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发展

时间:2022-09-17 12:07:36

关注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发展

摘 要: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文章从“注重兴趣培养,提高作业的趣味性”、“拓宽学习空间,将作业融入生活”、“尊重个性差异,设计自主性作业”三方面设计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语文作业,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极灵活地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 新课改 语文教学 作业设计

目前,语文教改如火如荼,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但从目前的教改研究的方向和取得的一些成果可以发现,专家学者们关注最多的是课内教学模式和内容,相比而言,对课外作业的关注程度微乎其微。

近年来,众多语文教师在作业方面缺乏足够的创新意识,缺乏“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有的随意为之,以一些现成的习题敷衍了事。有的虽然有了设计的思维,但大都过于依赖对课堂学习知识的巩固和强化,机械重复,了无趣味,不但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令学生望“业”兴畏,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布置作业要从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的高度出发,以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积极创新,对语文作业进行科学人性化的设计,让学生动手、动脑、动情,拥有展示自我、发挥才华的空间,开发潜能,体验成功。

一、注重兴趣培养,提高作业的趣味性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大都依赖于兴趣。”丰富的教学实践一再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然而,目前有些语文作业形式呆板,内容枯燥,模式一成不变,使学生感到了无趣味,只能机械地应付。

针对这一问题,如果作业设计能够多增加一些有趣的创意,增加一些新颖的形式,并且将知识与生活有机结合,就能够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

在教学实践中,我曾设计了以下几种类型的作业形式:

1.讲:中低年级课文中有许多生动的寓言、童话、英雄故事。如在教了《丑小鸭》这篇课文后,要求学生回家后绘声绘色地向家长讲故事。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弥补了课堂上只有少数人开口的不足。

2.算:学习了课文《坐井观天》后,让学生算算,小鸟飞的路程“一百多里”相当于在我们操场的跑道上走几圈?通过计算,让学生明白小鸟飞的路途遥远,体会到天之大。

3.画:学完《北京》一课,发给学生天安门广场空白方位图,请学生独立填写广场各方位的重要建筑物名称。通过画一画、写一写,有效提高了学生做作业的兴趣,激发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4.演:学完了《笋芽儿》一课后,我引导学生自由选择角色,自由选择表演伙伴,组成表演小组,利用课外时间,加上一些动作、表情,进行课本剧表演。

5.编:这种作业具有挑战性,但当学生获得成功时,乐趣自然不言而喻。如教了《一去二三里》后,我要求学生回家观察周围的事物,学做小诗人,学着课文的样子编一首数字儿歌,不会写的生字可用拼音代替。学生顿时兴趣盎然,编得妙趣横生,如:一去二三里,书店四五家,高楼六七幢,八九十辆车。这样的作业,不但达到了巩固生字的基本要求,更培养了学生观察生活、用语言表达的能力,最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拓宽学习空间,将作业融入生活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的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学生学习语文、提高能力的大课堂,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的语文资源。为此,我把课外作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布置一些与生活有关的课外作业,让学生参与到实践生活中,用生活中鲜明的例子教育学生。如:让学生课外听广播、电视,把从网络上获得的有价值的信息及时传达给同学,利用作业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我根据课文内容,布置让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的课外作业。如:学习了《找春天》一文后,布置了以“春天”为题的课外作业:(1)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的足迹,并用几句话写下来。(2)收集、朗诵赞美春天的古诗、美文。(3)到大自然中拍摄一组春景春趣的照片。

当今的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缺乏社会交际能力,更严重的是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不懂体谅理解别人。针对这些情况,我精心安排了有针对性的作业内容,利用作业适时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利用“母亲节”让学生为自己的妈妈过节日,为妈妈献上一首歌,为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写一首小诗或做一张贺卡献给妈妈。到了教师节,鼓励学生自己制作小制作,或画写上最想说的话,献给最敬爱的老师。在重阳节,布置学生为家里的老人过节,或采访作过贡献的老人等。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关心尊重和帮助他人的乐趣,培养宽广仁厚的性格。

三、尊重个性差异,设计自主性作业

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都是有差异的,如果在作业中无视这些差异的存在,就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受到制约。

在教学中,我坚持尝试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爱好,用各种方式展示课文,升华课文,发挥个性特长,体验成功快乐。比如:教完《秋天的图画》一课,我设计了一项新颖别致的课外作业:(1)爱背诵的你,不妨有感情地把课文背诵给家人或同学听,表达你对秋天的喜爱;(2)爱绘画的你,不妨用画笔画出秋天的五彩缤纷;(3)爱唱歌的你,不妨收集歌唱秋天的歌,并用自己美丽的歌喉唱给家人和伙伴听;(4)爱读书的你,不妨阅读描写秋天的古诗、短文和童话。这样的作业,不仅能够满足不同个性、不同特长的学生的要求,还能够使学生增强将语文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能力。

我还针对学生语文能力有差异的客观事实,着重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他们确定相应的目标,设计难易有别的“自助餐式”作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基础、发展、创造三个目标,给他们创造自我发展和提高的平台。如:在学了《葡萄沟》一课后,设计了这样一个作业:(1)摘抄描写葡萄的优美语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向爸爸妈妈简要介绍葡萄沟;(3)模仿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介绍自己家乡的特产。这三道题一个比一个有难度,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一项。这样就适应了各个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既满足优等生的要求,又满足中等生的要求,使中下学生练有所得,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总之,作业应成为延伸课堂教育、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作业设计应力求形式多样,只要使语文作业关注了学生的实际,关怀了学生的身心,用语文所特有的魅力深深地把他们吸引过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的语文作业设计才真正体现了作业的价值。语文教师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课外作业的设计,从形式和内容上不断创新、不断尝试,从而获得最佳教育效果。

上一篇:让初中语文教学飘逸着快乐的情韵 下一篇:浅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及其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