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期公允价值计量的信号传递问题及其改进

时间:2022-09-17 08:41:22

金融危机期公允价值计量的信号传递问题及其改进

摘要: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波及全球,人们在探究金融危机的根源过程中,纷纷将质疑的目光投向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一些机构甚至将其列为此次金融危机的元凶之一。从信号传递的角度剖析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认为在金融危机出现的特殊时期,由于市场信息取得的局限性,许多有效的信息被屏蔽,导致以“盯市”为特征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信号传递效应在整个资本循环中被逐级放大,市场价格不再是价值的最优体现,从而误导信息使用者决策的制定。因此,提出完善公允价值信息披露机制和加强内部控制的改进思路。

关键词:金融危机;公允价值;信号传递

中图分类号:F831.5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2-0086-02

20世纪80年代的信贷储蓄危机使人们认识到了公允价值计量的优越性,并一度将之视为最完美的估值体系,随之加快了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制定、应用的步伐。然而,2007年下半年,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索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并迅速向实体经济蔓延,公允价值的完美性轰然崩塌,人们开始了对公允价值的理性思考。

危机爆发后,美国一些银行家、金融界人士、国会议员纷纷将矛头指向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颁布的第157号财务报告准则公告,认为其要求的广泛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金融产品是使此次危机雪上加霜的原因。为了避免危机的进一步扩大,他们甚至要求暂停公允价值的使用;与此同时,欧盟金融监管机构高层也表示,欧盟市场监管者应允许区内银行立刻停用公允价值会计规则,以减轻金融危机的冲击。

对于刚刚颁布实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的中国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我们不由得深思,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危机是否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以及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如何审视公允价值计量的信号传递问题。

一、公允价值的引入

公允价值的引入可以追溯到1953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第43号会计研究公告,要求把公允价值作为资产计量的依据,以说明和解释企业合并中的购买行为。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境内2 000多家金融机构因从事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而陷入财务困境,然而,在此之前这些金融机构建立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上的财务报告却仍显示着“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健康”的财务状况。而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编制的财务报告不仅能为金融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发出预警信号,而且可以帮助投资者作出更有利的判断。公允价值计量的地位由此确立。

2006年9月,FASB颁布了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强制美国公司尤其是银行和金融机构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计量特定的金融资产和负债。我国在2006年颁布的38项会计准则中也适度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但在2007年次贷危机背景下的金融风暴中,公允价值计量并未完美地发挥其计量属性,甚至因其在信号传递过程中的放大效应将全球经济卷进了更大的旋涡。

二、公允价值计量信号传递作用机制及其放大效应加剧金融危机的循环机理

经济学上的信号传递效应是指在进行市场交易之前,信息劣势方通过辨别、分析、解读信息优势方的表明自身特征、品质、类别等的信号,从而改变自己在市场交易中所处信息劣势地位的行为。

公允价值的本质是一种市场评价,是市场参与者在充分考虑了市场信息后所达成共识的市场交易价格。根据谨慎性原则,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金融产品按其市价(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计量能起到信号传递效应。该效应表现在:在市场正常繁荣的情况下,信息高度流通,信息不对称性程度降低,金融市场的弹性、广度和深度足够大。市场参与者能够随时收集到不同情形下的金融产品的信息,不仅包括金融产品价格波动的数字化信息,也包括一些非财务信息,且后者可以借助一些外部管控措施对前者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这些信息通过公允价值这个计量器可以衡量出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价值,监管者、投资者和其他信息使用者会捕捉公允价值所传递的金融产品市场价值的信号,通过区分不同质量的企业向外部市场的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在公允价值的指引下作出正确的决策和判断。在这种情况下,公允价值计量能够有效地反映市场。

而在市场处于非正常繁荣或非正常衰退的极端状态下,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金融市场参与者所能获得的信息只能反映短期交易价格波动;对金融产品价格波动起调节作用的非财务信息由于市场交易价格的过度波动,短期内不能在财务报表中体现出来而被屏蔽。市场参与者所能收集的信息质量、数量下降,公允价值衡量金融产品价值所能依赖的信息极大地减少,也就是说,由于反映基本面变动的信息被屏蔽,不再能对交易价格波动所起到调节作用,原来依据较多信息才能做出的决策,现在信息使用者所能依赖的信息减少,相对而言,单一信息所起作用被放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属性由平面镜变成了凸透镜,公允价值计量所传递的放大了的信息在之后的资本循环中会被不断地继续放大。

