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其实我就是个记账本

时间:2022-09-17 07:06:09

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车位、共享充电宝……这些“共享”模式虽然很潮,但如果想向更高层面发展,它就需要“区块链”的支持。同样,大数据的资产流通也少不了区块链。那什么是区块链呢?一起来看看吧。

它是大数据的加速器

都说大数据是企业的加速器,那么大数据本身作为一种产业,它有加速器吗?答案是肯定的,就是“区块链”。那这区块链究竟是啥呢?简单来说,区块链就是一个记账本,不同的是这个账本里面的交易都是数字化的。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区块链并不是一个特定的软件,就像是计算机编程中常见的“冒泡算法”一样,它体现的是一种特定的设计思想,在实现这样一个思想也有多种多样的方式。

区块链这个账本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全民参与记账,在这个记账系统中的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记账。在一定时间段内任何数据变化,系统就会评判这段时间内记账最快最好的人,并把他记录的内容写到账本,同时将这段时间内账本内容发给系统内其他人进行备份。这样系统中的每个人都拥有了一本完整的账本。这样的一个账本跟大数据有关系吗?答案是肯定的。

目前,国内的大数据资源流通现状已经初具规模:政府搭建了诸多数据共享平台,一些平台已经开始对外开放;商业方面各种数据服务提供者开始从巨头公司衍生至一些中小公司,服务趋向精细化、全面化;在平台建设方面一些数据交易平台开始启动建设,贵州一些起步较早的平台目前已经投入了使用。总体上大数据在稳步推进的发展中。

不过,纵观国内,大数据发展仍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其中在数据资源流通方面存在的问题就是显而易见的:现有硬件条件的影响下,数据开放共享并不简单;在上游方面数据流通的监管也缺乏有效的措施,进而导致数据安全的保护比较薄弱、数据资产确权困难;而在下游则会出现数据服务的变现模式困难、单一。面对这些问题,“区块链”仿似应运而生,成为了大数据产业的“加速器”。

针对问题对症下药

区块链中的“SHA256”和“哈希算法”(两种特有的设计的算法模式)像是一个“检测器”,有了这两个东西大数据流通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就得到了保障。具体做法是通过将各种数字化的资产交易转换为一个中间值,如果有人从中破坏,那么下次访问时这个数值就会改变,即便只是一个标点符号都会导致这个值的变化,一旦变化,交易就会遭到拒绝。这两个算法就是这样起保护作用的。

不仅如此,“区块链”中的加密算法还保证非授权用户不能访问数据库,共识机制保证了数据资产的确权登记,交易记录同样会跟踪资产的交易全程……总的来说,区块链的设计出现恰当的解决了目前大数据产业中数据资源流通的问题。

那么,解决了这些数据资源流通的问题之后我们一般民众能有啥切实的感受呢?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过去,两个互不认识和信任的人要达成协作是困难的,必须要依靠第三方。比如支付行为,在过去任何一种转账,必须要有银行或者支付宝这样的机构存在。但是通过区块链技术,这种协议就可以在没有任何中介的行为下达成。这一点在区块链的发源地――比特币中已经得到实现,在没有第三方中介的介入下双方可以互信的转账行为。这是区块链的重大突破。

区块链自身的问题

处在风口的技术产业一般有两个特点,一是新,二是不成熟,区块链也是这样。目前区块链的这一技术尚未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其本身所涉及的很多技术方案也还在快速发展中。不过,过去被认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系统常耗费资源大、系y处理数据有限制之类的问题已经在技术上获得了突破,这也是如今区块链这么受欢迎的根本原因。

此外,区块链所针对的一大领域是金融。全球金融的基础设施投入已经超过数万亿,要建立一套全新的金融架构和底层操作体系是需要有实际数据相支撑的。在现有技术还没有被部署并且获得使用案例的情况下,区块链能做的事情并不多。当然,即便如此,无论是从未来企业发展的角度还是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区块链的研究都是必然的。(编辑/有庆)

上一篇:时间里的晋味 下一篇:再制造市场OEM与UOEM的博弈与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