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民间经歌的传承与保护

时间:2022-09-16 11:11:10

周口民间经歌的传承与保护

内容摘要:周口民间经歌内容丰富,既有世代延续、 历千年不衰传承下来的传统经歌,又有增添了时尚气息,融入了新表现形式和内容的现代经歌,充分体现了以农耕文化为核心的地域文化个性,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民众宗教性的精神特点。本文就周口民间经歌的传承与保护的意义、周口民间经歌传统传承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周口民间经歌传承模式新探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河南周口 民间经歌 研究分析

经歌俗称为“唱经”、“跑经”,是带有宗教色彩的一种民间歌曲。其演唱的场所为寺庙、广场或家庭庭院等地,含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周口民间经歌是以边歌边舞的形式进行,歌者边舞边唱,唱词带有浓重的地域文化和佛、道宗教色彩,传统经歌大多以歌颂伏羲、女娲为主,其舞蹈形式称为“担花篮”(又称“担经挑”或“履迹舞”),是以担花篮诵经文进行的一种奇特的原始巫舞。如今,在以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太昊陵、西华女娲城等为代表的庙宇群内外广泛地存在着“经歌”的演唱和表演。

一.周口民间经歌的传承与保护的意义

1、周口民间经歌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周口地处黄淮腹地,共辖淮阳县、鹿邑县、西华县、项城县等八县一市一区,历史上曾五次建都,四次封国,皇而帝,帝而王,分封则国,统制则郡,南北迭辖,州县兼置,始终是豫东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相传6500年前,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在此定都宛丘,创下先天八卦和龙图腾,创华夏民族远古之文明:制网罟,教民渔猎,开畜牧业之先河;画八卦,分阴阳,奠定中国古典哲学之基础;造土损,制琴瑟,始有中华之古乐;定姓氏,制嫁娶,革除原始社会之群婚习俗;以龙纪官,号曰“龙师”。5000年前,炎帝神农氏继都于太昊之旧墟,易名为陈,尝百草艺五谷,开创了中国农业的先河。3000多年前,周武王封舜后妫满于陈,建陈国。公元前196年,以陈在淮水之北,改名淮阳。所以说,淮阳是姓氏文化、农耕文化、八卦文化和龙图腾的发源地。同时,这里也是道家文化的发源地。春秋时期我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百位历史文化名人之一的老子和宋初著名学者、道家修士陈抟,均诞生在这里。被称为“天下文官祖,历代帝王师”的孔子,曾三次来陈,在这里著书讲学长达四年之久,为儒家学说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孕育了周口民间经歌,成为周口民间经歌生成和发展的重要文化环境。

周口民间经歌内容丰富,既有世代延续、 历千年不衰传承下来的传统经歌,又有增添了时尚气息,融入了新表现形式和内容的现代经歌,充分体现了以农耕文化为核心的地域文化个性,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民众宗教性的精神特点。如《女娲歌》中“……有了天有了地没有人烟,上天神留下人祖兄妹二人。他兄妹下凡来万古流传,眼看着一场大祸就要来临。多亏着白龟仙苦难相救,无奈何昆仑山滚磨成亲。日月长生了儿女百对,普天下咱都是龙的子孙。天下人咱都是一母所养,讲三纲论五常哪有远人。” 讲述了伏羲、女娲繁衍人类的传说;《十炷香》中“二炷香分出了阴阳两章,上有天下有地中有人皇……这八卦和九宫分出四象,天与地地与天一并所装……东有木西有金并交所行,这水火分南北上下运动,聚一处还到了土中相生……自无极化皇极太极生产,分两仪和四象顶地立天…..”,以通俗易懂的唱词,不仅唱出了中国传统文化“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自然哲学理念,同时带有浓重的道教的宗教色彩;像《孝道功世文》、《劝世歌》、《醒世歌》等则充分体现了儒家“礼”、“德”的思想内涵,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

