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CCTV-NEWS自采新闻能力

时间:2022-09-17 04:53:03

浅析CCTV-NEWS自采新闻能力

2014年8月,央视外语频道综合部评价调研组选取CCTV-NEWS、BBC、CNN等三家国际主流媒体新闻频道中的三档综合新闻栏目进行节目定量比较研究,旨在通过对相似栏目播出效果的对比,分析我们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上的优势与不足。本文的调研内容是自采新闻。自采新闻是新闻频道运营的核心资源,反映了其背后电视新闻团队的整体水平,更体现了频道在新闻选题、人员部署、策动报道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为统一标准,本文将有记者出镜的新闻定义为该节目的自采新闻。我们选取了CCTV-NEWS的《News Hour》、 BBC的《Global News》和CNN的《News Stream》三档综合新闻栏目进行分析。之所以选择这三个栏目,是因为它们节目时长相同、节目形态相似,而且都立足全球播报,又都是各自新闻频道的重点新闻栏目。时间上,我们的节目样本取自2014年6月23至7月11日之间周一至周五的日常播出节目,尝试从题材、覆盖区域、时长等方面对各栏目的自采新闻能力进行综合研判。

一、新闻制作能力

考察媒体自采新闻制作能力的一个基本指标是“工作量”。因此,本研究将News Hour(CCTV-NEWS)、Global News(BBC)、News Stream(CNN)三档栏目中自采新闻的总时长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News Hour(CCTV-NEWS) 与 Global News (BBC)自采新闻量相近,分别占各自节目总时长的31.01%和33.32%;News Stream(CNN)的自采新闻明显占据更大比例,占节目总时长的48.92%。

可见,自采新闻在三档节目中,都占到了三分之一以上,说明各家对自采新闻都十分重视。其中,News Hour(CCTV-NEWS)的自采新闻量虽然与News Stream(CNN)尚有差距,但与Global News(BBC)几乎相当,这说明我们在自采新闻的基本量上已经与国际一流媒体不相上下。

二、新闻的全球覆盖能力

1.着力区域各有特色

我们首先将三台自采新闻从事发地理位置上进行归类统计,以了解各档栏目的记者分布,进而了解新闻报道能力和题材的地理覆盖情况。通过数据比对可见,三档栏目的自采新闻范围都比较广泛,发掘新闻热点、抢夺话语权,已成主流媒体的必然态势。在报道广度上,CCTVNEWS全球布点的效果相当显著,特别是在亚太地区有较大优势。统计数据显示(括号内的数字均表示此类报道时长占该档节目自采新闻总时长的比例):

News Hour(CCTV-NEWS)的自采新闻,地理覆盖略小于News Stream(CNN),共在20个国家(地区)进行新闻采集,重点报道地区分别为中国(40.04%)、巴西(14.56%)、伊拉克(8.47%)、叙利亚(4.15%)。

Global News(BBC)的自采地理覆盖范围均衡,共有17个新闻采集点,主要集中在巴西(30.58%)、巴以地区(10.11%)、伊拉克(9.45%)。Global News(BBC)自采新闻的地理分布中,占所有自采新闻时长5%以上的地区有8个,除巴西因世界杯而受到重点关注外,其他热点地区的新闻时长相差不多,分布均衡,未见有巨大差异。

News Stream(CNN)的自采地理覆盖最为广泛,在28个国家和地区内都进行了自采新闻的布点。其中,巴西(22.66%)、伊拉克(16.37%)、巴以地区(11.54%)、中国(9.17%)是其资源分布的重点区域。News Stream(CNN)的自采新闻在重点区域的时间分配上未出现显著差异。即便因世界杯的介入改变了原有新闻布局,其在热点地区的新闻也并未明显减少。其中,占所有自采新闻时长5%以上的地区共有6个,基本涵盖了所有热点地区,显示了其对全球热点的整体覆盖能力。

2.选题思路差异明显

由数据分析可见,面对全球新闻热点,三档节目各有选择。News Hour(CCTV-NEWS)在亚太地区(52.23%)着力最多,这是我们的报道优势,Global News(BBC)和News Stream(CNN)则在中东地区投放了大量精力。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巴西世界杯这一全球热点新闻的报道中,News Stream(CNN)和Global News(BBC)均派驻了大量“兵力”,而News Hour(CCTV-NEWS)则处于相对弱势。是“世界杯”并非CCTV-NEWS的选题重点?还是频道在体育资源方面的捉襟见肘而制约了整体报道?总之,News Hour(CCTVNEWS)在世界杯报道上明显落败。

