,复仇不仅不被法所禁止,而且在某些时期法律条款中还被保护。在中国传统社会里,认为复仇行为既是一种需要打击的严重犯罪,又是一种值得大力提倡的高尚行为。死刑作为恶果表现形式之一,是一种给予复仇思想的公法化,被认为是一种天然的正当。

(二)我国目前法制状况需要死刑

我国目前的法制状况是:1、法制不健全、不完善的状况向健全、完善或比较健全、比较完善的环境逐步过度的规律;2、法律调整面窄、政策覆盖面窄。再就我目前的社会状况来说,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重大的社会变革引发了很多的矛盾,社会治安形势不容乐观,犯罪数量居高不下,且近几年来,犯罪的组织化程度明显增强,重罪比例上升,影响全国的特大恶性案件层出不穷,严重破坏了社会的稳定,对人民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这成为我国发展经济的一大障碍。此时盲目废除死刑,显然是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也难以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同,所以现阶段我国应保留死刑。

(三)死刑对犯罪的威慑力

对可能犯罪的人,死刑具有最大的威慑力还可以防止其犯罪行为的继续。因为死刑通过剥夺犯罪分子的生命,使其不能重新犯罪。在所有刑罚方法中,死刑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试想哪一种刑罚能比剥夺人的生命更恐怖?而对犯罪本人,死刑也可以从根本上制止其再犯罪。即使罪犯被处以终身监禁,他还是有可能在监狱中犯罪,只有将其处死,才可以防止他继续犯罪是最为有效的一种方法。因为死刑确实可以消除犯罪人再犯的可能性,而达到特殊预防的作用,这是别的任何刑罚方法都无法比拟的。此外,死刑还可以预防社会上不稳定分子实施犯罪的作用。例如,企图实施犯罪的潜在犯罪人,这些人怀有犯罪意图,正在等待犯罪时机,由于死刑具有的强大威慑力,他们始终不敢把犯罪意图转化为实际行动,最后主动或是被迫放弃犯罪意图。鉴于以上两点,笔者认为现阶段我国保留死刑还有它的价值。

二、今后将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死刑制度

虽然我国现行刑法中具体犯罪的死刑条款确实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但这有待立法机关予以全面审视,逐步解决。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完善我国的死刑制度进行:

(一)强化“少杀慎杀”

我国实行的是:“严格限制死刑”的政策,没有任何一个文件强调我国要大开杀戒,重用死刑,也没有任何一个文件指出我国要多适用死刑,把可杀可不杀的都杀掉。相反我们所倡导少杀、慎杀、防止错杀,这是一个不可争辩事实,现阶段我们主张保留死刑也是如此,而决不是说执行死刑越多越好。

1、扩大死缓的适用范围。死缓是中国刑法的独创,在我国死刑缓期执行作为隶属于死刑刑种的一种执行制度,它保留了死刑作为极刑对犯罪人最为严厉的否定的社会政治和法律评价。因此在现阶段我国还不能废止死刑的情况下,应将死缓适用的范围尽可能的予以扩大,最大限度缩小死刑立即执行的对象;同时在司法实践中也应放宽死缓的适用范围;甚至在立法上规定,所有被判处死刑的罪犯一律都可以适用死缓。

2、减少死刑的罪名。这样不仅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形象的提高,而且可以缩小我国与国际社会的隔阂等。具体可以从以下四种情况逐步进行:第一,对非暴力犯罪中的经济犯罪、财产犯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中规定有死刑的犯罪,应当从立法上及时废止其死刑规定。废止这些犯罪的死刑,会为公众接受而不至于引起较大的负面影响;第二,贪污罪、的死刑规定,从特别预防的角度分析,其必要性也值得检讨,对于这类犯罪人,只要剥夺其犯罪能力即可防止其再犯;但是,中国历来有“从严治吏”的传统,而目前在腐败现象还比较严重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废止其死刑,会与国家基本的政治形式和刑事政策不相吻合,因而废止贪污罪、的死刑规定应当保持相当的理性并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步骤。可以考虑目前在立法与司法上提高其适用死刑的条件,在逐步过度到废止其死刑;第三,对于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非暴力犯罪,由于其人身安全具有潜在的危险,从刑罚一般预防角度考虑,也应当废止其死刑规定。

