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标准为主导,以安全为前提

时间:2022-09-17 01:21:42

以标准为主导,以安全为前提

中心简介:建设部IC卡应用服务中心是建设部信息中心下设职能机构。它是建设部为全国建设事业IC卡应用与建设提供技术服务和支持的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建设事业IC卡应用的注册登记、安全管理、系统维护与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技术服务工作,对各地建设事业IC卡应用提供技术指导与支持。

王辉,建设部IC卡应用服务中心总工程师,国家金卡工程安全组和专家组成员。从事IC卡系统建设、密钥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国家及行业标准的编写、社区数字化技术应用等工作。

记者:王总工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能接收本刊的专访。作为建设部信息中心下设的职能机构。近些年来,IC卡应用服务中心为推动整个IC卡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和规范作用。能否请您为我们谈谈IC卡应用服务中心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做好这些工作的?

王辉:建设事业IC卡历经近10年的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目前已有130多个城市建立了不同规模的公交IC卡系统,涵盖了所有的直辖市和绝大多数省会城市,发卡量近7000万张,已被国家金卡工程列为行业大卡。在供水、燃气等领域建设事业IC卡的应用也初具规模,已有300多个城市在供水、燃气领域实施了IC卡应用,累计安装IC卡表具已达到450多万台,发卡量达到600多万张。小区物业管理、路桥收费、停车场管理等领域建设事业IC卡的应用也有了初步的发展。建设部IC卡应用服务中心作为建设事业IC卡推广应用的服务部门,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制订标准:任何一项技术应用,如果没有标准做基础,今后的应用一定是杂乱无章,形成不了规模。建设行业是一个传统行业,涉及的领域多,应用环境复杂,如果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将会形成盲目上马、重复投资的不利局面。为此,我们于1999年就着手制订《建设事业IC卡应用技术》标准,历时3年时间,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于2002年10月经建设部批准颁布实施。

该标准的颁布实施,对建设事业IC卡的应用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规范了市场,为各地进行IC卡系统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指导。由于建设事业IC卡应用发展迅速,应用中遇到了标准没有涉及的内容,为此,2004底开始对原标准进行了修订,于2006年颁布实施了《建设事业集成电路(IC)卡应用技术》标准。

2.产品检测:《建设事业IC卡应用技术》国家行业标准自2002年10月正式颁布以来,得到了各地主管部门和广大企业的积极支持和拥护。各地在进行建设事业IC卡应用系统建设时,已意识到产品质量对系统的影响问题,要求设备供应商提品检测的证书。广大企业也积极按照《建设事业IC卡应用技术》国家行业标准,对相关产品进行了改造。为贯彻执行标准,建设部IC卡应用服务中心于2003年开始逐步对IC卡相关产品进行了检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为使检测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我中心于2005年组织编写了《建设事业集成电路(IC)卡产品检测》标准,建设部于2007年4月了第626号公告,标准编号为CJ/T243―2007,于2007年12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规定了建设事业IC卡产品,包括接触式IC卡检测、非接触IC卡检测、双界面IC卡检测、IC卡终端检测、逻辑加密卡表具类终端应用检测、CPU卡表具类终端应用检测、消费类及服务类IC卡终端应用检测。

3.加强安全管理:安全问题既是关系到建设事业IC卡应用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建设事业IC卡应用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建设部对安全问题是相当重视的,早在1999年就曾经发文提出明确的要求,确保各地IC卡应用系统,特别是发卡、充值、清算、资金划拨等环节高度的安全性,建设事业IC卡应用采取必要的安全管理机制,一律采用部IC办统一提供的密钥管理系统和机具安全模块。目前服务中心成功地开发完成了“建设事业IC卡密钥管理系统”,为地方城市IC卡的应用提供了安全保障。

4.开展多种形式的宣贯活动:一是成立了建设事业IC卡应用联谊会,会员为各地的通卡公司,不定期为会员单位提供行业内的有关信息,政策,并组织开展建设系统相关技术培训、高级研讨、高新技术产品展示、国内外技术交流、互访等活动;二是每年举行建设事业IC卡应用年会,为政府、用户和企业搭建沟通与交流平台,共同推动建设事业IC卡的应用发展。