虽然巴西世界杯不属于重大时事新闻,该报道也无法代表三档栏目的日常运作规律。但是,国际体育大事件标签下的世界杯,世界性无法回避,而且具有无法抗拒的全球受众吸引力。对重大体育事件的报道态度、参与程度,是否会影响News Hour(CCTV-NEWS)的受众群体?这里也许无法给出确切答案。但笔者认为,在类似国际新闻热点事件中,如何及时、合理地调兵遣将,调整节目编排,News Hour(CCTV-NEWS)可以从其他两档节目收获启示。

3.相同报道题材的资源调配不同

除整体分布的差异外,三档栏目对同一话题的报道地点也不尽相同。以巴以冲突话题为例。在6月23日―7月11日的抽样时段内,News Hour(CCTV-NEWS)自采报道少,且多由演播室内发回;Global News(BBC)自采报道多,且多数由新闻现场发回;News Stream(CNN)自采数量居首,亦基本从新闻现场发回。

综上所述,News Hour(CCTV-NEWS)的自采新闻在地理覆盖能力上与其他两档节目还存在差距,同时,记者出镜地较少,也说明尚缺乏进入新闻第一现场的能力。

三、话题推进能力

1.CCTV-NEWS在自采报道上广度强、深度弱

如果除去主观评价,“自采新闻的时长”是一个可以衡量话题深度以及话题持续度的指标,它可以从侧面反映媒体的新闻报道能力,甚至议程设置能力。本研究中的自采新闻时长,是指在抽样时段内,栏目就某一新闻话题进行自采并播出的总时间长度。

数据分析显示,News Hour(CCTV-NEWS)、Global News(BBC)和News Stream(CNN)三档栏目都对巴以冲突、乌克兰危机、2014巴西世界杯等国际热点问题进行了自采报道。

从播报题材数量看:News Stream(CNN)的自采新闻数量最多,涉及 60个话题;Global News(BBC)的自采新闻数量最少,仅报道了25个话题;News Hour(CCTV-NEWS)的自采新闻数量介于News Stream(CNN)与Global News(BBC)之间,共有58个话题。一言以蔽之,CCTV-NEWS的报道选题广度很强。

但是,通过当期国际三大主要国际新闻报道,反观在国际重大新闻题材的自采报道累计时长的总量可以看出:News Hour(CCTV-NEWS)的报道纵深能力明显低于Global News(BBC)和News Stream(CNN)。其中,News Hour(CCTV-NEWS)在巴以冲突投放的自采播报时长仅为其他两台的60%;对2014巴西世界杯的播报时长不足Global News(BBC)的30%、News Stream(CNN)的20%。

不难看出,虽然News Hour(CCTV-NEWS)在报道选题上不甘人后,自采数量和News Stream(CNN)比肩,但在统一的时间维度下,News Hour(CCTVNEWS)在热点事件上的自采时长显著落后于Global News(BBC)和News Stream(CNN)。这表明,CCTVNEWS在议题设置、突出重点报道方面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仍需要继续在自采队伍人员培养、全球资源调度能力和选题深度的纵深性上多下功夫。

2.CCTV-NEWS在连续报道上后劲不够

我们同样以巴以冲突为例,选取“以色列少年遇害”的报道为例(以下计算的时长,仅为此话题自采新闻的时长,而非总体)进行数据分析。

从7月2日三名以色列被绑架少年遗体被找到开始,世界便对巴以冲突的这一新标志性事件予以广泛关注。Global News(BBC)与News Stream(CNN)均在7月2日、3日、4日对这一话题进行了连续跟踪报道,总时长分别为459秒和1014秒;而News Hour(CCTV-NEWS)仅在7月7日时提到该事件,时长仅208秒。

208秒填补了自采信息的空白,但也凸显了CCTVNEWS在热点新闻上持续报道能力的不足。当今国际新闻竞争,不仅要比拼事件的第一报道,也要比拼第一解释,更要比拼不断提供信息与解释的后续报道。显然,CCTV-NEWS在这方面还比较薄弱。

四、新闻题材差异

新闻题材基本可以反映新闻媒体的视野及综合驾驭能力,从而有助于对媒体自采新闻的综合水平进行判断。考虑到对外传播的特点,本研究将新闻题材分为国际新闻、国内新闻、涉华新闻、涉华国际新闻四类。

我们把News Hour(CCTV-NEWS)、Global News(BBC)和News Stream(CNN)三档栏目中,时长位居抽样阶段内前十位的自采新闻分别排列出来。