2、周口民间经歌具有独特的民族艺术特色。

周口民间经歌的表演一般在每年农历二月二日至三月三日的太昊陵庙会,以及每月的初一、十五日在太昊陵和女娲城,表演者大多是五十至八十多岁的老斋公(老年妇女),三五成群(规模大的可达二十人以上),肩担经挑,边唱边舞。经歌唱词通俗明白,语言节奏自然鲜明,朗朗上口,你唱她和(合),体现着强烈的纯朴性、民族性和本土性。经歌的语言形式非常讲究,每句的字数和中国传统格律诗的字数保持一致,歌词大多为七言或五言,十言一句的也占大量比重,歌词以押韵脚为主,且大多是后句押前句,句句押韵,听起来和谐优美。也有歌词是只押偶数句,环环相扣,再配以旋律,悠扬悦耳。经歌的语言风格以“简单”、“朴实”为主,抒发人们强烈的爱憎感情,词语文白夹杂,因是方言演唱,所以具有独特的地方语言特色。因为周口民间经歌的表演方式是边歌边舞,所以其舞蹈形式――“担花篮”也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担花篮”是原始巫舞遗风,是一种巫女降神的舞,舞蹈动作表现的内容为俗信崇拜,一是歌颂图腾标记――龙,二是歌人祖伏羲和女娲的功德,三是谢大地的赐予,四是生殖崇拜。动作表现的是模拟对象和模拟过程,动作多与伏羲、女娲的神话传说相联系,体现了原生态的舞蹈艺术特色。如“剪子股”,一人打经板,三人表演担花篮,担花篮者肩担经挑,两臂平伸,两手半握经挑两头,以“十”字路线为中心,一人在前,两人随后,穿插而过,走成一个剪子股形路线、背靠背,使背后下垂的黑纱相互交汇象征伏羲、女娲交尾状。“蛇蜕皮”,一人在前,三人(包括一个打经板)朝一个方向沿履而舞,然后每两个从中问交叉而过,节奏慢时,步履像蛇在蠕动,节奏快时,又像蛟龙盘旋,相互追逐,表现了伏羲、女娲人首蛇身的形象。

3、周口民间经歌具有突出的审美价值。

周口民间经歌是在祭祀场合演唱,歌词内容在最原始的民间祀神乐歌的基础上,历千年传唱,历经整理、加工,除礼赞神明外,逐步加入神与神、神与人间的内容,还有宣传伦理道德、生产生活知识、历史知识、自然知识、地方风情的内容穿插在其间,经歌的内容特征与伦理、社会、政治结合起来,构成了不同于其他地域的传统音乐文化资源,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体现了“诗中有俗,俗中有歌”的美学特征。

经歌的演唱是宗教行为,表演的场合是在庙宇、殿前,演唱者把经挑当成圣物,恭恭敬敬地合在一起,一人双手举起、双膝跪下,其余老斋公分列两旁、也一起下跪。有的合掌祷告,有的双手捧香,喃喃开声轻吟经文,焚表进香,然后在统天殿、女娲殿、伏羲陵前演唱,这种庄重的审美倾向与特定的演唱地点、时间、内容给人以神圣的氛围。同时,具有的演唱者把此作为宣传教义的机会,为了更好地让受众们接受教义,经歌语言采用比喻、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妙语层出不穷。歌词内容或风趣、或诙谐、或引人入胜、或催人泪下,而演唱时的歌曲旋律大多是河南民歌、豫剧曲调、地方道情戏改编,更有的是改编自大家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旋律,这种生活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使经歌更具有庄谐并存的独特的审美特征。而周口民间经歌的这种创作与表演的灵活性,更显示了豫东民众豁达、包容、开放的审美心理。