(二)完善我国死刑缓期执行制度

死缓又称死刑缓期两年执行,不是一个独立的刑种,而是一个运用死刑的刑罚制度,其适用的前提是犯罪被判处死刑的情况下,才有适用的可能性。

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是中国刑法独具特色的一项制度,其设立的目的在于使一些罪该处死的犯罪分子,在具备特定从宽的情况下,有条件地不被处死,从而有利于总体上限制和减少死刑的实际适用。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死刑缓期执行制度是一种实质意义上替代死刑的制度,但从严格意义上说,死刑缓期执行并不是独立的刑种,其仍隶属于死刑本身。死刑缓期执的设立之宗旨在于对一些罪当处死的犯罪分子在具备特定从宽情节的情况下有条件的不被处死,这一方面充分体现了中国一贯坚持的惩罚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另一方面有利于从整体上实际限制和减少死刑的适用。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刑事司法实践,证明死刑缓期制度使判处死缓的罪犯得到改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符合我国刑法改造罪犯成为新人的目的。同时死刑缓期执行制度也符合世界限制适用死刑的趋势,表现了我国刑罚的特点,在国际上也产生良好的影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第一,国内政治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为继续保留死缓制度创造了有力的和谐空间环境;第二,死缓是死刑制度的一种代替模式,但并不能进一步被无期徒刑或长期徒刑来代替,被判处死缓的结果是执行死刑数目的下降和减少,证明死缓制度的实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第三,死缓并非独立刑种它体现了宽大处理的人道主义原则,但又并非无原则,无边际的宽大,其本身有严格的条件限制;第四,任何一种政策和制度都不会完美无缺,他本身的局限性和缺陷性固然存在,但其存在的利大于弊,就应该继续实施。因此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对死缓制度的理论基础进行更加合理科学的阐释,进一步扩大死缓制度的生存发展空间,并积极研讨死缓制度适用中的问题,才是今后我们努力地方向。

(三)完善死刑辩护制度

有效辩护是世界各国审理刑事案件,保障被告人辩护权的普遍要求,只有保障被告人有效辩护才能真正实现控辩双方平等,法院才能居中裁判和保持中立的理性诉讼态势在我国无论是委托辩护还是指定辩护,死刑案件的被告人都很难获得辩护人的“有效辩护”。那么如何才能使被告人得到有效的辩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第一,对一审判处死刑的案件,二审必须开庭审理,并且还要使辩护律师能够在庭审中充分、详细地阐述辩护意见,有效地影响二审法院的裁判;

第二,法院在为可能被判处死刑却没有委托辩护人的被告人指定辩护律师时,应选择熟悉实体法和程序法,并且有一定死刑案件辩护经验的律师;

第三,为了加强死刑案件的辩护,我们还可以考虑借鉴西方国家的相关经验,如确立死刑案件中律师有效辩护标准、对死刑案件的辩护律师进行指导和培训、规定合理的死刑案件收费标准、为死刑案件中辩护律师进行调查聘请专家证人提供费用等。

死刑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一个重要刑种,也是现代法学理论研究和国际刑法所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它的存在有利于我国现阶段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保障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死刑的不当行使,对我国建设法治社会也会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在我国死刑的存废并非简单的刑法问题,而是有关刑事政策的社会问题和政治决策问题的综合。故在今及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不可能废除死刑,而严格限制和减少死刑的适用是非常必要,可行的,所以中国现阶段保留死刑符合我国的国情,是无可非议的。■

参考文献

[1] 何家伟.法律文化与中国死刑之存废[J].山西大学学报,2009.

[2] 王娟.死刑在中国:存—限—废[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

[3] 钊作俊.现代死刑问题研究述评[J].武汉大学学报,2007.

[4] 童心.关于死刑存废问题之思辨[J].法制研究,2007.

[5] 冯为国.对中国现阶段死刑政策的若干思考[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

[6] 赵秉志.关于分阶段逐步废止中国死刑的构想[J].郑州大学学报,2005.

[7] 赵秉志.刑法争议问题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8] 贾宇.罪与刑的思辨[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9] 钊作俊.死刑限制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2001.

[10] 王作富.中国刑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2000.

[11] 陈兴良.中国死刑检讨[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

[12] 胡云腾.死刑通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1999.

上一篇:当代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思考与对策 下一篇:将“教学小助手”团队融入“理实一体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