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桡动脉途径射频消融左侧旁道20例临床研究

时间:2022-05-25 09:10:56

经桡动脉途径射频消融左侧旁道20例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桡动脉途径建立方法, 评价该途径用于左侧房室旁路消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例左侧房室旁路为研究对象;采用桡动脉穿刺置入6F长鞘作为5F消融导管进行左心室二尖瓣环标测和消融途径;经锁骨下或颈内静脉穿刺置入两个6F动脉鞘并插入冠状静脉窦和右心室电极导管, 用于心房和心室局部记录和刺激的途径。结果 20例均顺利经桡动脉插入鞘管和消融导管, 二尖瓣环标测局部电图稳定, 左侧旁路均被成功阻断;消融后顺利拔除消融导管和鞘管。平均随访3个月无复发, 穿刺手臂活动正常。结论 桡动脉途径配合锁骨下或颈内静脉插管可安全有效地消融左侧旁路。

【关键词】 桡动脉途径;左侧旁道;射频消融

经股动脉和房间隔穿刺途径消融左侧房室旁路已是成熟的射频消融(RFCA)技术, 均需股动脉和股静脉穿刺插管, 但拔管、压迫止血和消融术后引起的并发症一直未能很好解决。经桡动脉途径能否成功消融左侧旁路目前尚无研究, 本文对其方法学和可能性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例患者年龄19~43岁, 平均年龄27岁, 男12例, 女8例。20例房室旁路的心动过速反复发作, 愿意接受RFCA治疗;心内电生理诊断为能恒定显现房室旁路前向传导, 并能诱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桡动脉搏动明显, Allen试验阳性, 即尺、桡动脉侧支循环良好。

1. 2 方法 血管穿刺插管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穿刺置入两支6F动脉鞘管, 分别插入6F 4级导管至右心室心尖部(RVA)和10级冠状静脉窦导管至冠状静脉窦(CS)[1]。经皮穿刺右侧桡动脉置入6F动脉鞘, 经鞘管插入0.035英寸超滑导丝至升主动脉, 退出动脉鞘, 经导丝插入6F×60 mm长鞘, 退出内芯, 3000 IU肝素经鞘管注入。经鞘管插入5F消融导管至主动脉无冠窦。完成血管穿刺和插入电极导管后, 同步记录体表心电图和CS、RVA、HBE局部电图, 经CS近中段刺激左心房, 明确房室传导功能和诱发、终止AVRT。RVA刺激右心室, 明确室房传导功能和诱发、终止AVRT。根据房室传导特点确定房室旁路前传功能, 根据室房传导特点和比较HBE、CS各部位心房激动顺序确定房室旁路的部位。靶点标测和消融完成上述电生理检查后, 将消融导管经主动脉瓣口插入左心室, 窦性心律或心室起搏心律时, 右前斜30°和左前斜45°透视下逐一标测二尖瓣环内侧至前外侧, 并与CS最早心房激动部位比较。确定消融靶点后放电消融, 有效放电后将消融导管放置于无冠窦, 重复心室和心房刺激。术后随访:消融术后3 d记录体表心电图和接受食管电生理检查。出院后3个月门诊复查, 记录体表心电图和再次接受食管电生理检查。体表心电图预激恢复或诱发AVRT者为消融术后复发。

2 结果

20例均成功经桡动脉插入鞘管和消融导管, 16例消融导管顺利跨主动脉瓣进入左心室, 4例反复调整导管弯度和方向后进入左心室。20例经房室和室房传导标测, 旁路位于左后(2例)、左侧(4例)和左前外侧(14例), 心室刺激和诱发AVRT的室房激动顺序一致。20例经有效放电消融后19例旁路彻底阻断, 1例放电结束后15 min旁路传导恢复, 经再次标测和消融阻断旁路。消融结束后16例拔出鞘管无阻力, 4例有轻度阻力和疼痛。消融术时间40~60(50±10)min, X线曝光时间6.5~12.1(7.5±4.6)min。20病例消融术后3 d食管电生理检查未诱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3 讨论

本文采用6F长鞘放入桡动脉内, 经此插入5F消融导管, 操作过程均在鞘管内而不对桡动脉直接刺激, 可方便进入左心室标测二尖瓣环寻找消融靶点, 有效阻断旁路。本文使用5F消融导管, 经鞘管进入升主动脉后多数患者易跨过主动脉瓣进入左心室, 少数患者因5F导管较软不易进入。该途径靶点标测与股动脉途径相似, 本研究仅消融(1.1±1.9)个靶点, 消融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较短, 说明这一途径易掌握。有效消融靶点放电阻断旁路均在10 s内, 这与股动脉途径使用7F大小的消融导管所获结果一致, 提示5F消融导管在目前可有效地阻断旁路。经桡动脉途径配合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插管可达到左侧旁路消融的电生理检查和评价消融效果的目的, 置入CS和右心室的导管可完成心房和心室刺激, 经主动脉无冠窦记录的HBE可用于判断室房传导途径。这样可以完全避免下肢血管穿刺而完成旁路消融, 消融术后活动不受限制, 不需要股动脉穿刺术后长时间卧床和下肢制动, 从而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潜在危险。本文初步结果表明经桡动脉途径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左侧旁路的消融, 但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 郑亚西,冉迅,周松. 左侧旁道伴主动脉缩窄经桡动脉途径射频消融治疗一例.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6, 34(8):759.

上一篇:80例急腹症早期诊断与治疗经验 下一篇:GnRHa联合中成药坤泰胶囊与GnRHa减量治疗子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