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DII低位增仓业绩回升

时间:2022-09-17 02:12:21

在最近一年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私募基金,业绩远远超过公募基金,比如金中和西鼎邓继军一年来取得71%的收益率。也有一些老将,受2008年亏损困扰,几乎踏空此轮行情。

随着海外市场的大幅反弹,QDII基金的净值也得以回升。统计显示,截至4月30日,9只QDII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涨幅为12.19%。其中,海富通中国海外股票和交银环球精选股票回到了1元面值以上,而上投摩根亚太优势股票和嘉实海外中国股票依然在0.4元左右徘徊。

海外股市反弹

今年以来,海外股市经历了大幅下跌后的反弹过程。截至4月30日,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6.93%,日经225下跌0.35%,伦敦金融时报指数下跌4.3%,法国CAC指数及德国DAX指数分别下跌1.81%和0.85%。

与此同时,香港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及部分新兴市场指数都出现了回升之势,指数均有不同幅度上涨。恒生指数上涨了7.88%,恒生国企指数上涨15.12%,巴西圣保罗指数上涨25.94%,中国台湾加权指数上涨30.52%。

各个市场不同的表现直接影响到投资各类市场的QDII基金的业绩,以发达市场为主投资的QDII表现弱于投资香港等新兴市场为主的QDII。

从净值增长率上看,新QDU延续了去年三季度以来的领先优势,业绩表现好于老QDII。

业绩分化 跑赢基准

新成立的海富通中国海外净值增长快于华宝兴业海外,交银施罗德环球净值增长超过银华全球核心。而老QDII业绩分化较大,上投摩根亚太、华夏全球、工银瑞信全球和华宝兴业海外净值增长较快,银华全球核心净值增长缓慢。

从一季报看,9只QDII中有8只的净值增长率跑赢了其业绩基准,幅度最大的是华夏全球,超越基准收益率12%,嘉实海外成为唯一一只净值增长落后其基准的QDII,其净值增长率低于基准1,53%。

跑赢基准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这些QDII的业绩基准跌幅较大,同时QDII本身表现较为抗跌,由此获得了较多的超越基准的收益。由此可以推断,QDII擅长通过调整仓位进行防守。

当然,仓位对基金业绩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海外股市表现的分化对选择不同地区投资的QDII业绩影响也较大。

因此,今年以来QDII业绩的分化也在意料之中。截至4月底,海富通中国海外股票以21.25%的净值涨幅居于首位,其次为上投摩根亚太的净值增长率15.14%,交银环球精选的净值涨幅也达到了14.49%,而华夏全球、工银瑞信全球、华宝兴业海外和嘉实海外今年以来涨幅均超过10%。2009年一季度股票仓位最轻的2只QDII――南方全球精选配置今年以来涨幅则仅为753%,银华全球优选则上涨0.82%。

QDII的业绩出现分化,主要是各只基金所采取的策略不同。在国际金融危机尚未结束的时候,QDII多半采取了较为谨慎的策略,但在市场深跌时,又进行了抄底,股票仓位有所上升。

仓位有增有减

根据一季报显示,QDII基金整体持有权益类资产比重较高,平均为79.95%,最高的为银华全球核心,权益类资产(股票+基金)占比高达90.25%;其次是上投摩根亚太优势84.19%和嘉实海外中国82.67%;最低的为海富通中国海外,权益类资产占比为70.69%。

与2008年底相比,QDII没有一致乐观加仓,而是有增有减。南方全球精选大幅加仓,由2008年底的60.42%提升到81.98%,权益仓位提升21.56%。交银施罗德环球精选也将仓位迅速提升到78%,升幅达63.96%,这与其建仓期一季度结束有关。同时,上投摩根亚太、嘉实海外、银华全球和海富通中国略有减仓。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各QDII纷纷减持衍生品投资,目前只有交银施罗德环球持有0.16%的衍生品。去年四季度曾持有衍生品的嘉实海外、上投摩根亚太、工银瑞信全球及华宝兴业海外均抛售了所有的衍生品。

增配港股

由于2009年一季度海外股市中,发达市场受金融危机冲击,整体表现较弱,而香港市场受益于中国经济刺激政策的作用而表现较优,使得QDH在一季度大幅增加了对香港及新兴市场的配置,并小幅降低了对发达市场的配置。

分析师表示,与上季度相比,QDII平均提高香港配置5,96个百分点,降低美国配置4,6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QDII开始收缩对英、德、法的投资,但加大对印尼、泰国等新兴市场及韩国、瑞士市场的配置。

分析师认为,随着全球金融市场逐步稳定,以及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的实体经济持续衰退,国际资本势必将会逐步流入香港市场,香港股市将有良好的表现,而QDII表现与港股、美股的走势联系紧密。从长期来看,海外市场下跌动力越来越弱,投资机会也在逐步显现。投资者不要过度关注QDII短期的净值表现,应该更多考虑QDII的长期投资价值。但在金融危机尚未完全解除之前,投资人仍需要加强风险控制。还在“交学费”

资料显示,目前已有27家基金公司取得QDII资格,但目前QDII的收益远不如A股基金。自2007年8月南方基金首家获得QDII资格以来,已有27家基金公司取得QDII资格,占国内基金公司总数的近一半,其中仅有9家基金公司完成QDII募集。

在9只QDII中,4只于前年市场牛市狂热时完成募集,另有4只在2008年上半年完成募集。最近完成募集的为交银施罗德环球精选基金,其于2008年7月结束募集,此后QDII发行进入长达9个月的真空期。

据分析,QDII发行停顿与股市走熊及国际金融危机有直接关系。原先设想投资QDII是可以分散单个A股市场的风险,寻求多元化的投资机会。但国际金融危机的来临,让QDII的业绩灰头土脸,不仅没有分散风险,反而让尝鲜的投资者吞下了净值腰斩的苦果。

分析师认为,尽管理论上QDII可以在更广泛的市场间进行配置,但是客观上,基于当前内地基金公司的投资能力,它们最终都会把主要的投资放在香港市场,把与内地有关的港股作为主要投资目标,这对分散风险意义不大。因此,QDII要真正吸引投资者关注,显示独有的个性优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上一篇:千点反弹基金座次重新排 下一篇:业绩行情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