统计结果表明,在News Hour(CCTV-NEWS)中,本国新闻占了绝对优势,而Global News(BBC)和News Stream(CNN)明显更侧重国际事件。整个抽样阶段的统计显示,Global News(BBC)和News Stream(CNN)对本国话题的自采时长,分别只占各自总体的3.16%和7.01%;而News Hour(CCTV-NEWS)中,涉华自采新闻时长占到了总体的40.04%。

通过对三档栏目内时长位居前十名的重点自采新闻的进一步统计发现,News Hour(CCTV-NEWS)中的涉华自采新闻占到70%,而Global News(BBC)和News Stream(CNN)则分别仅有10%和20%。

需要提及的是,News Stream(CNN)的演播室设在CNN位于香港的亚太总部,是CNN布局亚太地区黄金档新闻阵容的重要组成。其亚太新闻自采的地缘优势相较于CCTV-NEWS并不弱,但在整体自采新闻表达中,两个频道的报道思路显示了极大差异。

对于一档面向世界的综合类新闻节目,受众肯定不局限于本国。要想赢得全球关注,既要告诉海外受众本国发生了什么,也要找到国内新闻与国际报道的平衡点。但是News Hour(CCTV-NEWS)似乎还在延续中文新闻的制作思路,高度关注本国新闻,尤其是在重大新闻报道中,国内新闻比例过大,压缩了自身在国际事件中的话语空间。这样的编排是否适合外宣综合新闻栏目,是否符合海外受众收视需要,确实有待商榷。

五、 新闻内容差异

1.CCTV-NEWS可适当增加科技新闻内容

新闻内容与新闻题材一样,是媒体报道视野与综合报道能力的体现。我们将自采新闻的内容分类为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天气、科技、军事、社会等8类。News Hour(CCTV-NEWS)、Global News(BBC)和News Stream(CNN)三档栏目中,各类内容的自采新闻比例数据特征如下:

News Hour(CCTV-NEWS)的政治新闻比例最高,达到51.74%,其他两档栏目则均未过半;Global News(BBC)与 News Stream(CNN)的自采新闻均涵盖了科技新闻,但News Hour(CCTV-NEWS)却没有相关内容。

2.涉及本国新闻时,Global News(BBC)与News Stream(CNN)更多报道的是软性新闻

我们经过数据比对分析发现,News Hour(CCTVNEWS)、Global News(BBC)和News Stream(CNN)三档栏目涉及本国的自采新闻中:News Hour(CCTV-NEWS)依然以政治新闻为主,而Global News(BBC)与News Stream(CNN)则偏重科技类新闻。

虽然三档栏目都面向国际受众,但涉及本国新闻难免会带有自我形象宣传的味道,这也是各台非常有特色的一点。News Hour(CCTV-NEWS)着重对政治、经济、军事等相对较“硬”的新闻进行报道,对中国形象进行正面、直接的宣传;而Global News(BBC)与News Stream(CNN)则选择了科技、文化、体育等“软”性内容,宣传意味被淡化,更容易为受众所接受。

不可否认,News Stream(CNN)在栏目设定之初就对科技新闻有所偏好,但Global News(BBC)中的科技新闻占比或许可以给CCTV-NEWS一些启示。我们身处互联网时代,谁都不可能忽略科技的存在和影响。把握、了解受众关注热点,体现时代的脉搏,这不仅是频道与时俱进的态度,而且可能更贴近受众。一味表现中国强大、过多播出政治类新闻,或许可能会在塑造中国形象方面适得其反。尝试加入科技、文化等软性内容,也许更容易拉近与海外受众的距离。

综上,笔者从三台自采新闻的生产能力、地理覆盖能力、话题深入能力、新闻题材差异、新闻内容差异等方面,对CCTV-NEWS、BBC和CNN的三档栏目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在BBC、CNN被公认为最强电视媒体的今天,CCTV-NEWS已经可以在一些专项领域,比如自采新闻占比、地理覆盖能力上比肩两者。但在热点新闻报道数量、报道深度及持续报道能力上,差距也显而易见。

由于三台在频道设置、受众定位上或有不同,笔者无法在自采新闻的题材和内容分类上同一而论。但在信息传播如此迅捷的今天,自采新闻如何在内容覆盖上开阔视野、在题材选择上接近受众、在信息挖掘上加强深入,这也许是所有电视媒体都必须作出的思考。

上一篇:好莱坞电影的风险共鸣与公共外交的涵化效应 下一篇:浅谈新常态下的经济新闻对外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