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研究型高校专职科研队伍的建设

时间:2022-09-17 03:37:43

论研究型高校专职科研队伍的建设

摘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专职科研队伍是研究型高校服务国家科技创新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内研究型高校的专职科研队伍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面临通过项目经费建立薪酬体系和用人传统观念等挑战。迫切需要明确专职科研队伍的定位及其与学校其他人才队伍之间的关系,建立起符合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学校自身发展需要的专职科研队伍建设机制。

关键词:国家创新体系;研究型高校;专职科研队伍

中图分类号:G647?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022-03

一、引言

建设一支富有创新精神、专门从事重大专项研究和高技术成果推广工作的高素质专职科研队伍是研究型高校适应国家地方创新体系建设,实现学校科研工作持续上升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必然选择。

国外研究型高校大都有一支大规模、高水平的专职科研队伍全职进行科学研究,使得大学始终保持研究活力。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和密西根大学等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专职科研人员的人数已经超过专任教师[1-3]。专职科研队伍建设在国内研究型高校还处于探索和发展的初期,面临用人传统观念、科研劳务费使用限制等挑战和问题,迫切需要在借鉴国外世界一流大学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专职科研队伍的定位与发展目标,探索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符合国内研究型高校自身发展需要的专职科研队伍建设机制。

二、专职科研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1.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必要要求。提升原始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是高校当前重要的历史使命和责任。2011年4月,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同志强调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既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又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自觉参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自觉参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自觉参与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4]。

近年来,高校承担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占半数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直保持在70%以上,重点重大项目都在50%以上。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占全国总数的64%;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占总数的31.7%[5]。据统计,2000~2009年,高校共承担了约2.8万个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获科技经费总额大约是277.5亿元,占中央政府国家科技计划总经费的25.7%,这一数字还在持续增长[6]。

繁重的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重任,仅靠专任教师队伍来承担是不现实的,高校迫切需要通过人事体制的创新建立一支大体量、高水平的专职科研队伍。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1暑期教育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上指出:“要完善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办法,建立不同类型教师的职业发展通道,探索建立全职研究队伍,搭建人才发展改革实验区”。2009年2月,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5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鼓励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若干意见》(国科发财[2009]97号)。2010年3月24日,科技部、教育部和财政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项目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关工作的通知》(国科办财[2010]20号)。这些都为高校建立专职科研队伍提供了机遇和政策支持。

2.高校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高校在国家地方科技创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内各高校承担的科研工作体量增长迅速,这对科研队伍的“质”和“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浙江大学为例,从2008~2011年,学校科研经费增长了1.66倍,在研千万级项目从2008年的43项到2011年的102项,增长了近2.4倍。与此同时,专任教师的规模没有增长,稳定在3500人左右。2012年学校科研总经费为28.17亿元,在C9高校中位列第二,人均科研经费约为80万,如果不包括从事基础教学的教师,人均承担科研经费近100万。从这个数据分析看,已经逐步接近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但科研人力资源的规模和结构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除专任教师外,还有一支庞大的专职科研人员队伍和以研究为主的其他学术人员队伍[2]。与之相比,国内研究型高校目前的科研人力资源模式还多为传统的“专任教师+博士后+研究生”模式,专任教师同时要肩负教学和科研的双重职责,承担科研任务时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博士后和研究生流动性较大,难以形成一支稳定的研究队伍。学校自身可持续发展受科研队伍规模和结构的限制越来越明显。因此,从学校提升科研竞争力和自身发展的角度,迫切需要在借鉴国外高水平大学的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建设一支富创新精神、全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科研队伍,凝聚高水平研究人员形成大团队,出大成果。

3.拓宽高学历毕业生就业渠道的有效途径。目前,高校应届博士毕业生和博士后出站人员的主要就业意向是高校教师。根据我们在2010年所做的浙江省博士后科研与生活状况调查,近9成(87.7%)的被调查学科博士后和近半数(44.1%)的被调查企业博士后出站后选择进入高校继续从事研究工作。由于目前从国家和学校的各个层面都非常重视引进具有良好国际学术背景和经历的海外人才,这使得国内许多出站的博士后和博士毕业生面临择业的压力。这些研究人员中绝大部分都是所在科研团队及项目组的骨干。从科研团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需要将他们吸引到专职科研队伍中。

三、专职科研队伍的定位与发展目标

研究型高校中的专职科研岗位主要分布在两类团队中:一是从事基础研究和国家地方重大专项任务研究的院系和独立研究机构;二是从事高技术成果推广和转移的独立研究机构或创新企业。这两类团队中专职科研人员的定位是不同的。第一类团队中的专职科研人员定位为团队中的研究骨干,负责项目的执行和实施,选拔时着重其学术科研背景和能力;第二类团队中的专职科研人员可分为两种,一种定位为从事专项研究工作的科研骨干,选拔时着重其学术科研背景和能力,另一种定位为高技术成果推广和产业化中的负责人,选拔时着重其是否具有丰富的高技术成果推广经验。这两类团队中专职科研人员的定位及其与专任教师、实验技术等人才队伍之间的关系如图1、图2所示。

上一篇:历史教学中自主学习的思考与实践 下一篇:感受教育幸福做幸福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