记者:去年年底,国家金卡工程在北京召开了第九次全国IC卡应用工作会议,对下一阶段全国IC卡应用工作的开展明确了目标,并确立了工作重点。那么,请问王总工,在2007年,IC卡应用服务中心是如何依据会议所确立的工作重点去开展工作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王辉:建设部IC卡应用服务中心的主要职责是更好地为建设事业IC卡应用做好指导、技术支持、服务等相关工作。2007年服务中心所开展的工作,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首先就是在1月中旬,中心依据新颁布实施的《建设事业集成电路(IC)卡应用技术》国家行业标准,组织行业相关单位在哈尔滨召开的标准宣贯会。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相关单位在第一时间看到标准,理解标准,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规范去开展工作,使标准能够真正的贯彻落实下去。

其次是我们根据“建设事业CPU卡产业与应用联盟”的具体工作情况,在北京组织联盟理事会成员单位召开的联盟第七次工作会议,通过与各理事成员单位积极探讨,最终确定了建设事业非接触式CPU卡的COS设计、兼容性、交易速度等问题,使将来推出的CPU卡在这些方面能够满足城市公交行业用户的需求。

再次就是4月中旬,服务中心组织IC卡相关厂商在北京召开了“建设事业IC卡系统集成及设备供应商工作会议”。会议上,我们和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了厂商在建设事业IC卡系统建设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下,如何依据自身优势去推动建设事业IC卡的应用与发展等问题。

接下来,我们将于7月初在西安召开一个建设事业IC卡应用情的说明会,主要是向大家介绍这半年来建设事业IC卡应用的最近进展情况,将目前比较受关注的“一卡多用”、CPU卡的研发、IC卡系统的监理和监管等问题提出来重点讲解,也便于行业各单位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部署。

最后,我们将通过备受行业关注的全国建设事业IC卡年会,向行业各单位介绍IC卡应用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一如既往的宣传、推广建设事业IC卡应用,使建设事业IC卡应用真正深入到群众中去,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今年的年会我们初步定于10月底在重庆召开,并希望行业各界同仁能对这次会议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参与、共同努力,为建设事业IC卡应用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记者:IC卡市场日渐表现出技术多元化,需要差异化的特点。面对这种形式,IC卡应用服务中心如何去引导企业顺应市场变化,推动行业发

展?

王辉:IC卡技术已是一项成熟技术,在建设领域主要广泛应用于公交行业,为广大群众的出行提供了极大方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服务的要求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些城市开始考虑采用新技术来提升服务水平,扩展IC卡应用领域。服务中心通过这么多年的行业管理,逐步贯彻“以标准为主导,以安全为前提”的建设指导方针,通过标准的技术要求、城市用户的需求反馈、业界专家和科研机构的成果,来引导企业不断的改进自身产品功能、提高产品质量,并严格以“建设事业IC卡产品检测”这项工作作为监督和促进企业改变的前提。

目前,在公交行业关注的新技术有无线、CPU卡和手机支付。无线技术主要是指采用GPS和GPRS技术,解决公交系统智能调度及数据下载问题,通过与GIS资源整合,可以全面提升城市的智能交通服务和管理水平。我们拟通过局部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向全行业推广。

随着一卡多用、城市间互联互通的应用发展,对卡片的安全性和扩展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全国绝大部分城市使用的是逻辑加密卡,不足以担当一卡多用、互联互通的重任,我们应按照国家倡导的积极采用CPU卡的要求,引导各地逐步向CPU卡过渡。为此,我中心联合国内几大芯片厂家和软件厂家,成立了建设事业CPU卡产业与应用联盟,共同研发和生产出符合建设行业应用特点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价格适中的非接触式CPU卡,解决建设领域使用CPU卡的瓶颈问题,加快推广CPU卡使用进度。

手机支付是这两年比较热门的话题,我们认为这项应用在建设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但采用手机支付应用后,对现有运营模式有什么影响、与其他行业如何合作、与现行政策是否有冲突等等一系列问题,需要做全面细致的调研、论证与评估,我们将引导各地积极关注,统一步调,避免盲目追崇,少走弯路。

记者:《建设事业集成电路(IC)卡应用技术》(CJ/T166-2006)国家行业标准自颁布以来,得到了行业各界的高度关注。标准的宣传贯彻工作也成为中心的一项主要工作。王总工能否为我们广大读者介绍一下新颁布行业标准特点,中心准备通过哪些方式做好标准的宣贯工作呢?