二.周口民间经歌传统传承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1、家庭传承及存在的问题

周口民间经歌的表演,自古有传女不传男的遗风。据我们考察,周口民间经歌多是通过家庭传歌的方式,且是婆婆传于儿媳。如淮阳县王店乡的宋秀梅,自1978年结婚后,跟随婆婆李中凤学习经歌的演唱,凭着对这一独有的区域性的古老民间艺术形式的热爱,在婆婆的精心传授下,掌握了担经挑的基本舞蹈动作和舞蹈队形并熟练掌握了服装、经板、花篮等道具的制作方法。宋秀梅能制作“担花篮”的六种花篮,她制作的“龙、凤”花篮、“狮子、老虎”花篮、“宝瓶花篮”精巧、美观、大方、朴实,形象逼真、生动、栩栩如生。担花篮表演技巧尤为突出,舞时担着经挑快时像一阵风,慢时飘飘欲仙,头裹黑纱包头随风摆动像蛟龙摆尾,转弯时甩花篮像凤凰展翅,改变方向时的抖肩表演别具风味,她的表演技巧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喜爱。宋秀梅还于2011年荣获 “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一等奖。

周口民间经歌是远古社会以舞祭媒保留下来的集祭祖、娱神、求子为一体的原始巫舞的演变,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一种遗俗,其产生的社会群体的社会生活环境均属于相对落后和相对封闭的文化空间,在古代社会和传统社会里,严酷的生活环境使人们渴求精神上的慰藉,习歌成风。到了现代社会,农村的文盲已很少,农村青年受文化教育的程度逐步提高,家庭传歌逐渐失去土壤,尤其是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青年大多外出务工,使带有宗教色彩、且又毫无经济效益的经歌失去了青年群体。同时,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下,基督教走进豫东大地,受外来宗教的冲击,当地民众的出现多元化,经歌生存的社会基础再次削减,使其传承呈现出后继乏人的局面。

2、庙会传承及存在的问题

周口民间经歌是在太昊陵古庙会演唱的传统活动形式,经歌这种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豫东大地这一年一度的古庙会,也可以说太昊陵古庙会是民间经歌得以传承的载体。庙会是指一种以某个神灵庙宇为活动场所,以某个神灵诞日为活动时日,具有诸多祭祀性仪式与酬神娱神内容的群众性集会活动。[1]被悠久的农耕文化侵染的豫东大地上,传统乡村社会民众的神灵崇拜观念十分强烈,人们每年二月二到三月三,到太昊陵来求神拜祖、祈求伏羲神灵的庇护保佑,祈福风调雨顺、子孙兴旺。祭献仪式很是庄严,祭献队伍由善男信女组成,高举黄绫青龙旗,手捧香楼,肩挑花篮,在器乐声中,十分庄重地向人祖焚香跪拜,磕头祈祷,唱起经歌,舞起经担,表达对祖先的崇敬。经歌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与当时当地的生活、文化和信仰相混融。然而随着商品经济的渗透,庙会逐步演绎成了一种集文艺、商贸、消费、旅游等各种人性需求为一体的文化活动空间,据民国23年(公元1934年),河南省立杞县教育实验区,淮阳省立师范学校联合调查记载:这年赶二月庙会的人数达200万人次以上,参加大会商业的各种摊铺共52项,1476家;义务游艺40班,如龙灯、高跷、狮子、驮歌等;营业游艺23班:如梆子戏、马戏团、电影等。传统庙会的这种以宗教祭祀为宗旨的特性逐渐被世俗化,经歌也随之使原本神圣的信仰习俗变得不再神圣,其传承的环境出现了断裂。

