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民间资本为西部经济“补血”

时间:2022-09-17 09:11:27

如何引导民间资本为西部经济“补血”

摘要: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民间资本的投入是一个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我国东西部地区民间资本的运行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困扰西部地区民间投资的主要因素,从而找出引导民间资本参与西部大开发的对策,为西部经济“补血”。

关键词: 民间资本 西部地区 民间投资 西部大开发

2004年3月,国务院召开西部开发工作会议,总理强调中国政府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不会动摇,国家对西部大开发的支持力度不会减弱。不过, 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中央政府既要帮助老工业基地解困,又要帮助西部地区脱贫。如果民间资本和外资不大规模跟进的话, 西部大开发的长远目标将很难实现。由于西部地区现有的投资软、硬环境与东、中部地区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外资比例不可能在短期内提高。而另一方面,截至2001年底,中国民间资本存量已高达12万亿元,民间资本雄厚,投资潜力巨大。如何有效启动和利用民间资本这一宝贵资源, 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步伐,支持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是推进西部开发战略的关键问题之一。

一、我国东西部地区民间资本运行方式的比较

在我国,民间资本投入方式的选择有逐步发展变化的过程。在发展初期主要以内源直接融资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具体融资方式为在自组织系统内筹资,如集资入股、利润再投入等,可以实行有限合伙制,也可以实行股份制。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内源直接融资方式不能满足投资者需求时,可结合运用外源直接融资方式,运用这种方式可通过成立投资基金、信托基金或发行企业债券等形式吸引民间资本投入。但是,由于我国东西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大部分民间资金集中在东部,西部地区民间资本相对较少,所以东部和西部地区的民间资本运行方式也有所区别。

(一)西部地区民间资本间接的运行方式

西部地区民间资本运行方式单一,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通过中介机构(即银行)投向企业。二是由民间资金直接投资创办企业,但创办的民营企业大部分为中小企业,而且民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风险大。三是由于西部地区资本市场不健全,不完美,导致民间资本进入主板市场、二板市场不足,即民间资本投资于企业债券,股票市场的数量较少。

(二)东部地区民间资本多元化的运行方式

东部地区大部分采用直接的运行方式。这些直接的运行方式是:一是民间资金由个人直接投资创办企业,通过联营、集资、入股等方式进入基础设施产业;二是通过盘活存量资产吸引民间资本;三是民间资金直接进入资本市场,用以发行股票、企业债券,发展投资基金和信托基金等。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运行方式。

二 、困扰西部地区民间投资的主要因素

一是西部地区融资渠道单一, 民间投资发展缺乏后劲。西部民营企业投资的资金来源比较单一,主要依靠自我积累,滚动发展。民营企业由于缺乏抵押基础和有实力的投资担保中介机构,同时又出于自身积累和利益的考虑,筹集资金主要依靠民营企业和个人之间的相互拆借。据有关部门对宁夏143户民营企业抽样调查,在22.3亿元总资产中,自筹资金占42.6%,国家预算的投资不到0.4%,且从未利用过债券和股票进行融资。

二是西部地区民营企业观念保守,受自身实力、素质的制约,投资的规模小,技术层次低。大部分民营企业资金有限,追求短期效益,偏好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投资很难上规模,在国内同行中缺乏竞争力,而且民间投资因为自身竞争力和信息渠道等问题,往往难以找到好的投资项目。据调查,2003年甘肃省有40.3%的非公有企业因找不到好的投资项目而减少或取消了投资。

三是西部地区隐性投资门槛阻碍民间投资发展。由于西部地区受计划经济和传统观念影响较深,有些行业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目前民间投资多集中于餐饮、住宿、娱乐、商贸、交通运输等服务业和大工业配套的制造业,而在基础设施和科教文体等领域涉及较少。

四是政府职能转变缓慢,民间投资环境问题突出。仍然是由于西部地区“计划”色彩浓厚,很多地方项目管理仍以行政重地为主,没有全面实行招标制度,不利于民间投资主体参与竞争。而且审批过程出现事项繁、门槛多、收费项目多、人员素质低等问题。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引导和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具体产业政策,而且人为造成多头管理和工作效率低下,部分基层干部常因一己私利或小团体利益没得到满足来刁难外来投资。

五是西部地区国有企业改革滞后,政企不分,企业运行不规范,也是制约民间投资的重要原因。西部地区国有企业数量多,国有经济比重高。民间资本参与国有经济改革和战略调整会给西部地区民间投资提供良机,然而,企业运行不规范,严重阻碍了西部地区民间资本的启动。

