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理论与实践研究

时间:2022-09-17 08:52:24

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2-000-02

摘 要 通过专家访问法、文献整理法等方法,总结当前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经验和教训,结合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概括、分析阳光体育运动的相关理论,以期为阳光体育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指导。研究表明: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已经成为促进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且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制度,更重要的是发展形成了较为实用的评价体系,不仅为其发展绩效的认定提供了保障,而且也为其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的导向。虽然其理论发展取得一些可喜的研究成果,但是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仍然面临巨大挑战,表现在:其运行实体的界定,权责划分以及监控体系等等,需要进一步分析论证。

关键词 普通高校 阳光体育运动 理论 实践

一、引言

2007年4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近4年来,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在发展形式上,已基本融入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配合学校体育改革,阳光体育运动已经发挥出了本身的作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参与体育,而且还对学校体育发展模式和改革动力的探寻,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有效路径。阳光体育运动不仅被学生大范围的认可和接受,在非学生群体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同。

二、研究目的

对当前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实际状况做出客观真实的描述,总结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分析概括阳光体育运动发展的理论,以期进一步指导其实践。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离不开管理,其管理体制的分析和构建是理论建设的重点内容;同时,其监督体系和评价体系也是构成阳光体育运动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进而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趋势作出分析和探讨。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整理法

检索中国期刊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博硕论文数据库等网站和数据库,会议论文集、新闻报刊,访问相关网站,并查阅超星图书馆等网上图书资料,进行认真研读、分析、概括与总结。

(二)专家访谈法

在2010年教育部直属高校阳光体育运动高层论坛、教育部直属综合大学阳光体育展示会等学术会议和陕西省阳光体育运动专项督察评估期间,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学者、体育界专家等,就阳光体育运动发展征询意见和建议。

四、研究对象

本文以教育部直属综合性重点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状况为研究对象,以各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理论建设及其实践中遇到和发现的问题为重点。为了确保研究对象的有效性,特别选择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长安大学、新疆大学、云南大学等24所高校,分析他们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中具有共性的理论经验总结,完善具有个性的而且有效地发展措施,为本文的理论构建提供保障。

五、研究内容

(一)对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认知

阳光体育运动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或者是一次活动,笔者认为,这是党和政府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从建设人才强国的国家战略目标出发做出的重大部署,是在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结构变革、经济社会发展方式面临深刻改革时期,教育领域由数量发展向质量、效益和内涵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对我国新时期教育事业规划的一次完善和有效补充。

高校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发展现状表明:第一,各高校认真组织落实中央七号文件,基本上都成立了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真正把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学校体育事业的重要工作来抓,杜绝了面子工程,形式主义的陋习。第二,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已经初具规模,充分利用了学生社团、组织了校园有生力量,使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基本达到每天一小时,充分发挥体育竞赛活动的杠杆作用,使学生能够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走进大自然。第三,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能够和学校体育教学相互融合,发挥两者相互协作的功能。逐渐形成了以体育课程为主,进行技术技能学习的主战场,以阳光体育运动为锻炼体质、练习技能的主战场,两者的相互结合,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第四,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形式灵活多样、途径有效,充分发挥学生体育骨干作用的同时,还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实施与阳光体育活动相联系,以此为导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外,将体育文化节日、论坛活动等宣传性的活动组织发展起来,不仅能够鼓励学生体育骨干参与赛场,还能够有效调动学生非体育骨干投入活动中来,基本达到了让大多数人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

基于上述情况,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第一,阳光体育运动是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高层的发展规划,还是基层的工作任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和支持。阳光体育运动发展的规模不断扩大,其影响程度不断纵深,应从战略高度把握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方向,即阳光体育运动要以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为根本目的。第二,阳光体育运动可以和体育课程协调发展,并且是巩固体育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体育课程是保障学生掌握体育技术技能的重要基础,也是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的核心,当前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但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效果的保障还缺乏有效手段,而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有效地巩固了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两者存在先天性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学生学习掌握体育技术技能角度上讲,体育课程是主战场,阳光体育运动是辅助战场;从学生锻炼体质、发展自我的角度上将,阳光体育运动是主战场,体育课程是辅助战场,两者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双双战场”,应该大力发展,深入发展,重点发展。第三,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已经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相互融合,以《标准》实施为导向,有效引导阳光体育运动发展。通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使学生对自我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地角色定位。充分发挥体质测试的激励作用,淡化测试的诊断和评定,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我锻炼、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状态。

