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家长和孩子沟通的障碍

时间:2022-09-17 05:41:56

跨越家长和孩子沟通的障碍

摘要: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需要做到:要了解孩子才有共同语言;尊重是沟通的前提;用心倾听是最好的交流;适时回应,适当引导;与孩子沟通时学会设计启发式问题。这样,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才能跨越障碍。

关键词:家长 孩子 沟通

可能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感觉,孩子是自己看着一点点长大的,忽然有一天觉得,不知怎样跟孩子说话了。一些细心的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和他的小伙伴们无话不谈,怎么到家长这就无话可说了呢?如何培养好自己的孩子,如何能与自己的孩子畅通无阻地沟通交流,是每个家庭、每位家长所热心关注的问题。

一、了解孩子才有共同语言

如果问到“你了解你的孩子吗?”可能有的家长会说“我的孩子,我能不了解吗?”曾经有人做过一次调查,设计了一些问题。

你的孩子最崇拜谁?

你的孩子感觉最兴奋的一件事是什么?

从小到大,哪件事对孩子打击最大?

孩子最感兴趣的一次活动是什么?

把父母和孩子的答案对照,没有一位父母能答对一半以上的问题。我们很多家长,可以熟悉孩子身上有几颗黑痣,可以对孩子喜欢吃的饭菜如数家珍,但就是弄不清孩子崇拜的偶像是叫迈克尔・乔丹还是迈克尔・杰克逊,他到底是打蓝球的还是踢足球的?

我们常听孩子说,跟你说你也不懂。是啊,谁愿意和一个没有共同语言的人倾心交谈呢?作为家长,我们很想了解孩子的一切,希望孩子多给我们讲讲他们的事情,可是,给你讲什么呢?

所以,要想和孩子有很好的沟通就要去了解孩子。很多事,我们做家长的不要想当然,不要带着自己的判断和成见来和孩子交流。“周杰伦的歌什么呀,乱七八糟的!”、“那些动画片有什么意思”……我们不妨先放下自己的判断,静下心来,认真听一听孩子喜欢的周杰伦的歌,有时间不妨坐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一看你认为没意思的动画片。你也许会发现,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周杰伦的歌原来很好听,你会发现,那些动画片也很好看,而且还有许多知识和道理,孩子也会从中学到很多。而且你还可以和孩子就动画片里的一些情景进行讨论,告诉孩子什么是真善美,对孩子的“教育”顺便也进行了,不是很好吗?

努力和孩子建立共同的爱好,了解孩子,懂孩子,孩子才能有和你交流的兴趣和欲望。

二、尊重是沟通的前提

因为只有尊重孩子,你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你们之间才能有愉快的沟通。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而不是你生命的延续。我们很多家长,浅意识中把孩子看成自己的附属品,甚至是替代品,希望孩子能实现自己未尽的梦想,甚至期望孩子能光宗耀祖等等,在这样的心态下,家长就容易过于关注孩子,产生控制、说教、焦虑、失望等等心理状态,和孩子的沟通势比会陷入种种误区。

所以,家长应该有这样的意识,孩子是孩子,我们自己是自己,这是两码事。虽然孩子的思维和心理发展还不成熟,他拥有和成年人一样的人格尊严。但是,尊重不代表同意、支持,更不是全盘接受。尊重不等于放任与放纵,更不是放弃,尊重是允许对方以不同于自己的方式存在。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觉得自己很尊重孩子,但是,当我们有分歧的时候光尊重不行啊,总的解决问题啊,那我们该如何与孩子沟通?在遇到分歧时,我们不妨按以下三步来试试:

1.先考虑一下孩子的意见,看是否有道理。

2.与孩子一起讨论,可以相互妥协,各让一步。

3.如果双方意见统一了,就按照约定去做,如果不统一,要讲道理,有的也可以先搁搁再说。

三、用心倾听是最好的交流

很多时候,孩子并不需要父母的指导和教训,他们需要的是有人倾听他们的诉说,有人理解他们的感受。沟通不一定需要语言,一个理解的眼神,一个温暖的拥抱胜过千言万语。

我们有些家长在和孩子的沟通中就存在一些问题,往往是还没弄清怎么回事就妄下结论:“什么?你在学校又犯事了?”孩子分辨是老师冤枉了他,紧接着又受到一番训斥:“没犯错误老师能冤枉你吗?那么多学生为什么要冤枉你一个啊?还敢撒谎!”接着,有举出许多例子来证明自己的判断。

孩子在想要寻找倾诉对象时,发现自己又遭到一番教育,甚至成为父母的撒气通,如此这般,孩子还愿意和家长沟通吗?

给孩子倾诉的机会,让孩子宣泄心中的郁闷,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沉默是金”,在亲子沟通中,用心倾听非常重要,它甚至比说更重要。

四、适时回应,适当引导

我们说,倾听很重要,并不是不要家长说话,交流、交流,需要双方有来有往,那么,在很好倾听后,我们怎样给孩子回应呢?

更多的时候,我们要用适当的语言同理孩子的情绪,也就是认同孩子的情感。比如说,“看起来你很生气。”“你有点控制不住自己了是吗?”“听起来你很失望,真是不走运。”“哦”“嗯”“我明白了。”或者说:“真有意思,要是我当是在场就好了,后来呢?”启发孩子说下去。

有些时候,我们听孩子说完之后就完了,但有的时候,为了解决问题,也可以给孩子一些建议。

不过,给建议也是要讲方式的,一个原则就是,尽力少用自己的嘴巴给孩子建议,最好是让孩子自己分析找出办法。家长说的多了,孩子未必能听得进去,经过自己思考得出的结论,才会真正成为他自己的经验。

五、学会设计启发式问题

很多家长对于沟通问题的认识往往处于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只要家长说的话孩子听了,这就是沟通。家长由于他们成长年代的各种因素的限制,使得他们教育自己孩子的语言和思维是很贫乏的。比如,有个孩子抱怨说自己的母亲一天就和自己说六句话:早晨说“快点快点,要不就上学迟到了”;第二句是“早餐怎么也得吃点,要不上午的课顶不住”,第三句是“过马路要小心,看着点车”,第四句是“到了学校你千万努力”,第五句是“中午学校的饭不太好吃,但你正在长身体,一定要多吃点”;第六句“放学回家先写作业,别着急看电视”。这样日复一日的说,作为孩子自然而然的会感到厌烦,结果反倒事与愿违。所以,作为家长应该注意和孩子沟通的方式方法,学会设计问题,用问话的方式来和孩子沟通,尽量不要用陈述句,而要尽可能的让孩子说。“问”在今天是一种高级的交流形式,父母的提问也应该是具有很强的技巧性的,家长在这方面应该加强沟通的问题要具化。家长有一种习惯就是容易语重心长,但是说出的话却又特别空洞。比如,“你可得努力学习”。这种语言表达在今天对孩子的教育是无效的,也是无益的。

因为这些话缺乏明显的可操作性,作为孩子基本把握不住,反倒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紧张焦虑。积极的方式是要以一种具体的问话,通过鼓励的方式渐进式的与孩子沟通。就比较容易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而且能够把握住孩子思考、行动的方向。将孩子的行动目标分成许多的小台阶,每一步都具体而又相对容易的能够达到目标,让他们每一步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作为家长,我们最大的幸福是自己的子女有所作为。我们都在为生活而奔波,对待子女和家庭要像对待自己的事业一样去用心经营,千万不可凭自己的兴趣和心情而随心所欲。在摸索中不断创新,在反思中不断完善,尽力把孩子培养成身心健康的阳光青年。

上一篇:医学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思考 下一篇: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