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时间:2022-09-17 05:50:37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最近我们句容市新课程改革研讨活动中,很多教师发现,以前小学数学课堂中热热闹闹,追求一种形式上表面效果,而学生知识的掌握不扎实,缺少数学思考,是少数优生的表演,多数学生当听众的这种现象。现在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课堂已逐步远离浮华,追求课堂回归本真,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已越来越成为当前小学教师的共识!

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有效课堂”的提出,是对当下教育中课堂教学效率低效、无效的一种反思和回应。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一、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有效

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地情境中学习数学”。当下,教学情境的创设似乎成了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教学环节,成为数学与实践生活之间的桥梁,在促进学生进行数学思考,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学习体验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确实,创设有数学生活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在有些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为情境而情境,追求场面热热闹闹,眼花潦乱,学生看半天,却是看热闹,都没能发现主题。

比如:一位教师上教研课《平移与旋转》,开头的情境设计是本市儿童乐园众多的游乐项目。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学生很兴奋。

师:在这幅图上,同学们得到哪些信息?

生:我看到了旋转木马、游船、滑梯、冒险岛、等等

师:你最喜欢什么项目?这个项目是怎样玩的?

生:我喜欢……它是……

时间过去了5分多钟,学生始终没有发现平移和旋转。

其实,本环节只要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如:高空弹射、缆车等(平移);旋转木马、大风车等(旋转)。而象恐怖城、童话世界都不必呈现。同时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活动,正确、恰当、及时地把学生引导到教学内容上来。要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学过程也就比较自然流畅,其有效性就显而易见了。

二、探究活动要行之有效

1、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学习过程是否有效,则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有效的课堂教学关键是调动全班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至始至终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做学习的主人。

比如:《小统计》让学生小组展开自由统计体育项目的爱好,教学《第几》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些操作材料:4根火柴和1支铅笔,请他们把这些材料摆一摆,使铅笔排在第二的位置上。结果,等到交流反馈时,学生不仅仅摆出了老师预想中的情况:把它们排成一排,从左、右分别数过去,铅笔处在第二的位置上;还有一位学生把这些材料摆成了两排,火柴为一排,铅笔在第二排。这是多么灵活的一种思维方式啊!

2、学习方式的有效性。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显然,“不能单纯”并不表示完全不要。换句话说.适度的模仿与记忆仍然是合理的,也是必需的。我们应该承认,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科学,有其特有的结构性特点,有些知识是统一规定的,而不是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能轻易找到答案的。

3、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合作学习的价值就在于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努力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空间,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比如在学习笔算加法时,通过对几个学生的板演进行评价之后,在有了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小组内讨论“笔算加法应注意什么”,这时小组每个成员都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交流,互相补充,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这是学生自觉获得的知识,因此会记忆深刻。但是现实课堂中,课堂教学热热闹闹的小组合作形式频繁出现,动不动就小组讨论,小组合作流于形式的较多。引领组内“潮流”、“唱主角”的往往总是那么几个学生,一些中等生和学困生常常是旁听者,来凑凑热闹。

三、积极有效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表现予以肯定、鼓励或指正的一种手段。有效的教学评价,不仅能激发学生以积极、高昂的情绪参与学习活动中,还能促进学生主动地进行数学探索思考。评价一节课堂教学,应该从教师组织学生活动的角度去观察,从引导教师关注活动的直接效果——学生是否能够实现有效学习,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有效学习的角度去设计活动、组织教学,这样才会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积极导向作用,也才能体现课堂教学评价的科学性。

作为对教学活动过程的评价,积极有效的教学评价标准应主要考察以下六个方面的指标:(1)学生主动参与学习。(2)师生、生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3)学习材料、时间和空间得到充分保障。(4)学生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5)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得到培养。(6)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四、关注有效的学习情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学习情感,直接制约着学习的有效性。课堂中营造教学的和谐性,建构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任何正确的反应给予积极的肯定,如微笑、点头、重复和阐述学生的正确答案;对学生的错误回答或反应,教师不应该忽视或者嘲笑,而应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教师应尽量与每一位学生进行积极的个人交流,认真倾听和接受生一位学生对教学的正确想法。同时,师生双方情感的沟通和协调、互相信任和合作关系的建立,需要教师以自身积极情感来感染和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

当然,我们在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时,并非返古教学。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预设课堂教学过程以及实施课堂教学行为当中,经常要自己反思:“这样的活动有效吗?”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精彩,让我们的学生“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有效教学作为当今教育界的热点话题是一种教学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追求。只有我们不懈地追求我们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形成探究、合作、对话的数学课堂教学文化。

上一篇:浅谈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方法 下一篇: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