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铵盐的性质》教学设计

时间:2022-09-17 07:17:58

《铵盐的性质》教学设计

摘要 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是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本案例是高二化学《铵盐的性质》一节内容在网络环境下具体的教学实践,结合了农业生产知识,作为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整合的一个教学案例。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5―9646(2009)01―0136―02

设计背景

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是教育事业进步的动力,信息技术的大量、广泛的运用,给教育系统带来了极大的变化,也对高中化学教学也带来了明显的整合效应。信息技术的运用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有着直观、高效等优势,信息技术不只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服务于学科教学的得心应手的教学媒体,是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的工具。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则是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本案例是高二化学《铰盐的性质》一节内容在网络环境下具体的教学实践,结合了农业生产知识,作为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整合的一个教学案例。

案例过程

1 课前准备:(本节课之前已完成氨、氨的实验室制法等内容)

1.1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在网上查找有关铵态氮肥的使用的内容、图片或录像;

1.2仪器和药品:

仪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胶头滴管

药品:氯化铵、硫酸铵、碳酸铵(或碳酸氢铵)、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硝酸、AgN03溶液、PH试纸、红色石蕊试纸

2 提出问题

2.1引言:氮肥是农业生产中最常使用的化肥之一,是三大化肥元素氮、磷、钾中重要的营养元素。什么是氮肥?氮元素对植物生长有什么作用?氮肥的分类有哪些?

2.2学生:介绍各自查找的结果、打开相关网页,播放有关铵态氮肥的使用的录像、图片:

①含有作物营养元素氮的化肥称为氮肥。元素氮对作物生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植物体内氨基酸的组成部分、是构成蛋白质的成分,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起决定作用的叶绿素的组成部分。氮还能帮助作物分殖。施用氮肥不仅能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还能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②常用氮肥常分为铵态氮肥和硝态氮肥,即铵盐(硫酸铵、碳酸铵、碳酸氢铵、氯化铵等),硝酸盐,其中硝酸铵既是铵态氮肥也是硝态氮肥,还有有机氮肥如尿素等。

2.3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做出肯定的点评后指出,水稻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水稻播种面占全国粮食作物的1/4,而产量则占一半以上。世界上近一半人口,包括几乎整个东亚和东南亚的人口,都以稻米为食。水稻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较多铵态氮肥。要想知道贮存和使用铵态氮肥时要注意些什么,那先来进一步认识铵盐的性质。

3 探究铵盐性质

3.1铵盐的物理性质

[展示]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铵盐样品。

(提问)铵盐物理性质从哪些方面体现?这些铵盐的外观如何?

[学生]固体的物理性质可以从颜色、状态、溶解性等方面去分析。这些铵盐都是白色或无色晶体。

探究1:铵盐在水中能否溶解?在水中溶解性情况如何?如何设计实验来探究?

(学生讨论,得出探究方案,独立探究)

[方案]将铵盐各取少量分别装入试管中,加入蒸馏水,稍加振荡,观察。

[现象]各种铵盐都很快溶解在水中,形成无色澄清溶液。

[分析]由于铵盐都是典型的离子晶体,所以很容易溶于水中。

[结论]铵盐易溶于水。

[提问]根据铵盐易溶于水的性质,作物能直接吸收利用,肥效快速,那贮存和使用铵态氮肥时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铵态氮肥要贮存在于燥处,防水防雨,应深施人土,不要在雨天施用……

探究2:铵盐的水溶液酸碱性如何?(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得出探究方案)

[方案]用PH试纸检测铵盐水溶液的酸碱性:分别用玻棒蘸取上述试管中水溶液,滴在PH试纸中部,立即与比色卡对照。

[现象]PH试纸呈红色或黄色。

[结论]铵盐水溶液PH值小于或等于7,溶液呈酸性(氯化铵、硫酸铵)或接近中性(碳酸铵、碳酸氢铵)。

[分析提问]铵盐水溶液多呈酸性或接近中性,其原因我们将在后面章节学习到。

那么在贮存和使用铵态氮肥时又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长期施用铵态氮肥会使土壤酸化,不利于植物生长。

探究3:初中学习过碳酸铵、碳酸氢铵在受热时会发生分解,其它铵盐是否也是这样?(学生分析讨论得出探究方案)

[方案]将少量氯化铵晶体放入试管中加热。

[现象)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底部的氯化铵晶体消失,试管上部有白色固体凝聚。

[提问]试管上部的白色固体是不是氯化铵?这是氯化铵的升华吗?如果白色固体是氯化铵应如何检验?