王辉:《建设事业集成电路(IC)卡应用技术》(CJ/T166-2006)国家行业标准是建设部2002年颁布的《建设事业IC卡应用技术》CJ/T 166-2002的修订标准。自颁布以来,在建设领域相关行业IC卡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为统一建设事业IC卡产品和应用技术具有积极的意义。新标准的主要特点包括:

1.完善了标准的总体框架结构,增加了表具类IC卡产品的技术要求、引用标准、应用要求,保证了本标准的全面性、实用性、科学性;

2.解决了建设事业IC卡密钥管理系统和安全认证技术要求在表具类终端应用中的规定不够详细、使用流程不够清楚等问题;

3.在应用行业中根据“三表”行业(水表、燃气表、热力表)的发展情况对表具类产品IC卡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

4.本标准中的插图部分需要根据最新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及国内行业标准的新规定和新要求进行更新,以便于适应新的应用。

服务中心结合以往标准宣贯的经验,将采取会议、培训、技术监管、新技术的应用等措施来进行新标准的宣贯工作。

记者:近些年来,我国IC卡应用发展迅猛。能否请您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国内的IC卡产业的发展状况?

王辉:我国IC卡市场的发展近年来总体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2006年IC卡的销量就达到了16亿张,为历年之最,同时较上年度的10.8亿张增长了55%,而2006年全球IC卡同期出货量在30亿张左右,我国就占据了其中的一半还多,无可争议地成为全球IC卡的制造中心。同时IC卡的增量也促使了产业链上其他部分的发展。

虽然总体市场的发展状况看起来稳中有升、欣欣向荣,但是内部结构特别是产业链却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制造加工在产业群体中的份量日趋加重,自主研发的步伐远远赶不上制造加工的发展,各项IC卡相关技术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可以这么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IC卡加工企业,但所采用的技术有很大一部分是国外的,这也是今后我国IC卡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问题-“自主与创新”,这需要我们更加努力的改善这种状况。

记者:目前我国很多城市都已经安装了“建设事业IC卡密钥管理系统”,能否请您为我们谈谈这方面的应用和发展情况?

王辉:“建设事业IC卡密钥管理系统”是根据建办[1999]65号文件,即《关于建设事业IC卡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而研制的。通过多年来的大范围实际应用,证明它是符合建设事业IC卡应用要求的。

密钥管理系统一般包括四部分功能:密钥生成、密钥发行、密钥更新和密钥存储。建设事业IC卡密钥管理的目标就是安全地产生各类主密钥,并生成各城市级需要的各类子密钥,并将城市子密钥安全地下发给城市,用来产生用户卡和操作员卡的各种密钥。同时将安装好的消费密钥的安全管理模块下发到各城市,确保以上所有环节中密钥的安全性和一致性,实现集中式的密钥管理。

我刚才也提到了,目前全国有80多个城市安装并应用了“建设事业IC卡密钥管理系统”,涵盖了所有的直辖市和绝大多数省会城市,应用领域涉及公共交通、地铁、出租、轮渡、轻轨、停车场、不停车收费、风景园林等。

记者:作为行业媒体,我们一直都很关注IC卡行业的发展。请问您觉得媒体应该从哪些方面完善自己,以达到推动行业发展,构建交流平台的目的?

王辉:我前面说过,建设事业IC卡应用之所以取得了今天的成就,是与各方面的支持分不开的,其中也包括新闻媒体界。一直以来,新闻媒体界对建设事业IC卡给予了积极关注,多方位、多角度的给予正面报道和大力宣传,对建设事业IC卡应用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在这里,我谨代表建设部IC卡应用服务中心,通过你们,向新闻媒体界对建设事业IC卡应用发展所做的各项工作表示忠心的感谢。

作为行业媒体,我个人认为,首要的就是加大信息传播量。传播信息是新闻媒体的一个主要职责。及时、准确、客观、详实的报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行业动态,熟悉行业的发展规律,使广大读者能够依据相关信息作出符合实际的判断。

其次就是要紧密联系行业各界,加大对行业发展所取得的优秀成果的宣传、报道的力度,并积极报道国外同行业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案例等相关信息,使读者能更好地了解IC卡行业在国际上的发展态势,缩小与国外同行业间的差距。最后就是舆论导向,有句话叫“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充分发挥媒体的优势,从第三者的角度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以评论的形式对行业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供行业主管部门参考和决策。

上一篇:赵成顺\赵滨相携父子情:趟过风雨走向春天 下一篇:高尔夫球场的照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