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策略

时间:2022-09-17 04:30:02

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策略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中,一线的教师作为新课改的实施者,在新课改的主阵地――课堂中要提高课堂效率,需做好教学设计,导好每一节课,做好教学反思,才能真正构建起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材分析;教学反思

2013年广西高中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一线的教师作为新课改的实施者,在新课改的主阵地――课堂中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成为每一位生物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研究的问题。如何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本人认为需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做好教学设计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好教学设计是高效课堂的基础,只有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课堂效率。教学设计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实施的程序设计、课件制作,导学案和作业的设计等内容,这些需要在备课的时候完成。

1.教材分析 分析本节教材内容的结构和教材内容的特点。了解教材内容选取上和认知体现上的原则,明确本节课内容在本章中的地位:与初中生物学知识及前面章节内容如何衔接,存在哪些知识上的连续性和发展性;本节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有什么联系,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文中设置了哪些开放性问题,如何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本节内容与后面哪些章节有密切联系,是哪些内容的基础。

2.学情分析 分析学生的学习经验,是否有相关的知识基础,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存在哪些困难,选取的例子是否是学生熟知的生活经验,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迁移等。普通班和重点班学生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也不同,在教法和设问上也会有区别。

3.明确教学目标 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识方面要明确是概述、举例还是说明,能力方面是计算、分析还是设计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要认同科学家的哪方面的精神和态度等。

4.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确定重点才能避免面面俱到,泛泛而谈,确定难点才能找出方法方式突破。

5.设计教学实施程序 分析了教材、学情,明确了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后,就要设计教学实施程序,这是教学设计的重点,也是课堂教学的蓝本和依托。每一个知识点如何呈现,教师采用哪些教学手段,学生达成何种目标,学生活动时间如何分配等等都要精心设计,而且要预设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6.课件制作 有课件展示的课堂比传统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因为课件能在声音、图片、视频、动画等方面给学生以多种感官的刺激,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更久的注意力,高效课堂离不开课件的使用。 课件制作的好与坏反映出教学设计的能力,直接影响到课堂中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因此在容量上页数不能太少,该展示的要充分展示,也不能页数太多,重点不突出。课件中知识呈现多样,能设计成视频、动画的就不要设计成图片,比如《DNA复制》这一节,设计的都是各步的分解图,感觉就不够生动形象,可以下载了一段遗传信息传递的视频,剪辑后放到课件中,配上讲解,学生看了觉得很直观,容易理解,效果很好。

7.设计导学案和作业 如果学生课前没有预习,课堂上才花时间预习,高效课堂也就无从谈起,所以课前一天要将设计好的导学案发给学生,指导学生预习。导学案中包含本节的重点、难点、知识结构,只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这些问题在课堂中由学生回答。一节课目标是否达成还得通过作业来检测,所以要布置课后作业,作业要合理,要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除了必做题还应有选做题给哪些学而有余的学生。

二、“导”好每一节课

教学设计是一张蓝图,有时候通过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形成的教学设计,由不同的老师用于课堂教学,结果却不尽相同,有的老师达到了课堂高效,而一些老师却完不成教学任务,达不到教学目标。新课程改革要求老师由“主演”变成“导演”,有了教学设计这个“剧本”如何导好每一节课,本人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沉闷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昏昏欲睡,提不起兴趣,更谈不上高效课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要给学生营造宽松活跃、民主和谐的氛围,尊重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大胆质疑、探索,鼓励学生勇于向权威挑战。

2.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要努力创造机会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动脑、动手、表达的时间, 让学生不仅能回答老师提的问题,还能提出问题,发表见解、敢于辩论、能发现并纠正别人的错误。

3.善于发现学生课堂中的亮点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我们无法预知课堂教学的全部细节,有时候学生的回答可能出乎老师预料,这种时候要鼓励学生,老师的鼓励与表扬会成为学生学习更大的动力。特别是学困生更应该多关注,给他们展现自己的机会,消除他们的自卑感。

三、及时做好教学反思

新课改中大家都是新手,如何更快的适应改革,提高课堂效率,离不开教师每一节课后的反思。反思什么呢?反思这一节课的成与败,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反馈怎样等等,既要找出优点也要找出不足,及时记录下来,使自己在后面的课堂教学中能查缺补漏,扬长避短。经验+反思=成长,通过反思可使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和教学水平,教学经验得以提炼和升华。

总之,只有教师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导好每一节课,反思每一节教学的成与败,才能真正的实现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杨善禄主编.中学生物教师教学基本功讲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五条途径训练学生数学反思能力 下一篇:牢筑案件防控工作,强化员工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