六是信用缺乏在西部不发达地区尤为突出。由于西部地区市场发育不健全,市场信息传播速度慢,企业建立和维持信誉的动力普遍不足。相互拖欠资金或贷款是最为突出的问题。严重地阻碍了东西部资本的流动和经济交往的扩大。

三、引导民间资本参与西部大开发的对策

(一)通过投资补贴,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西部大开发

西部开发五年多来,政府已向西部地区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如果仅以补贴资金“输血”的办法来应对,西部地区经济体依旧难以从机体内产生活力。因此,政府应采取投资补贴的形式。中央和地区政府的投资重点主要是制定科学的投资政策,建设一些重大的公共基础设施,改善民间投资的环境。而一般的工商业项目则应主要依靠民间资本来建设。即使是某些公共基础设施(如公路、桥梁等),政府也不一定要大包大揽,而应该尽可能多地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投资。中央政府可以从现有预算内资金中拿出一部分,或者通过其他渠道筹集一部分资金,对于符合一定条件的新的扩建项目进行投资的民营企业,提供一定比例的投资补贴,将民营企业在西部地区投资的资本利润率提高到接近发达地区或者全国的平均水平,通过这种利益驱动,吸引民间资本到西部去“淘金”。这种办法既有利于通过市场机制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也有利于减轻中央财政的压力。

(二)通过税收杠杆引导民间资本参与西部大开发

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东部个人所得要征所得税。为调动人才流动积极性,西部是否可以考虑把这个税给免掉?当然,对于向西部投资的民间资本的优惠政策倾斜的重点应该放在基础产业、生态和环保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资源综合开发和深加工产业、特色农业等方面,以便把民间投资引导到国家产业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优先支持的产业和项目中去。

(三)加快西部地区金融体制改革,为民间资本参与西部大开发创造良好的投融资条件

在保持国家宏观金融调控能力的条件下,允许民间资本投资经营某些金融业务,允许组建民间资本控股的股份制或合作制金融机制。由政府广泛募集社会闲散资金,设立“西部开发基金”,以便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西部开发所需要的巨额建设资金。充分发挥贴息贷款的诱导作用,鼓励民营企业对国家产业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支持的项目进行投资。

(四)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激发民间资本进行国土调整的热情

国家应该把西部地区的国土资源综合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特殊的大产业,除采取若干优惠政策(比如国家采取补贴,奖励和贴息贷款方式)鼓励社会各方面参与投资和经营之外,还应该在产权制度改革方面有所突破,如可尝试通过向全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将自然环境比较恶劣的荒山、荒滩,沙漠等国土资源的所有权或100年的经营权卖给私人或民营企业。

(五)搭建吸引民资投入西部的信用桥梁

加快西部地区产权制度改革,改变和提高地方政府职能,培育诚信文化,通过商会(行业协会)推动企业信用自律,制定实施细则,贯彻落实国家统一的信用制度和法规。

(六)创造吸引民间资本投资西部的软环境

一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西部地区经济之所以长期落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思想观念的陈旧落后。因此,西部大开发必须营造一个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的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以及能够吸引内外投资者的盈利机会。这就要求西部地区的干部群众彻底摆脱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努力克服小生产意识和地方保护主义,树立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市场无分隔的现代经济观念,提倡自由竞争、开拓创新、效益至上、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等观念。另外,还应与时俱进调整开发的内容、领域、方法和手段。内容上要以开发人为主;领域上要从主要开发自然资源转变为既开发自然资源又开发市场、技术、文化、教育等要素资源;方法上要以市场导向为主;手段上既靠有形资本投入又靠无形资本投入。

二是以减少政府审批程序,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增强政府信用为重点,加快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

三是加快西部地区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为民间资本参与西部大开发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应在努力培育市场主体的同时,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秩序,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应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形成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

四是建立与健全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制度,形成吸引优秀人才的“知本洼地”。应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适当放宽无形资产在企业注册资本中最高比例的限制;应适当降低民办教育和民办科技的门槛,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教育和科技实体。

五是培育创业和创新文化。在西部大开发中西部地区的居民也应借鉴和学习温州等地的创业和创新精神,更多地依靠自身的努力去创造财富。

[参考文献]

[1]过文俊.民间资本富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5月.

[2]里维宁,应惟伟.中国企业融资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2月.

[3]刘红梅,王克强.中国企业融资市场研究.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7月.

[4]方星海,左学金.民营经济与中西部发展.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1月.

[5]胡怀邦.中国西部经济金融发展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6月.

[6]李兴江,张明霞.探寻东西部民间资本运行方式的差异.西部论丛,2005-7.

[7]张希君.西部经济腾飞亟待民资“补血”.西部论丛,2005-7.

上一篇:看我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几点不同 下一篇:中国农村牧区反贫困理论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