金融危机期间,市场价格大跌、定价功能缺失,如果此时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的信号传递的放大效应会直接影响整个资本市场,陷入出售资产交易价格下降―金融资产提取减值―亏损和资金充足率的下降―会加大资产的抛售力度―市场估值中枢下移―市场投资者信心丧失―更大范围的恐慌性抛售和金融产品价格的更大程度下降的恶性循环。同时,实体经济也未能豁免,公允价值计量下减计资产之后的企业通过消费、投资、商品交易等途径传递公允价值计量信息并进一步放大其效应,导致了企业传导、产业传导和区域传导,使得危机从区域横向和产业链纵向上得到放大。

三、公允价值计量的信号传递机制失灵的改进

以上分析可见,公允价值并不是金融危机的根源。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公允价值计量的信号传递之所以表现出放大效应关键在于不同的市场环境下,金融市场信息供给机制不完善,进而影响到信息透明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认为,较高的会计透明度有助于信息使用者获知更多的财务状况,而影响会计透明度的两个方面主要是公允价值信息披露制度自身的完善程度及计量准则的执行情况。只有以完善公允价值信息披露机制和使用指引为指引,才能实现更全面、综合性的会计信息透明化。

(一)加大金融机构基本面变动信息的披露,强化其调节职能

1.增加公允价值相关信息的披露,优化估值模型

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是以相关性和可靠性作为主要衡量标准的。而公允价值采用必须有较活跃的交易市场或借助于外在的专业评估机构。由于,外在的评估机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其公允性有待检验,公允价值主要是通过市场确定的。在会计实务中,有的资产或负债当日的公允市价因缺乏可观察的市价无法获得,需要借助估值模型来确定。

由于估值模型是以基本假设为前提的,模型不同,假设不同,参数选择亦有所差异,而且公允价值自主选择权的使用及金融机构应用程度都导致了公允价值计量中主观的非理性因素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具相关性,公允价值估值仍然是不可靠的。因此,对于此类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的估值,在财务报告中应作具体说明,要求报告主体说明不能进行估值的原因,并增加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对公允价值做出准确判断的信息披露,包括该金融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公允价值的计量、确认和报告方法,公允价值级次的确定方法,公允价值估值模型的假设及参考数据的获取与使用。

2.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增加历史成本计量信息的披露,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在不存在活跃交易市场的情况下,基于一系列假设所建立的估值模型所估计出的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并不具有参考价值,这使得资产负债表日财务报表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不能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而且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并不意味着历史成本计量信息已失去意义。相反,二者各有优势,可以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在会计实务中,将资产负债表日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按当前的公允价值或取得该资产或负债时的初始成本进行计量,同时在报表附注中增加披露这些资产或负债历史成本计量信息,将同种资产以不同属性计量的结果进行比较并予以披露,充分发挥财务报表附注的信息披露功能,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为决策者提供更具可比性的信息。

3.增加公允价值相关风险的披露

此外,企业还应增加公允价值估值风险方面信息的披露。包括所用估值模型预计存在的变动、导致公允价值变动的原因。如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等,综合反映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交易过程的情况,以便投资者决策。

(二)优化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公允价值信息披露

将公允价值信息披露机制纳入内部控制框架中。一方面企业内部控制的幅度得以外延,与内部控制发展趋势相一致,并通过内部控制使公允价值信息披露与风险管理有机结合,有助于加强内部控制的风险防御机能,降低企业风险,最终为企业的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客观有效的信息。另一方面,也对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了组织结构的优化、创造有利于公允价值运用的微观环境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张婧,周薇.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会计计量的理性选择[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6,(16).

[2] 孙丽影,杜兴强.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的管制安排[J].会计研究,2008,(11).

[3] 徐玉德.公允价值计量、金融稳定与风险防范――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会计反思[J].经济研究参考,2009,(7).

[4] 韩东平,王亚鸣.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研究[J].会计之友,2008,(12).

[5]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FASB). 2006. SFAS 157 Fair Value Measurement.

上一篇:广东省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下一篇:杠杆租赁融资模式在我国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