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红线”的担忧

时间:2022-09-16 11:30:59

“耕地红线”的担忧

再过一个多月,也就是6月25日,是我国的第23个土地日。国家设立土地日,是为了坚定不移地实行“十分珍惜和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为了保护耕地,国家还强制性地实行“耕地红线”制度。

所谓“耕地红线”,是指经常进行耕种的土地面积的最低值,即全国耕地要守住不少于18亿亩红线。这一指标明确写在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它是一个具有低限含义的数字,有国家“耕地红线”和地方“耕地红线”,现行中国“耕地红线”是18亿亩。

我国人均耕地少,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保有一定数量的耕地。保障国家生态安全,需要大力加强对具有生态功能的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的保护。而现实中耕地保护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优质耕地流失速度惊人。而且我国耕地后备资源潜力只有2亿亩左右,60%以上分布在水源不足和生态脆弱地区,制约了我国耕地资源补充的能力。

“谁来养活中国人?”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用全球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成功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需求持续扩大。在相当时期内,中国都将面临土地供需矛盾尖锐的现实挑战。而坚持最严耕地制度,严守18亿亩耕地粮食安全警戒线,成为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不二选择。 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直接关系群众的基本生活、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对内关系到长治久安,对外关系到能不能与其他国家和谐相处,是必须完成、没有退路的目标任务。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对土地的需求持续扩大,人口增长、基础设施建设等都需占用耕地。2002年以来,中国展示出惊人的发展速度,城镇化率从2002年年末的39.1%攀升到2011年年末的51.27%,数以亿计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在城市用地需求剧增的同时,农村建设用地总量不减反增。强劲经济增长带来的旺盛用地需求,加上城市边界的扩张和灾难的损毁等等,土地“闸门”经受着严重冲击。“十五”期间,我国耕地面积共减少9240万亩,年均净减少耕地1848万亩。面对现实,人们有理由担心,按照这样的速度,中国的耕地还能不能养活中国人?

城镇化、工业化对用地需求甚殷,在当前社会上普遍出现的情况是,村村都积极卖地,引进企业,更有甚者是村干部自己划地盖厂,但是这种规划是否经过论证呢?村委会一句话就把土地收上去重新分配,村民有时候也就莫名其妙了。

由于交通方便,水资源充足,良田最多的地方也是最适合建厂的地方。卖的地越来越多,适合村民耕种的地就越来越少。

但是卖地后村民得到了什么?把良田卖掉后的钱归属到哪里去了?村干部自己建设工厂的土地怎么来的呢?如果到时候没有地了,遇到经济不景气村民靠什么生活?这里面更让人痛心的是建厂以靠路为主,路就修在良田中间,所以建厂自然还得把良田卖掉了,最后村民虽然有地可耕,但是地却从良田变成了差的地。前几年还在耕地里面挂有保护耕地的牌子,现在不知道谁的一纸文件,保护耕地的牌子没有了,耕地变成了厂房。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所面临的问题会越来越多,那么拿什么来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呢?

目前,很多农村劳动力除了打工外家里还有一点田地可以耕种,出外打工由于技术、学历等问题,农民工的工资不可能高,在家里可以自己种地、种菜、养家畜的情况下,这点工资是纯收入,可以供应家里各种开支、孝养父母不觉紧缺。如果守不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家里没有地种,粮食、菜、蛋等全部靠买吃的话,那么这点工资就是入不敷出了。且如果遇上经济不景气、国内粮食不丰收的情况,不但农民工最先失掉工作,粮价、蔬菜价格等也都会大涨,那么在前无工作后无土地的情况下,刚刚步入小康的农民就会重新步入贫困的境地,更不要奢谈孝养父母、子女上学了。

中国有十几亿人口,为了保持国家稳定、经济发展,不但要保护耕地,而且还要增加投资,因为这毕竟是农民的最后一道防线。虽然我们可以建立“完美”的社保体系,但是这会带来更大的财政问题,到时候国家能否负担得起还是未知数,因此我们在规划经济蓝图的时候,不能只为了发展、为了钱,而忘记了要给后代留点发展的本钱。其实很多问题只要地方政府能够稍微多考虑一点可持续发展,企业家和官员都更尽心一点,很多事情是可以避免的。比如建厂,可以考察一下耕地的好坏情况,将差的、可能会废弃的土地建厂,好的留做耕地,但是如果大家都只考虑自己,企业家只为圈地、赚钱,官员只为政绩,缺少了公德心,那么怎么谈可持续发展呢?希望大家都能够为后代子孙考虑,各级政府都能够更多地做实际工作,少一点表面文章,多一点实地调查。

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不仅是为了保证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是为了保障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2003年以来,有关我国经济过热的警告就不绝于耳。以“开发区热”、“房地产热”和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突出为典型的新一轮经济过热和失衡现象,造成了耕地的大量流失;而耕地控制不严,又给经济过热、盲目投资等提供了土地。

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也意味着要严格控制耕地转为建设用地,制止建设用地的过度扩张,约束盲目建设、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等行为,保证经济的健康发展。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将不可避免地占用部分耕地,现代农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也将需要调整一些耕地。今后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农用地特别是耕地保护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

历史上,我们曾不止一次地提出必守的耕地总量红线,又不止一次地失守。这一次提出18亿亩“耕地红线”,会不会再次失守呢?

民以食为天,保护耕地是一件天大的事。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保住耕地又是一件天大的难事。习惯性的“失守”,削弱了人们坚守“耕地红线”的信心。

以1996年为基期的第二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曾确定,2000年的耕地保有量为19.4亿亩,2010年的耕地保有量要控制在19.2亿亩。结果,刚到200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就减少到19.2365亿亩,比当时设置的红线少了0.1635亿亩。不得已,国家在“十五”开局之年又把2010年要保19.2亿亩耕地的目标“提前”到2005年。结果呢?到2005年,全国耕地只剩下18.31亿亩。到2006年,再减少到了18.27亿亩,直逼18亿亩耕地保有量这一红线。

一次次设置,又一次次突破,设置红线还有什么意义呢?在一些人看来,保住18亿亩耕地这个红线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国土资源是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和空间载体,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未来一个时期,我国资源需求刚性上升与资源供应刚性制约的矛盾将不断加剧,生产力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矛盾将进一步突出。

国土资源部原部长徐绍史表示,守住“耕地红线”,一要管住“占”,二要搞好“建”。管住“占”,我们称之为管控性保护,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新增建设用地及其占用农用地规模、结构和布局安排的调控,落实城乡建设用地管制边界,严控建设占用耕地规模,最大限度减少建设占用耕地特别是优质耕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低效扩张;将永久基本农田落地到户,严格管控措施,实现长久有效保护;严格农用地转用管理,确保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业结构调整等活动中不改变农用地用途等。

数量上守住红线固然重要,但如果耕地质量下降,粮食产能必然下降。因此,我们提出,守红线更要“建”红线,努力推动耕地保护从数量管护转向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管理转变,确保耕地生产能力稳步提升,让同等面积的耕地生产更多的粮食。

“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本。”耕地保有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我国是一个粮食大国,也是一个粮食消费大国。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是逼着人们走向科学发展、科学用地,逼着各地从存量土地中挖掘潜力。

上一篇:创业板疯涨引发减持潮 下一篇:中牧股份盈利下滑 难有突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