(二)阳光体育运动的管理体系

阳光体育运动的管理体系是阳光体育运动管理制度,权责划分和运行模式的总和。阳光体育运动的管理制度是开展活动的基础保障,也是阳光体育运动成熟发展的标志。当前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形式主要是以分管学校体育的校领导为核心构成的发展模式。其运行特点:第一,建立学校有关职能部门、院系与体育部门之间的体育工作机制,统筹协调解决学校体育工作中的重要问题。第二,将体育工作业绩纳入考核序列。要求学工部门把院系学生体育工作纳入年终考核评估的重要内容,对体育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对《标准》测试情况向院系进行通报,并在学校的各项评优活动中实行投票否决。第三,学校计划安排具体活动。学校每年将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体质状况,指导学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规律的体育活动,努力改善学生身体形态和机能,提高运动能力,达到体质健康标准,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对达到合格等级的学生颁发“阳光体育证章”,达到优秀等级的学生颁发“阳光体育奖章”,增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荣誉感和自觉性。第四,各执行部门的协调运作。各院系要负责自己学生的各项管理工作;体育部门要担负学生锻炼的技术指导工作;团委要承担各院系学生实际参与情况的评定工作;教务处要合理地安排体育课程和学生作息制度等,尽可能做到下午7、8节课不安排学生上课或少安排学生上课,并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日常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参加3次课外体育锻炼;体育部门要合理地组织多层次、多形式的体育比赛,在安排上做到月月有赛事,周周有比赛,天天有活动,营造校园锻炼氛围,激发学生锻炼的热情;各项体育协会要合理开展各类体育活动;各院系要因地制宜地经常开展以年级、班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活动,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丰富学生课余文体生活。

(三)阳光体育运动的监督保障体系

阳光体育运动的监督保障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构建以学校领导为责任人的监督制度,学生体质状况的变化直接反应学校分管体育工作领导的绩效,而不是仅仅监督体育工作执行部门的工作情况。监督工作的核心是权责划分的明确具体,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涉及多部门的合作和协调,少部分学校只有体育部门一家独撑大局,难以形成有效监督体制,对将来的发展是不利。在当前体制下,阳光体育运动的监督工作应是谁负责、谁监督。二是,构建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的安全制度和活动伤害保险机制。通过制度的完善和保险机制的引入真实保障学生的身心安全,特别是当前情况,如何使学生安全地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已经成为阳光体育运动发展的瓶颈。三是,学校专门成立“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大学生体育活动宣传报道组,围绕体育活动展开情况全面的宣传报道工作,在校园网、校广播台、校园宣传栏、校报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体育活动及体育赛事的有关报道,使学校上下人人知晓,共同监督。定期上报学院在活动和比赛中的好人好事、赛事进展情况、竞赛成绩等。达到人人关注,主动参与的阳光体育运动的目的。

六、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阵地,高校体育是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环节,积极贯彻落实“中央七号文件”精神,有利于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要认真贯彻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教育指导思想,使大学生真正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已近4年的时间,已经成为颇具规模的运动品牌。无论是从运行模式、发展机制,还是监督保障、评价绩效等都已经形成具有制度化保障的有效体系。阳光体育运动将会向着科学化发展,不断将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引入阳光体育领域,丰富其内容,保障其运行。再者,阳光体育运动还会向着公益化发展,学生范围内的活动不宜商业化、应加强其公益性,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阳光体育运动发展将会呈现联盟化,地域组织突出化,地域文化范围内的竞赛体制也是促进阳光体育运动发展的有效手段。

(二)建议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的意见》精神,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响应“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倡议,大力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不断增强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保证学生每天一时间的课外体育锻炼,促进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不仅需要制度保障,更需要资金支持。建议将学校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作为阳光体育发展的基础保障来抓的同时,重点开发现有场地的利用率;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全面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以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继续加强和完善阳光体育运动发展规划,统筹当前和长远,把握好政策实施的重点、力度、节奏,既要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又要切实推进深层次矛盾的化解,为阳光体育运动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Z].教体艺[2006]6号.2006.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Z].中发[2007]7号.

[3] 周济.推进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创体育工作新局面[R].2008.5.12.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Z].中发[2002]8号.2002.7.

[5] 国家体育总局.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N].中国体育报.2002.12.19:3.

[6]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组织"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启动[N].中国教育报.2006.12.25:l.

上一篇:对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引文的统计... 下一篇:中越中学体育教学模式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