3、手抄本及存在原问题

周口民间经歌不仅通过口头传承,同时也有通过手抄本这种书面语传承。这些手抄本都是没有经过官方或专家学者整理出版的歌本,歌本流传于民间,由受过学校教育的当地的民众运用当地的方言土语记录的。这些歌本记录的经歌,大都是传唱范围较广、影响较大的经歌。同时在乡村中也出现了一些民间创作者,他们根据当前的社会、政治现状,编写了很多宣传伦理道德具有教化色彩的经歌,这些经歌因语言诙谐生动,内容贴近生活而深受民众喜爱。但是就我们考察发现,因历代传承的唱经人大多是文盲,所以经歌主要是以口头传承世代传唱,历史上有些基层文人主动承担了记录传承的责任,而记载的部分经歌,也在“”期间被当作“四旧”被销毁或自然淘汰,造成了口头资源不可再生性的损失。目前在社会上传播的经歌,大部分是当前有些文化基础的民众根据现有传唱的经歌利用方言而记录的手抄本,因为受教育程度低,记录的内容错字多,且一些古语发音因找不到相应的汉字,出现了大量的白字而造成误传。同时因为受教育程度所限,记录的经歌只有文字而无曲谱,这些记录的缺失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三.周口民间经歌传承模式新探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周口民间经歌和其他民族民间文化一样,面临着冲击。目前周口会唱民间经歌的人大都在40岁以上,30多岁的人几乎没有,如果不采取措施,这种历经千年的民间经歌有可能散落,甚至消失。事实上,传统文化作为全球化的一种地方性知识,是一个民族谱系的符号象征。特别是全球化加速、社会日益碎片化的转型期,它在赋予生活意义,维系族群记忆,保持身份认同等几个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 所以说,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做好文化记忆和身份再造的问题。2006年5月,“太昊伏羲祭奠”被国务院列入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作为庙会祭奠习俗的周口民间经歌的保护与传承,其意义更显任重而道远。

1、政府在周口民间经歌保护、传承中的主导作用

任何一项民俗事象,它的主体虽然是广大民众,但是政府的意识或意志将会给予民众主体以重大影响。因为政府的介入以权力为依托,具有某种强制的功能,处于决策、组织、统筹的地位,构成一种主导力量。[3]这就要求政府首先要意识到民间经歌的文化价值,在能力范围内进行保护。

(1)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切实可行的保护和传承机制。

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都可能会有其产生、传承、散落甚至消失的过程,政府可以利用录音、录像、数字化等多媒体手段,对民间经歌进行声音、影像原生态存储,建立完善档案资料,进而达到抢救、保护的目的。如有条件,可在太昊陵内设民俗博物馆等进行陈列和展览。政府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制作集音响、图像、文字相结合的光碟,这些能产生艺术效果的音像资料,不仅能产生听觉和视觉的美感,同时还能够让更多的外地游客了解地方文化,甚至朝着产业化经营方面发展。

(2)设立经歌文化保护村落群,建立“生态博物馆”。

传统文化的传承,离不开特定的生态环境。在民间经歌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村落建立文化保护村落群,把有关伏羲文化的历史发展的概括、服饰、工艺品等,甚至当时的文化、生活原状性展示出来,使其成为“活文化”,形成展示豫东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化长廊”、“文化宝库”。同时可以设立一些群众参与性的历史“重现”的节目,进而缩短人与历史的距离,使人们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为游客提供了历史人文景观,对专家研究提供便利。政府也可以配合经歌,积极开发具有地域特点的泥泥狗、剪纸、泥雕,并结合一些民俗表演如金钟大鼓、陈州琴书、踩高跷、划旱船、舞狮舞龙等,如果把这些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民间艺术与历史旅游文化资源有效结合起来,极有可能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链。同时也能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促进农村新文化的建设。

(3)完善传承人制度,加大传承人的保护扶持力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依附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心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的宝贵财富。[4]所以,对传承人的保护尤其重要。民间经歌的传承者,不仅能演唱大量的经歌,而且能够制作精美的表演道具,他们热爱本土文化,热爱生活,能积极主动地吸收和传承本土文化。政府可以建立经歌传承者的保护体系,由文化部门或相关机关对民间经歌的表演者进行登记造册,分级保护。对优秀的传承人或演唱团体可以通过一定的评定办法给予资助,或者通过政府举行系列民间文艺活动给他们提供展示的平台,给予表彰奖励,以此获得官方的认可。周口市于2009、2011年举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便是很好的举措。同时,政府要尽可能地给他们创造传承环境,鼓励他们带徒授艺,培养骨干。民间经歌的传承人多为农民,以农活为生,政府要在物质生活上给予他们必要的保障,才能确保他们有足够充裕的时间与精力进行口头文化传承。

