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9-17 12:29:54

巴东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 针对目前全国各地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的情况,介绍了巴东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巴东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问题;对策;湖北巴东

中图分类号 F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7-0314-02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社会影响较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影响食品安全,而食品安全情况决定了社会和谐稳定,更进一步影响到国家安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全国各地层出不穷的“毒茄子”“毒豇豆”“毒生姜”“镉大米”“瘦肉精”等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触目惊心。为做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这项责任重大的工作,笔者通过近些年工作的亲身体会,并作了大量的调查,分析了巴东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供借鉴。

1 巴东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巴东县常年种植各种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10.87万hm2,总产117.435万t,其中粮食作物6万hm2,产量45万t;蔬菜8 666.67 hm2,产量39万t;水果7 333.33 hm2,产量12万t;油菜1.53万hm2,产量2.3万t;茶叶2 133.33 hm2,产量1 600 t;烟叶4 333.33 hm2,产量0.975万t;其他作物1.09万hm2,产量18万t。以上这些农产品65%在巴东县自足消费食用,35%销往外地,通过近2年开展农残随机例行抽样送检,结果抽检合格率为100%,没有出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2 存在的问题

尽管巴东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总体向好,但在监管、生产等过程中仍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2.1 监管体系不健全,监管人员缺乏

巴东县自2010年6月成立了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后,常年负责各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但乡镇没有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村级更没有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监管员,面对千家万户的源头生产,监管体系不健全,监管人员缺乏。

2.2 检测机构形同虚设,未正常开展检测工作

巴东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是专门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机构,自2011年9月成立以来,由于起步较晚,基础弱、缺资金,缺少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资职认证的基本没有,不能正常开展检测工作,无法提供常规检测、监督检测、例行抽检数据,需要开展检测时,还需用专车派专人送往州、省检测机构。因此,目前巴东县的检测机构还不能满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需要[1-3]。

2.3 农药、化肥势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造成影响

据调查,2005年全县化肥施用量2.80万t,2013年高达3.78万t,化肥施用量上升幅度为35.00%;2005年农药施用量150 t,2013年施用量为178 t,农药施用量上升增幅为18.67%,化肥农药在生产源头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同时,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具体操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是重化学防治轻综合防治。自从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大量应用后,农民对农药高效应用效果的依赖性加大,往往不重视传统农业防治和新型生物防治等安全环保的综合防治措施。过量使用农药导致农作物生长的土壤理化状态遭到破坏,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由于农药残留量大,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二是用药结构单一。部分地区由于某种农药使用效果好便常年使用单一品种农药,导致病虫害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更进一步增加了后期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同时由于农药用量的不断加大,也加重了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三是施用方法不科学。主要表现为农户在施用农药时往往较盲目,不了解影响农业生产的田间主要病虫害种类,从而无法对症施药,同时由于农户大多文化水平不高,施药时未详细查看农药产品说明书,随意施用,施药时间与时机不当、农药配制比例不合理、用药量和用药次数不准确等均严重影响农药的使用效果。甚至使用限用高毒农药灌根防治地下害虫,特别是在蔬菜产区使用限用高毒农药灌根防治地下害虫,造成蔬菜农残超标,甚至成为毒蔬菜。四是农药经销市场混乱时有发生。无证经营、农药套证,有时掺杂使假,使得农药内含物与外标签内容不相符,有的经销商以肥冒药,还有部分农药产品的有效成分含量标注不准,以次充好,甚至销售“三无”农业投入品。五是面源污染不断加重。由于农村大量使用农药、化肥,而据监测真正被作物吸收的只是其中极少一部分,其余大部分随雨水渗透到地下,污染了地下水,有时土壤有害物质残留非常严重,从而导致农业面源污染不断加重,严重威胁农产品质量和人体健康[4-6]。

2.4 规模化畜禽养殖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

畜禽养殖业是巴东县的支柱产业,截至2013年,巴东县规模化畜禽养殖农户数上升至826家,生猪出栏已达31万头,家禽出笼达35万只。据估测,全县规模化养殖畜禽粪便产生量可达28万t,这些粪便40%以上都被随意排放到农业生产环境中,若处置不当,将会对农产品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2.5 农村生活源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

农村生活源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的生活垃圾与污水对农业生产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城镇垃圾向农村运送扩散的情况,而由于农村一般没有垃圾填埋处理场,广阔的田野、良田成了天然垃圾堆放场,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6 生产源头监管和控制难度较大

由于农业生产面广、经营个体多、规模化程度低,加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较薄弱,缺乏社会监督与约束,难以进行科学施肥、科学用药及标准化生产。并且由于当前农产品优质优价市场机制尚未建立完善,农资价格过高,产出比例失调,部分农产品生产加工户为追求产量而忽视了产品质量,并且屡禁不止,给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带来极大的困难。同时,农药、种子、兽药等生产资料的标签不规范,商品名多、杂、乱,包装简陋,难以分辨出其主要成分和用途,很难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责任追究提供依据[7-8]。

3 对策

面对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问题,必须采取以下相应的对策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3.1 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农质发〔2011〕7号《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等文件精神,不仅县级要设置“农安办”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心”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乡镇也必须设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并配备2~5名专职人员,每个村还要配备1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这样才能从县、乡、村建立一支比较完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以便加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3.2 加速对县级检验检测机构的建设

