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现状与对策思考

时间:2022-09-17 08:14:32

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现状与对策思考

【摘 要】高等学校是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也是学生接受在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对于学生增进身心健康,养成体育习惯、体育意识以及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运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河南省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河南省各所高校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贯彻较好,基本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但是部分教师仍未将教学指导思想转变到健康第一,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上来。(2)河南省公共体育课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评价方式虽有很大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不足之处。(3)河南省大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比较活跃,但是男女差异较大,女生的活动积极性明显不及男生。且课外活动的场地相对不足、项目开展单一,与学生需求有较大差距,并且缺少教师指导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4)河南省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较高,但是离体育课改革的要求还有距离,特别是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及科研、创新能力上有待提高。

【关键词】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现状与对策研究

1.研究目的

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大学教育要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体育实践能力、身心健康、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可以归纳为健壮的体魄,高超的智能,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协作精神。” 高等学校是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也是学生接受在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党的教育方针是否得到贯彻落实,关系到我国高级人才的培养质量,关系到我国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纲要》自 2002 年新学年开始先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施行,2003 年新学年开始在全部高校推行,经过多年的普及推广,各地的贯彻落实情况、实施的效果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各学校领导对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视程度如何?教师的观念、认识程度怎样?学生的体育认知态度、体质状况、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是否有所变化?各级各类学校在实施过程中的差异性如何?在实施的过程中会不会产生新的问题等等?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对河南省部分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现实状况的调查研究入手,探讨在新《纲要》指导下的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并分析其成因,为进一步推动我省高校公共体育课的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了河南省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 19 所高等学校的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现状,调查了河南省这些高等学校的相关管理者、在职教师、在校生。调查对象分为三个层次:1)在校大学生;2)体育教师;3)分管领导、体育系(部)主管领导。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系统查阅了国内外相关著作以及 2008-2011 年在国内正式中文期刊上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章90余篇,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

2.2.2 数理统计法

对所获数据运用国际通用软件 MicrosoftExcel 、SPSS11.5 进行统计学分析。

2.2.3 调查法

(1)专家调查法

就影响学生从事体育与健康课的影响因素设计一份专家调查问卷,请 13 名从事体育教学多年、有经验的专家教授、一线老教师填写,对本文所涉及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咨询,以验证本文的可行性、科学性。

(2)问卷调查法

就“河南省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的现状、存在问题”设计两类调查问卷(教师调查问卷和学生调查问卷)。采用定点分层次随机抽样法,综合考虑地域因素确定调查对象和范围。共分 2 个层次:1)向全省 19 所高校(包括 2 所高职院校)教师发放 200 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 187 份,回收率为 93.5%。2)向全省19 所高校(包括 2 所高职院校)学生发放 2200 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 2002份(其中男生 938 人,女生 1064 人),回收率为 91%。

3.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3.1对当前河南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的调查

3.1.1河南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指导思想的认识现状

在对体育教师的调查中显示,自新《纲要》颁布以后,河南高校有 59.6%的教师转变了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增进学生健康”为出发点,但仍然有 4 成的体育教师未摆脱老思想,即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为出发点。这反映出教师的对公共体育课教学指导思想的认识不足,应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如表一)

表一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指导思想情况表(N=187)

3.1.2 河南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组织模式现状

笔者将现在河南省高校的体育课存在的教学组织模式概括为分段式、综合式、俱乐部式。三种教学模式有各自的优越性。在所调查的 19 所高校中,有 89.6%的高校是采用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10.4%的学校采用的是综合型,没有学校完全采用俱乐部式的教学模式。其中的原因是:(1)现行的教育体制,(2)场馆设施、器材的影响,(3)师资力量,(4)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习惯。(如表二)

表二 河南省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组织模式情况一览表 (N=19)

3.1.3 河南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现状

(1)教材

各所学校所使用的教材的情况呈现出多样化、构成复杂的特点。出现了不同层次、不同形式、不同性质的体育教材。如表三所示,教师在实际教学的时候一般采用的方式是以统颁教材为蓝本,结合学校学生实际情况,加入自主创新的部分。学校补充的教材、自编的教材也占了一部分比例。

表三 公共体育课教材选用情况 (N=187)

(2)河南省高校体育课的项目选择

不管是在学校方面还是在学生方面,在体育课的选择项目上,都呈现了项目多样化、娱乐性的现状。各所学校也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爱好设计了一系列的项目教学。学生方面,从性别上看,男、女生之间的项目选择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如表四)

上一篇:国内玉米行情回顾及下半年形势展望 下一篇:散文阅读教学需遵循四个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