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二维”评价模型构建

时间:2022-09-17 01:57:59

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二维”评价模型构建

摘 要:通过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内涵,从建设过程和结果两方面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绩效“二维”评价模型,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测定应由两个分指数差距指数和进步指数复合成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指数进行,以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的绩效考核体系,使得考核工作能在真正意义上持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模型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3-0280-02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可持续发展。如何客观地衡量和评价地方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绩效,是该项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然而,现有评价方法多采用指标现状值与目标值的差距作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唯一判据。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只重结果,轻视了过程考核;二是只比绝对值,基础好的地方就有可能仍然保持相对优势,而基础相对差的地区就会望尘莫及,即使再勤奋努力,排名仍然靠后。这显然是不公平的。为此,本文尝试从过程与结果两方面界定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内涵,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的绩效考核,构建全面衡量建设行为和结果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二维”评价模型。

一、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内涵

(一)体现结果与过程的统一

绩效(performance)通常被定义为“执行、履行、表现、成绩”[1]。可见,绩效就是工作结果;绩效就是行为;绩效就是结果与过程(行为)的统一体。从广义的角度看,生态文明是一种高级的文明形态,确实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和结果。但从实践的角度看,生态文明建设是分阶段、分层次的,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每个阶段又有不同的目标,实现了一个阶段的目标,生态文明进程就推进了一步。因此,考核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考核应当贯穿全过程管理,而不是阶段性工作,必须将考核纳入全过程管理,坚持结果与过程并重。

(二)体现建设主体的努力过程

客观上,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历史等原因,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各不相同。生态文明考核要看到地方的进步,有的地方基础比较差,指标完成的绝对量可能不大,但是进步比较大,也要综合考虑,力争科学合理。有利于促进地方政府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使基础好的地方感到压力,使基础相对差的地方有奔头,让各地生态文明建设在最公平的条件下实现最大程度的推进。

二、生态文明建设绩效“二维”评价模型构建

(一)模型构建思路

第一,根据指标选取的原则和目的,采用专家咨询和经验选取相互补充的方法,挑选和建立指标体系,再根据其各自在生态文明建设系统中所占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不同赋予不同的权数。

第二,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绩效应从建设的过程和结果两方面衡量的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测定由两个分指数差距指数和进步指数复合成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指数进行。其中,差距指数衡量各指标现状与规划目标的差距,表征规划目标的完成情况,有助于决策者根据目标实现情况制订合理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安排,明确示意今后努力的方向;进步指数衡量同一城市不同时间各指标与自身历史水平相比的进步程度,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的努力程度。

(二)评价体系框架

本文选取和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子系统。

1.经济子系统

经济发展指标3个: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城乡收入比。

产业结构指标3个: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化率。

2.社会子系统

可持续性指标2个:科技投入占GDP比重、环境投入占GDP比重。

城市文明指标2个:人均公共藏书、万人拥有病床数。

基础设施指标2个: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人均道路面积。

3.生态子系统

资源利用指标2个:单位GDP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

生态环境指标4个: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空气优良天数。

恢复与建设指标2个: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地覆盖率。

(三)模型构建过程

参考研究成果[2,3],整个模型构建过程分3步。

1.原始指标数值的标准化。原始指标数值(yi)是该指标评价体系的最小分析要素,各指标之间是异量纲或异质性,需要先对指标做无量纲化处理。

根据不同分指数含义采用不同算法。差距指数测算采用目标值法,标准化公式为:对于正向指标,对于逆向指标,yi=ai/xi,式中xi为原始指标的现状值,ai为目标值。无量纲化后的数值可以直观地反映目前的状态离设定的目标差距有多大。进步指数测算采用基期法,标准化公式为:yi=xi/max(xi,xi-1),式中xi为当年指标值,xi-1为上年指标值。可以得出当年指标相对上一年值的进步程度。

2.分指数的测算。计算公式为Ii=yijωj,其中:Ii为i 年差距(进步)指数值,yij为第i 年j 指标的无量纲化值,wj为j 指标的权重,m为指标数目。

3.综合指数的测算。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是建设过程与结果的统一,进步指数与差距指数以及它们之间的协同关系都会影响区域综合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水平。把这两者进行综合就可计算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绩效。因此对它们的综合需要采用乘法法则,计算公式为I综合=。

(四)评价等级划分

为了更明确地评价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本研究参照了已有的研究资料 [4],建立了分级评价标准。分值在0—1之间,分值越高表明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越高。以0.6为基本标准,低于0.6表示还处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准备阶段,0.6以上表示已经进入生态文明建设阶段。其中,0.6—0.8表示生态文明建设初级阶段,0.8—0.9表示生态文明建设中级阶段,0.9—1.0表示生态文明建设高级阶段。

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其目标是规范人类发展行为,以协同社会及生态环境的发展。本研究设计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二维”评价模型,从过程与结果两方面界定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内涵,通过进步指数与差距指数综合测定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水平,为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的绩效考核提供了一些新思路和系统化的设计框架。

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模式也才刚刚开始,指标体系、考核方法等研究是下一步研究与实践的重点。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加深对指标体系的研究,以提高其科学性、合理性,引导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入、完善、提升和拓展。对考核方法的研究应集中在持续激励机制的建立上,以使得考核工作能在真正意义上持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 张芳杰.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M].北京:牛津大学出版社,1984:845.

[2] 高珊,黄贤金.基于绩效评价的区域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构建——以江苏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0,5(30):823-827.

[3] 周江梅,翁伯琦.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与其体系构建的探讨[J].农学学报,2012,2(10):19-25.

[4] 马道明.生态文明城市构建路径与评价体系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9,(10):80-85.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wo-dimensional" evaluation model in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ng performance

DAI Wei

(China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cadre College,Qinhuangdao 066004,China)

Abstract: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of performanc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wo-dimension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odel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results of the two aspects,proposed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hould be the performance measured two index gap index and development index composite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dex,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the appraisal work will continue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the true sense.

Key words: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performance ;evaluation;model

上一篇:四川省体育旅游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下一篇: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风险成因及其防范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