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一是地方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要加大这方面的资金投入,配齐设备,尽快认证;二是加强现有检测机构检验人员的业务培训,以适应新的工作需要;三是通过人事部门招聘2~3名专门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专业人员。

3.3 制定年度工作方案,强化责任管理

为切实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贯彻“政府负责、抓大促小、控制源头、综合监管”的工作方针,制定阶段性工作规划,重点环节重点监管,按照规划有序开展工作,努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消费安全。落实各部门各行政主体的具体责任,签好“四个责任状”,即县乡政府签订的责任状、上下主管部门签订的责任状、主管部门与企业签订的责任状、乡镇监管站与村签订的责任状。通过签订责任状的方式增加对各部门的约束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3.4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监管

一是开展源头治理,狠抓农业投入品监管。依据食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实行农药经营许可,规范经营行为,认真落实农药“五制”,即购进备案制、经营专柜制、购销台帐制、购买实名制、公开承诺制。二是加强对各生产环节的全程监制。督促农产品生产单位或个体户建立统一的生产技术规程,实行标准化生产。三是加大对重要案件的查处力度,充分发挥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执法主体作用,切实加强对重要案件的查处。同时,积极开展联合执法活动,以对伺机违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组织产生威慑作用。

3.5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

本着“生产记录、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的原则,生产农产品的农户、专业合作社或企业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必须对一切农事操作、化学投入品的使用做好记录,还可在主要商品农产品基地实施严格的编码制度,对每户生产的农产品进行专一编码,为农产品的查询溯源提供保证。同时每一农产品加贴标有采收日期、农产品检验合格等信息的标牌。做好农产品的信息化标记工作后,一旦发现农产品的质量问题,便可及时追溯生产源,不仅可及时对质量安全问题进行追责,还可对农产品生产户形成监督约束作用,保证上市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3.6 科学用药

在防治作物病虫害时,应以预防为主,并采用综合防治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包括化学、物理、生物、农业防治措施,采用化学防治措施时应针对农作物病虫害特点选择相应的化学药剂,并严格按照农药产品的具体施药方法进行操作,注意施用时间与配制剂量的严格控制,保证施药效果,避免过量施药。并且由于大部分病虫害在发病初期危害小,施用针对性农药防治效果好,而后期大面积暴发,即使加倍施用农药也难以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因而对病虫害的防治应重视预防,发病初期及时进行防治,尽量减少农药使用量,积极推广生物农药和生物防治,以减轻对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

3.7 全面推行标准化,大力开发农业“三品”

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工作,是农业生产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的桥梁,是保证农产品质量、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效措施。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尤其是在主要大宗农产品如水稻、玉米、蔬菜、柑橘、茶叶等农产品生产中推行标准化生产,对于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要使更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或企业大力开展农业“三品”,因农业“三品”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最重要的标识,使更多的农产品符合“三品”标准,农产品的质量自然就有了保证。

3.8 采取综合措施,控制面源污染

面源污染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以及任意排放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造成大气、土壤、水体的污染,从而影响到农产品的品质。为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如加强道路、沼气、垃圾池建设等;二是加强小流域治理,如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措施,优化措施配置,治理面源污染;三是依靠科学进步,降低化肥、农药施用量,如推广生态农业、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科学合理用药等。

3.9 推广清洁能源技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面对规模化养殖和畜禽养殖逐年上升的趋势,一是要

建立畜禽养殖清洁化技术体系,转变传统的畜禽粪便处理办法,采用新技术、新措施实现畜禽养殖过程中粪便的清洁化与环保化处理,改善养殖环境卫生条件,并利用畜禽粪便为原料通过发酵池生产沼气,保证畜禽养殖污染物零排放;二是对农村的大量生活垃圾与污水进行综合利用,实现农业生产清洁化、废弃物无害化,合理妥善地处理农业生产污染物;三是大力推广沼气技术,将人畜粪便通过沼气池生产沼气解决生活用能,沼渣沼液又返回农田用作肥料,通过推广清洁能源技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又一道防线。

3.10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并借助于省人大组织开展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荆楚行”和“阳光培训”等活动,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宣传,使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家喻户晓、人人明白。

4 结语

总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涉及范围广、内容多、责任大,因而应从监管、技术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谨的标准、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广大人民群众能吃上安全的农产品。

5 参考文献

[1] 刘慧杰,张龙.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J].农业与技术,2010(4):11-13.

[2] 何花娟,.彬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8):360-361.

[3] 唐建平.华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四川农业科技,2011(12):48-49.

[4] 刘勇,陈娟,贡俊杰,等.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探索生产过程全程控制建设[J].农业装备技术,2011(6):59-60.

[5] 张蓉,兰栋梅,陈小文.陕西省柞水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1(4):32-34.

[6] 王佩汤,李树森,张玉梅,等.临泽县农药及农产品质量监管现状与建议[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13):30-31.

[7] 张喜玲,王征,郑贞洁,等.淮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河南农业,2012(7):25.

[8] 任燕,安玉发.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分析――基于北京市场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资料[J].中国农村观察,2010(3):39-48.

上一篇:设施蔬菜大棚土壤障碍及改良措施 下一篇:烤烟专业化分级散烟分部位收购新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