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初中班级凝聚力

时间:2022-09-17 06:51:12

浅析如何提高初中班级凝聚力

【摘要】良好的班集体始终激励着学生不断进取、主动、健康的成长,能使学生心情愉快,更加积极、轻松的投入学习中去。作为班主任,在班级凝聚力的培养上责无旁贷,需要将班级的各种力量凝结在一起,把班集体变成一个同学喜欢的向上的团队。

关键词:凝聚力奋斗目标人格魅力班干部特色活动

在社会活动实践基地,同学们进行了一个一个的集体项目,无论是背摔还是急救训练,大家都表现出了很好的团结精神,尤其是最后的逃生墙,大家在摸爬滚打中痛哭,全班学生抱在一起的场景让我彻彻底底的感受到了班级的力量。

其实,刚到一个班的时候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将这些独立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需要班级凝聚力。一个班级,是不能没有凝聚力的。如果像一盘散沙,这个班级也就没有了它本身的意义。教育家魏书生曾这样说过:“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互相鼓舞着、照顾着,一起长大了,成熟了,便离开这个家庭,走向了社会。”一个班级,如果有了很强的凝聚力,那么它将会无往不胜――团结是最重要的。试想,当一个班级的同学在一起为班级努力时,如果各自干各自的,不能做到统一规划,那么后果将是完全失败。反之,如果一个班级的同学团结一心,努力奋斗,一切以班级利益为最终准则,那么这个班级将是成功的。

那么,到底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班级凝聚力呢?当班主任这么多年,我也多多少少总结了一些经验,希望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要有明确的班集体奋斗目标

没有一个学生愿意当弱者,被说成是“最差劲的”,当然也没有一个学生愿意自己班级被说成“差班”,他们更愿意骄傲的说“我是××班的”。有没有共同目标,共同目标的好差,都能影响班级的风气,影响班级的凝聚力。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

在学生刚踏进初中的时候,我们班级共同制定了“没有最好,只有第一”的班级目标,这是西点军校22条军规中的其中一条,充分体现班级精神。虽然被学校劝说改变一下,但是我始终坚持了下来,因为我希望学生坚信要做就做最好的,不屈服于失败。只争第一,只当第一,体现常胜者处于不败之地的信心和魄力。只有这样的胆大和“妄为”,才能有更为持久的竞争力和主动地位。学生对班级有这样的一种信任和信心,会有一种自豪感和优越感,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风。班风越好,学生们个体目标完善的需要就越迫切,他们会为卫华集体荣誉而自觉奋发努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又共同制定了班级公约,是在收集了每个同学、每个小组的意见之后,前后历时一个月,由班上学生共同制定出来的,这样每个学生对制度了然于心,有利于全班共同维护。

除了班级的目标之外,每个学生个体在学期开始都需要设计各自的目标规划。每个学生个体发展好了,更推动班级的良好班风的形成。试想:学生们一个个生龙活虎,意气奋发,你不觉得这样的集体有凝聚力、有吸引力吗?

二、班主任要有人格魅力

作为“一家之长”,关心这一集体,爱护这一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是班主任的职责;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真心的爱护,体会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班级凝聚力则会得以加强。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上海教委在教师中随机抽取100名教师,问:“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回答“爱”;然后向这100教师所教的学生进行调查:“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吗?”回答“体会到”的仅占10%。由于师生之间没有血缘关系,彼此之间要间要建立深厚的感情连接,是一件很费心思的事。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而后“信其道”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所有的措施,管理方式,班级所制定的各种制度,学生会毫不犹豫地听之信之,从而使得班集体真正成为团结向上,充满温暖,充满爱意的集体,有极强凝聚力的集体。

根据调查显示,学生喜欢的老师特点除了爱心之外,还有责任、尊重、交流、情趣等,这些都是作为班主任应该具备的人格魅力。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的班主任,使得学生能尊重你、支持你,主动地聚集在你的周围,能将班级里的各种力量凝聚起来,有利于良好班集体向一个方向发展,才能在教育中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三、培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

魏书生曾经说过,普通学生能做的班委不做,班委能做的班长不做,班长能做的班主任不做,说白了,就是学生能干的事,老师决不包办、抢办,这样分工到位,责任到人,各司其职。班干部作为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作为班主任的助手,他们工作能力的高低,工作方法的对错,在同学中威信的高低,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

所以,开学伊始,我就制定了“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填写之后仔细地研读,初步掌握了每个学生的情况。然后,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根据班干部的各项分工,让学生毛遂自荐,选出临时班委,一个月后,全班投票确定各个班委(当然,在选票上采取先民主后集中的方式,根据学生选票的情况和班主任的观察进行部分调整)。用,则信任。相信他们能做好,给班委权力,注意发挥他们各自的才能去组织和管理班级同学的学习和生活,使他们有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使他们真正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与班级的中坚,而不是成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传话筒。班干的工作责任心加强了,各项工作才能开展得井井有条。当然,对一些必须由班主任解决的事情,班主任必须亲自解决,而不能将一切重担全部工作都一古脑儿地推给班干部,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使班干的工作处于被动地位,影响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四、精心组织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是促进学生感情的有效形式。学生在活动中相互影响、相互磨合、相互理解、相互关怀、相互合作,迸发出的感情促使大家的心走到了一起。尤其是一些要求合作类的活动,像拔河比赛、球赛等,平时不怎么爱理会班级事物的学生也在为班上加油,大家的主人翁意识大大加强。

班级文化建设――在这里主要指的是班级的“硬文化”,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文化,也就是物质文化。最初是由学校提出要求办的,但是在班级同学齐心去做的时候,发现对大家的思想有很大的引领作用。我当时在班上采用的是公开讨论,所有想法都可以提,结果在一番热火朝天的讨论之后,有提出要养鱼养花的,也有提出要在墙面上展示班级风采的,也有要设置表扬栏的,也有要展示名言名句的。虽然各种意见大多雷同,但是也代表了大家对班级活动的关心,想自己把班级的外观改变的欲望。在将任务交给了几个同学之后,过了一个周末星期一他们便给了我一个巨大的惊喜:班级门口由学生DIY了荷花、welcome to class 5等之类的内容(他们宣称省钱,由若干个学生手绘而成),走到门口,一种清新扑面而来,很是欣喜。

主题班会――各种主题由学生提出,形式多样。我们班组织的有学生做课件讲解的,有辩论赛形式的,也有室外的趣味运动会,如沙包、毽子等,以至于每周大家都盼望着上班会。

必要的有特色的活动能使学生身心愉快,充分享受大家庭的温暖,使学生体会到他们所在的集体是幸福的集体,团结的集体,温暖的集体,从而更加热爱这一集体。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核心,在班级问题上需要多思考、多观察、多实践、多总结、多投入,任何问题的解决没有一个限定的公式就套用。在以后具体的管理中更需要不断的进行总结,以更好地促进班级的发展。

上一篇:浅谈农村班主任德育工作 下一篇:以德育人 以理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