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动中专学生上好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

时间:2022-09-17 02:37:22

如何调动中专学生上好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

思想政治课具有既抽象又生硬、理论性强的特点。一些学生不愿学、不会学,甚至厌倦政治课。要改变现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培养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使学生明确学习政治课的目的,并联系改革开放的实际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使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得以提高。当前中专思想政治教育课存在诸多问题,如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动力不足,教学方法陈旧,教师不在教学上下工夫。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地使政治教学失去吸引力。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学的吸引力是摆在思想政治课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中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中专学生普遍认为当前思想政治教学假、大、空,理论性太强,和现实脱节严重,学习枯燥无味。当前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日趋下降,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低。其次,中专生普遍认为自己是选拔考试的失败者,应试教育下的被淘汰者,大部分有自卑感。在自卑心理的支配下,学生往往表现得无组织、无纪律,在课堂上有意无意扰乱秩序,干扰教学。再次,学生认为我是来学技术的,今后凭技术吃饭,对各种技能考证感兴趣,对文化课尤其是对政治课学习积极性不高。加之中专学生没有升学压力,缺乏学习动力。

二、怎样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一)利用幽默性语言,引起学生注意。

幽默是语言交谈的剂,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运用幽默艺术,可以用搞笑的形式表现真理和智慧,用谐趣的手段揭示事物的矛盾和本质,使语言信息的传递与转换过程得到优化,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思想政治课教师除了具备坚定的信仰、渊博的知识、熟练的教学技能外,还必须努力提高幽默教学艺术,成为教学语言的幽默大师。幽默性的语言在政治教学中的作用主要如下:

1.营造愉悦、和谐的教学气氛。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不仅是传授知识、发展能力、提高觉悟的活动,而且伴随师生情感的交流。幽默性语言的含蓄深刻、轻松自然,使人觉得温暖和友善,这对于缩短教师、教材与学生心理之间、情感之间的距离是十分有益的。幽默性语言起到了调节气氛、创设教学情境的作用。

2.陶冶学生的情操。幽默性语言含蓄委婉,引人入胜,妙趣横生,是一种艺术。它是人们高尚情操和完善人格的外显,是优美的健康的品质。教师恰当地运用幽默艺术,持之以恒,对学生就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形成高尚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任务之一。

3.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学习兴趣。思想政治相对于其他学科比较抽象,教师只是平铺直叙地按照教材内容讲解,容易枯燥、乏味,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幽默性语言生动形象、鲜明深刻,既令人发笑,又促人深思,可以起到保持学生大脑兴奋,减少疲倦,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作用。

(二)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以和谐激趣。

要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就必须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感到振奋,受到激励。首先,教师应设计一些幽默诙谐、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活跃课堂气氛。其次,提问语言要亲切,态度要和谐,切忌生硬简单,消除学生的紧张和压抑感。对成绩差的学生多鼓励,少批评。学生一时答不出来,不要用“真笨”“太差”之类的话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应该用“别着急,再想想”等亲切的话语抚慰学生的心灵。对于答得较好的学生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从而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三)政治教学生活化,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产生无穷无尽的求知和探索欲望。政治教学中的概念和原理都是比较抽象的。中专生的思维特点之一就是思维活动具有很强的形象性,他们常常凭着具体直观的感性材料思考问题。我们讲得生动,就是让学生在如身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的感受中,加深印象,引发思维,从而获得较佳教学效果。要生动,就必须用形象说话,对于初学哲学的中专生来说,更需要形象化的讲解,而用有趣的事例导入是一种有效方法。

政治课教学生活化可将枯燥问题趣味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明化,深刻问题通俗化,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掌握知识、增强能力、提高觉悟。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运用趣例法教学,创设乐学情境,使学生大脑兴奋,学而忘倦,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四)结合职教培养就业人才的目标,渗透创业就业教育。

职高学生普遍文化课基础较差,和普高学生相比,不参加高考。绝大部分学生通过一定的文化学习、技能培训后要直接就业。因此,职高学生对就业创业问题认识敏锐,兴趣浓厚。近几年,我在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逐步转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有意识加强对学生的创业就业教育,培养学生创业意识。从我国当前经济运行状况、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行业发展状况出发,指出学生的就业创业方向和途径,增强学生的紧迫感和时代感,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唤起学生的创业之欲。

(五)善于制造课堂高潮,增强学生吸引力。

所谓政治课教学高潮,是指政治教师的教学给学生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并得到学生最富于感情反应的时刻,这时师生积极性达到最高。有经验的政治教师进行教学,在成功导课后,总是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不失时机地精心制造教学小高潮,并全力推向大高潮,使学生达到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积极状态。一般说来,处于教学高潮中,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反应是敏感而强烈的。可以通过“疑义相析”的商讨营造较好的课堂气氛。在学生平时不感到困惑的地方,提出让他们感到困惑的问题,看得出,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迫切想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摆脱眼前困惑。正是这一备受期待的悬念,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唤起了学生的注意,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最终形成了学生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高潮。当然,在政治教学中设置悬念必须注意做到适时适度,这样才能引发课堂教学高潮。

教学实践证明,只有激发学生对某门功课的浓厚兴趣,才能使他们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一旦“我要学”这种发自内心的愿望被诱发,学生就会步入以学为乐的境界,进而取得优异成绩,大幅提高教学质量。

上一篇:新课程理念下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效率的几点体会 下一篇:关于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