探究4:上述实验现象是氯化铵分解了还是升华了?

(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合作交流、相互分析讨论,通过网络查找氯化铵的分解温度和熔点、沸点。)

(结论)从网上查找到氯化铵的分解温度是237.8℃熔点338℃(升华)沸点520℃。从而可知,加热氯化铵时未到其熔沸点就早已发生分解,上述实验现象是氯化铵的分解而不是升华。

[讲述]铵盐的受热会发生分解,但不是所有的铵盐受热分解都产生NH3。

[提问)贮存和使用铵态氮肥时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铵态氮肥要贮存在阴凉处,密封包装,远离热源,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不要在大太阳天时施用,施肥时埋入土中……

探究5:如何检验试管上部的白色固体是不是氯化铵?

(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得出探究方案,教师引导学生从上节所学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方法中得出NH4+的检验方案]

[方案]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少量水;②取①中所得溶液,滴入AgN03溶液,再加入稀硝酸;④取少量白色固体与熟石灰混合,放入试管中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现象]①白色固体易溶于水;②加AgN03后有白色沉淀产生,沉淀不溶于稀硝酸;③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结论]白色固体中含有Cl-、NH4+,这是氯化铵固体。

[分析]氯化铵受热分解为氯化氢和氨气,遇冷时二者又重新结合为氯化铵,类似于“升华”现象,但不是升华而是分解。

[思考)铵盐与碱混合是否都会产生氨气?

探究6:如何检验NH4+?(学生分析讨论得出检验方案,并用实验验证)

[方案]将待检验物质与碱混合,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是否有NH3产生。

[验证]在盛有硫酸铵溶液的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试管,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现象)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结论]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触到碱性气体才会变蓝色,该气体是NH3,这种方法可作为铵盐的检验方法,因为铵盐遇碱会产生NH3。

[提问]铵盐遇碱会产生NH。那贮存和使用铵态氮肥时又该注意些什么?

[学生]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存放、混合使用,不宜在碱性土壤中施用铵态氮肥……

[拓展]草木灰是农业上常使用的一种钾肥,其水溶液呈碱性,因此不能与铵态氮肥(铵盐)共同施用。

[学生活动]

4 学生总结铵盐的性质

(板书)三、铵盐的性质:

4.1物理性质:白色或无色离子晶体,易溶于水;

4.2化学性质:①受热易分解

③NH4+的检验:将待检验物质溶于水,加入NaOH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是否有NH3产生(看试纸是否变蓝)。

5 作业:完成课后习题,熟记本节所学各反应方程式

教学反思

本教学过程是利用了探究式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让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环境下学习有关的内容,通过网络查找相关的资料,获取知识,创设情景,激起悬念,引入课题,同时通过教师点拨引出探究问题,让学生主动去探究问题。

在探究铵盐性质过程中,采用了学生用网络查找、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和投影仪投影(投影学生们的各种各样的探究方案,经师生共同讨论后采取更好的方案来进行探究问题)、黑板板书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教学体现了传统教学、探究式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有机结合;同时在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信息技术毕竟是教学中的辅助手段,在传统教学与探究式教学中起到的也只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本节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下面一些问题,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并设法解决的:

(1)信息技术教学,特别是网络环境教学。是不是能适合所有学校、教师和学生?一门学科有多少节课能这样去上呢?尤其是在时间紧,教学任务重的现状下,准备好这样一节课要花去学生、教师多少时间?

(2)本节课在时间方面和学生的听课效率方面比较难掌握,大量的时间花在了探究活动和查找资料上,教学显得不够紧凑,一节课能否完成既定教学任务呢?

(3)在有限空间的教室中如何使几十台电脑、学生探究实验有关的仪器和药品等合理有序的进行排放和实验?网络上五花八门的信息、内容比比皆是,如何控制好奇心强的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始终跟随教师的教学活动而不受网络其它内容的影响?

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更好的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整合作用,更好地利用其优势为教学服务,这也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去探索。

上一篇:“六步推进法”是第二轮专题复习的一种高效模... 下一篇:“寓作文于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社交能力”课题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