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岗上散淡的人

时间:2022-09-17 09:26:33

二月河在文坛成名之后,有人称他为“怪杰”。这称谓肯定二月河是“杰”但强调的是“怪”。想想,作家二月河确实有不少“非常规”乃至“超常规”的情形。二月河写了这么多随笔,最根本的是二月河“有话要说”。

首先是关于作品本身的。二月河之所以以唐僧取经之坚忍不拔精神创作卷帙浩繁的历史小说,是要“为古人画像,替今人照镜子”,他对历史、对社会、对人生“有话要说”。他想说的相当部分已经放进小说中,通过艺术形象展示出来了,但还有书前书后书外一些想法需要直接表达出来。

诗无达诂,小说亦然。小说出版以后,读者和评论家有种种解读,甚至有大相径庭的意见,以致形成一些“笔墨官司”。作者没有要求读者和自己保持一致的权利,但有回答读者讯问的义务,有向读者直接告白的愿望,在重大思想理论问题上也有参加辩难的冲动。

第二要说的话是对小说的“解密”。在创作过程中,在对各种历史之谜的解读和人物命运的可能性的选择中,又产生了新的“秘密”。许多幸福和痛苦一言难尽,当时不足为外人道也。秘密藏在心中,是不安的。这些关于小说的创作谈,成为读者欢迎的热门话题。

第三则是关于作者自身的诉说。人吃了鸡蛋,不一定想见下蛋的母鸡,但读者读了书则希望了解作家更多的信息。二月河作为作家有些特殊,有些大,但在读者面前从不作“大”;他要揭开历史的秘密,但自己从来不故作神秘。他理解读者尊重读者,十分愿意对读者敞开心怀,推心置腹,互通声气。他要把自己的身世、家世、故里,自己人生的求学与历练、困顿与向往,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阅读中、游历中、交往中,许多不能放进小说里的太多的感觉、看法、想法,用适宜的方式表达出来。

二月河在朋友圈子里有一绰号“皇帝作家”,起因于他写了清代三个皇帝。研究中国的皇帝确实是二月河大脑中最亮的兴奋点。这部随笔集中,除了继续谈论清代帝王顺治、康熙、雍正、乾隆之外,秦始皇、刘邦、项羽、陈胜、王莽、刘秀等,汉高祖芒砀山斩蛇起义、陈胜之出身、崇祯吊死煤山、顺治之死、雍正之继位等等也都成为话题。而且往往不是重述历史显摆学问,而是搜遗解疑,说长道短,发表感受,甚至独持一说。

二月河自己说他与古文物典籍有与生俱来的缘分。二月河对当今并不隔膜,关注现实,每有的论,但他的兴趣更多地在传统文化,喜欢由今论古,古今打通,形成具有现代意义的大文化观。

在文体上,随笔与散文有时是难以区分的,都有写景、叙事、状物、抒情、议论,但比较起来,随笔更加自由。二月河的随笔有非常美的写景文字,但他似乎不愿特别用力经营此类描写,正如他在游山玩水上不是特别用心一样。他不是出色的行者,但是一个执著的思者。在山川美景寺院古迹前流连驻足,如同在案头读书,他的思想野马般驰骋在遥远的时空中,各种感觉被激活,各种联想层出不穷,常常有某些吉光片羽的发现和发明。此类随笔可读作行者沉思录,或者一个思想者的游记。

读二月河的随笔常常让我想起京戏《空城计》上诸葛亮的一句唱词:“我本是卧龙岗上散淡的人。”日常生活中的二月河,有一点不修边幅随心所欲,似乎是经历过大的阵仗,看惯了春风秋月,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因而,文章不着意于谋篇布局,更不雕琢文字,一任所见所闻所思,如水银泻地,行所当行,止所当止。说他者直说感觉,说自己直抵内心。这形成了二月河随笔的基本风格——“散淡”。

这与阅读二月河的小说适成对比。敷演康、雍、乾三代一百多年历史的“落霞系列小说”,基本内容是王位之争,国土之战,功名利禄之计较,得失进退之谋划,虽也有玉宇呈祥、光风霁月的时光,但感觉在封建专制集权下一直是惊风密语,兵连祸结,刀光剑影,杀人如麻。写作历史小说时的二月河,如同指挥千军万马的统帅,攻城略地,志在必胜,殚精竭虑,急于事功。此为二月河性格中的又一面:壮怀激烈。

二月河就是这样,把散淡与壮怀激烈集于一身。正因为有后者,他才能进入历史,敢于把封建帝王当人写,当正面人物写,甚至当英雄写,肯定他们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因为有前者,他才能够俯瞰历史,说破英雄,写出具有强烈悲剧感的“落霞”挽歌。

上一篇:巾帼多奇色,笔墨写真情 下一篇:推行后勤管理人员远程教育,助力强军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