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聚餐消费调查及实证分析

时间:2022-09-17 09:40:41

大学生聚餐消费调查及实证分析

【摘 要】 本文根据对大学生聚餐消费的调查情况,分析了大学生聚餐的现状、影响因素及态度,提出了对策建议。指出大学生要量入而出,不宜攀比,要以密切感情,增进友谊为目的;学校要为同学多活动,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聚餐消费;政府要加强对学校周围饭店的检查力度,监督其饭菜的安全性,价格的合理性,从根本上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 大学生;聚餐消费;调查;实证分析

聚餐,例如家庭聚餐、公司聚餐、生日聚餐等等,作为中国人联络感情的交流方式已成为一种时尚。在大学校园里,聚餐也越来越受欢迎,聚餐消费成了大学生消费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聚餐消费情况的问卷调查,来了解当今大学生的聚餐价值观,聚餐心理观和聚餐消费观。通过大学生聚餐消费的分析,帮助学校制定适合的消费教育策略,有效地指引大学生的消费观念。

一、对大学生聚餐消费的调查情况

本次调查针对德州学院在校大学生,从聚餐消费金额、消费方式、聚餐理由等多个方面设计问卷,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为了能保证调查的完整性、科学性和客观性,此次调查采用两种调查方法相结合来保证调查结果的质量,调查方法有:随机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5份,有效率为95%。

调查程序:一是设计调查问卷,明确调查目的,调查内容和方法;二是发放调查问卷,随机抽取德州学院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在校本科生男、女各150人左右为调查单位;三是根据回收的合格问卷进行分析总结。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聚餐现状

(1)聚餐在大学生中基本普及,只是频率有差异。聚餐次数调研结果如表1所示。

被调查的285名在校大学生中有283名同学有聚餐经历,占99.30% 。其中一年聚餐6次以下及6-15次的同学分别占36.84%和42.11% ,由此可见大学生聚餐在大学里是普遍存在的,只是聚餐频率存在差异而已。

(2)大学生聚餐消费金额大,人员多,以A-A制为主,结果如表2所示。

大学生聚餐中6人以上(含6人)每次平均消费金额多数在350-400元和400-550元的范围内,共占81.05%。并且大学生能接受的消费金额所能完成的A-A制聚餐也集中落在此区间内,共占84.21%。他们的聚餐一般是在中、小型饭店、火锅城、烧烤店等地点,A-A制付费从而降低了人均消费额度。

(3)大学生聚餐理由多样化。调查如表3所示。

因朋友、同学过生日聚餐的占88.07%,同学拿奖学金的占49.82%,室友谈恋爱的占35.44%,朋友聊天占58.60%,其他9.47%。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聚餐理由可以很多,并且大学生聚餐在大学生群体中逐渐成为一种流行,一种时尚。

(4)在聚餐过程中,酒水在聚餐中受到欢迎,劝酒情况普遍存在。调查结果显示,男生中,聚餐喝酒的占84.00%,认为酒水是必不可少的占80.67%,劝酒率达到了95.33%。女生中,聚餐喝酒的占42.25%,认为酒水是必不可少的占14.63%,劝酒率为34.62%。通过比较可以得出男生聚餐中酒水受到热烈欢迎,女生与男生相比较低,但比例也较高,劝酒情况普遍存在。

2、影响大学生聚餐频率的因素

(1)支付能力。因为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为家长给的生活费,从而我们把生活费作为大学生的支付能力标准,分析其对聚餐的影响与联系。结果显示大学生参与聚餐的程度受支付能力影响,与生活费用基本成正比例,这也是最基本的限制因素。

(2)性别。调查大学生聚餐与性别的关系时,我们从有聚餐经历的283名同学中得出男女同学参加聚餐的比例相似。而调查大学生聚餐频率与性别的关系时,结果显示男生聚餐频率是女生的2倍还多。在随机采访的同学中也显示男生聚餐的频率远超过女生,这也可能与性格有关,多数男生比较豪放,多数女生比较斯文,很多一部分聚餐是男女都有,男女朋友聚餐还是居多的,但酒水方面还是男生居多一点。因此我们应该倡导合理适当饮酒和劝酒。

3、大学生对于聚餐的态度

大学生对当前的聚餐拥有基本满意的态度,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大学生聚餐交往的对象形形,提高了自身交往面,并获得了各种帮助和感情交流,但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大化,交友圈的复杂化,难免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使得大学生聚餐交往过程中呈现欢喜型和忧愁型并存的特点。在随机采访的过程中有部分学生会反映到与聚餐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例如:饭桌上的饭菜安全问题,饭菜质量是否有保障;喝酒量的问题,饮酒过量问题;聚餐后返回路上的安全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三、对策建议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学校角度和政府角度三个层面对大学生聚餐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1、大学生自身层面

大学生要量入而出,根据自身的生活状况量入而出,不要攀比。聚餐的时候,饮酒要适量,谨防饮酒过度,劝酒适当。在大学生活中纯洁的交往是首要的,交往是为了密切感情,增进友谊,而聚餐作为一个大学生的新的交往方式,应借此机会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培养自己的团队意识,而不是娱乐消遣浪费,适当的聚餐是必要的,频繁的请客吃饭不宜提倡。

2、学校层面

学校要为同学多活动,创造一些人际交往的机会,从而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聚餐消费,并提高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开展教育指导活动,进行安全教育。合理设计晚归时间,加强检查力度,确保因晚间聚餐同学的安全。

3、政府层面

政府应该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学校周围饭店的检查力度,监督其饭菜的安全性,价格的合理性,从根本上保证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聚餐环境。加强对学校周围的治安力度,确保良好的社会秩序。

总之,从大学生聚餐消费情况的问卷调查情况来看,当今大学生的聚餐消费观还不成熟,需要学校等各方面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进行有效地引导,制定适合的消费教育策略,帮助大学生建立合理的聚餐消费观念。

【参考文献】

[1] 袁婷婷.从“聚餐热”看当代大学生交际交往新特点.群文天地,2011(7)232.

[2] 戚海峰.中国人消费行为中的面子问题探究.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1)120-125.

[3] 李秀玲.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J]. 新西部(下半月),2009(07)171-172.

[4] 李珊,李晓蕙.社交性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探究. 商场现代化,2009(3)194.

[5] 李南群. 论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问题和对策[J]. 新西部(理论版),2011(10)132-133.

【作者简介】

单 梁(1992-)男,山东乳山市人,大学本科在读.

杨光军(1977-)山东莱芜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上一篇:浅析增强录音报道的“画面感” 下一篇:国际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