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脑梗死预后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时间:2022-09-17 04:43:36

大面积脑梗死预后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共60例, 其中恶化患者24例, 非恶化患者36例。分析年龄、并发症、是否为大脑中动脉主干阻塞、是否合并糖尿病等对病情的影响;分析不同梗死面积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恶化组存在大脑中动脉主干阻塞所占比例、年龄大于60岁所占比例、合并并发症所占比例、合并糖尿病所占比例大于非恶化组(P

【关键词】 脑梗死;大面积;预后;危险因素

大面积脑梗死病情危重, 患者预后差, 病死率高, 属于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大面积脑梗死及时早期正确处理, 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为了探讨影响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本文选择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人民医院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共60例, 上述患者均为2010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患者, 上述患者诊断符合中国脑血管病指南制定的大面积脑梗死诊断标准, 患者脑梗死面积均>5 cm, 病变脑叶为一个或以上。上述患者中男38例, 女22例, 患者年龄平均为(66.9±7.4)岁。

1. 2 方法 本组患者均再入院后给予甘露醇降低颅内压、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等处理。根据所选60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 把上述患者分为恶化组和非恶化组, 其中恶化组24例, 非恶化组36例, 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存在并发症、是否为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是否早期治疗等对患者病情的影响。根据本组患者脑梗死面积大小(脑梗死面积为20~40 cm2共33例、41~60cm2共14例、>60 cm2共13例), 观察患者的预后情况(基本治愈、好转、无改变、恶化、死亡)。预后评定采用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标准进行评定。

1. 3 统计学方法 对本组所选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均在统计学软件SPSS14.0下进行分析, 率的比较卡方检验, P

2 结果

2. 1 大面积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恶化组存在大脑中动脉主干阻塞共14例, 所占比例为58.3%;非恶化组大脑中动脉主干阻塞共10例, 所占比例为27.7%。恶化组年龄大于60岁患者共20例, 所占比例为83.3%;非恶化组年龄大于60岁共15例, 所占比例为41.7%。恶化组合并有并发症患者共21例, 所占比例为87.5%, 非恶化组年龄大于60岁共20例, 所占比例为55.6%。恶化组患者中早期治疗共17例, 所占比例为70.8%, 非恶化组早期治疗患者共34例, 所占比例为94.4%。恶化组合并有糖尿病共14例, 所占比例为58.3%, 非恶化组合并糖尿病共5例, 所占比例为13.8%。恶化组存在大脑中动脉主干阻塞所占比例大于非恶化组(P

2. 2 脑梗死面积对预后的影响 脑梗死面积为20~40 cm2, 33例患者中基本治愈4例、好转16例、无变化3例、恶化6例、死亡4例, 基本治愈和好转所占比例为57.5%;脑梗死面积为41~60 cm2, 14例患者中基本治愈0例、好转3例、无变化3例、恶化3例、死亡5例, 基本治愈和好转所占比例为21.4%;脑梗死面积为大于60cm213例患者中基本治愈0例、好转2例、无变化1、恶化1例、死亡9例, 基本治愈和好转所占比例为15.3%。脑梗死20~40 cm2患者基本治愈和好转所占比例高于其他脑梗死面积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本文结果中, 病情恶化患者的年龄多集中在60以上, 此类患者主要是大脑中动脉主干阻塞, 且合并的并发症和糖尿病患者较多, 所以本文资料提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病情恶化与患者的年龄是否大于60岁、是否存在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合并并发症及糖尿病等因素有关, 这些因素可加重患者病情[1, 2], 故在临床治疗中根据上述因素早期实施干预, 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 提高患者预后。而在本文资料中, 脑梗死的梗死面积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 梗死面积越大, 患者的预后越差, 病死率越高[3]。所以, 面积脑梗死患者病情恶化与年龄、合并并发症、合并糖尿病、是否早期治疗、大脑中动脉主干阻塞等因素有关, 脑梗死面积越大患者的预后越差。

参考文献

[1] 邵素君.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研究.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6, 6(16):889-890.

[2] 吴均超.41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临床分析.蛇志, 2013, 25(2): 228-229

[3] 蔡浩.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诊治研究.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13): 623-624.

上一篇: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下一篇:替代疗法对甲减患者血脂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