2、地方高校在周口民间经歌保护、传承中的优势及途径

在对周口民间经歌的保护与传承方面,地方高校具有很大优势。首先,高校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众多的知识型、技术型、研究型人才,这对周口民间经歌进行抢救性的挖掘、整理与研究提供了保障;其次,高校有着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稳定的学生群体,这为周口民间经歌的传承以及弘扬和发展提供了技术保证和宝贵的人力财富。

(1)整合专业人员,对周口民间经歌的传承发挥作用

地方高校的音乐专业人士,应通过自身的专业优势,将收录和未收录的民间经歌的曲调整理建档,填补历史以来有文字无曲谱的空白。周口民间经歌的演唱旋律大都来自于地方传统民间小调和地方戏剧的曲调,通过整理,不仅是对经歌的保护,同时也是对地方民间音乐的再挖掘。另外,还需要对民间经歌进行改编或创编。周口民间经歌都是通过本土的传统歌谣曲调创作而成的,无论曲调和经歌歌词,都需要创新才能适合当下民众的审美需求,也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才能吸引更多的新的民众。作为高校,集聚着众多的知识型、技术型人才,他们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如能对民间经歌进行适度的改编或创新,然后通过电视等媒体传播,不仅对民间经歌的传承发挥了作用,对文化的宣传、群众素质的提高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利用高校教育平台,是周口民间经歌传承的内在动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四章第三十四条中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这对地方高校的专业特色学科建设提出了指向性的目标。作为地方高校的音乐专业,可以把民间经歌引入课堂,甚至于走出校园,把课堂移至民间,让学生真切感受地方音乐文化的乡土魅力。经歌本身的口传特征以及其历史性、本真性、鲜活性、独特性的文化价值所具有的实际意义的教育生产力对学生认识传统音乐文化的地域性特征,甚至借助于周口民间经歌这种区域性传统音乐资源,创建专业学科的特色品牌。而这些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则有意识的培养了民间艺术的保护和开发人才。

(3)通过产、学、研结合来保护和传承周口民间经歌

地方高校的办学目的是为了服务地方的经济文化发展,把握好研究、教学方向,通过产、学、研结合,才能更好地引导非物质文化为地方的经济、文化发展服务。首先,要积极开展有关课题研究,这对抢救和弘扬地方文化有着现实意义。其次,要加大对周口民间经歌的宣传,把课题研究成果投向市场。为此,作为地方高校的周口师范学院作了创新性尝试,把周口民间经歌的歌词进行再创作,在“担花篮”的传统舞步的基础上加入现代舞蹈元素,改编创作的《陈楚和韵》获河南省第十届音乐舞蹈大赛一等奖并获创作金奖、《花样年华》获河南省第十届音乐舞蹈大赛二等奖。由学校舞蹈队的学生们在太昊陵进行表演,围观欣赏者众多,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太昊陵旅游景区的一大亮点。

参考文献:

[1]蔡丰明.城市庙会:人性本质的释放与张扬[J].学术月刊,2011,(6):94

[2]杨晓民.全球化时代的地域文化[J].读书,2010,(11):61.

[3]贺学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本质与原则[J].民间文化论坛,2005,(6):99.

[4]李华成.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之完善[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1,(4):81.

[基金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周口地区民间经歌的保护性发掘与旅游开发研究” 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1B934。]

张鹭,女,河南周口师范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上一篇:再读《给教师的建议》 下一篇:对当下语文作业评价问题的两点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