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高校教师质量 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时间:2022-09-17 09:30:48

关注高校教师质量 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摘要】高等教育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而教师的质量制约着高等教育的质量。文章通过树立科学的教师质量观,在把握教师质量内涵的基础上,针对高校教师质量的现实需求,提出了提高高校教师质量的对策建议,为高等教育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做好铺路石。

【关键词】高校教师质量 终身学习者 招聘 培训 研究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202-02

高等教育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高校教师是教学改革和创新的主体。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哈佛前校长科南特曾经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它一代又一代人才的质量。一个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色。”这句教育名言道出了教师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首要地位。因而高校教师质量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

一、树立科学的高校教师质量观

(一)必须科学地把握高校教师质量的内涵

科学地把握高校教师质量的内涵,是提高教师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依据。教师质量,最终表现为教师人才培养质量,其核心是教师人才质量。而且这种人才应该着眼于“教师”,应符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基本要求,并能够适应现代化背景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二)必须充分地认识到提高高校教师质量的现实意义

教师质量直接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关注高校教师质量,既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所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高校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关注其质量问题。关注高校教师质量,也是教师教育体制改革对高校提出的挑战所带来的反应,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伴随着教育的普及化、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丰富与发展,教师职业逐渐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并在逐步强化其专业化特征。”[1]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途径之一。

二、对高校教师质量的现实需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校教师质量不仅对教学质量、科研成果以及社会服务产生影响;而且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整个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保证。因而,我们必须对高校教师质量重视起来,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高校教师必须提供专业者、研究者、终身学习者和服务者的身份。

第一,高校教师须是专业者。《教师法》 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实现教师专业化是国际教育的趋势,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上对教师专业化达成了一致认识,提出“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其具体表现在专业情感、 专业知识、 专业技能和专业自主等四个维度。”[2]

第二,高校教师须是研究者。《高等教育法》 明确提出,“高校教师应当具备相应职务的科学研究能力”。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因而高校教师必须具备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科学研究能力。高校教师应该具有强烈的研究意识,能够合理地掌握并运用科研方法进行研究,并能进行研究性教学的实践与反思,明确突出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与能力的建构,必须有显性的研究成果且这种成果侧重于理论创新和实践运用。

第三,高校教师须是终身学习者。终身学习(Lifelong Learning)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即我们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的理念是随着“终身教育”这一术语的提出而盛行。它要求在终身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应该终身学习。高校教师必须不断强化自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教师应该成为终身学习的楷模。教师强则学生强,教师强则教育强,教师强则民族强。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原谅他的不学无术。”总之,教师必须建立起动态的知识库和科学的知识结构,随时补充、更新、调整自己头脑中的知识体系,使自己的思想、观念和知识跟上社会和科学发展的需要。终身学习应该成为现代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习惯。

第四,高校教师须是服务者。高校教师的服务是指高校教师通过提供教育服务,包括专业培养和辅助指导等,把教育消费者――学生,培养成为高级专门人才的过程。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一项基本职能,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高校教师必须有服务学生的意识和行为。新形势下树立高校教师服务观是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需要,是确保高等教育质量的关健。

三、提高高校教师质量的对策建议

(一)合理的招聘与晋升,把握高校教师的选拔路径

首先,在新教师的招聘与晋升过程中,“成立一个专门组织,由学校教授组成,专门负责对来应聘的教师进行全面考察的组织”[3],并且保证每位入选教授的学术水准与公平度,保证招聘与晋升过程的透明度。在招聘与晋升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各学科学术标准的差异性,应该由各学科内的权威专家及学者来制定相关标准,其他教授学者可参与评价监督,保证评价标准的公正与准确。争取在招聘与晋升的程序上确保教师质量。

其次,由于多年来中国高校存在“本科硕士博士留校”的教师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教师的知识结构、学术风格师承一统,从而教师质量也无法得到提高。因此,要想遏制高校的这种“近亲繁殖”模式,打破“招生唯亲”的旧时代的思想观念;高校要从培养人才的观念出发,招天下英才而教之;争取在招聘与晋升的观念上确保教师质量。

再次,在如今人才流动普遍盛行的时代,高校也将不再是“象牙塔”,高校教师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人才流动的影响。为了高校教师获得健康的活力和持续的发展,高校必须建立良性的人才流动制度,在制度和实践上给予支持。争取在招聘与晋升的制度上确保教师质量。

(二)充分的培训与学习,抓紧高校教师的终身发展

高校教师培训,这里指职后教育,它关乎整个高等教育的质量与品质。“教师的终身学习、终身研修,已经成为教师职业的主要特征。”[4]因此,首先了解高校学生的需求和教师的不足。通过听课,在调研的基础上,准确地了解高校教师的现状,摸清每位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的底细,根据时代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培训。其次,还要通过座谈,详细的关注高校教师不可忽视的需求。

(三)适当的探索与研究,重视高校教师的存在意义

重视高校教师质量的研究是重视高校教师质量的最高表现。因为只有研究才能为如何提高教师质量提供智慧保障,才能使高等教育质量提高成为可能。我们可以成立高校教师质量研究委员会、高校教师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通过关注高校教师的学识、教学方式、信仰与学生的成绩之间的关系,采用多角度全方位的研究,对高校教师质量进行理论、政策、实践等方面的研究,进而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伦.树立科学的教师教育质量观 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2]蒋亦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与路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

[3]刘燕.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6).

[4]薛翠娣.教师培训:从教师的需求出发[J].中国民族教育.2010,(2).

上一篇: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研修文化的构建 下一篇:农职院校“三季二结一提高”人才培养模式与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