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给教师的建议》

时间:2022-02-06 08:00:17

再读《给教师的建议》

再次捧起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发现自己能与这位伟大的教育家产生更多的共鸣。

“许多教师经常抱怨说,儿童在上课时调皮,做小动作……这些话总使我觉得困惑莫解。如果你们,亲爱的同事们,能够认真地思考一番,怎样设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在进行脑力劳动,那么上述的情况是绝不会发生的!”(《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经常遇到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甚至调皮捣蛋的现象,尤其是低年级儿童,的确非常令人头疼。我们也知道应该在课堂上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根据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设计出不同的作业,但真正实行起来是需要很大的精力、耐心以及恒心的!可以说任重而道远!于学生的教育,特别是自我教育,值得好好琢磨,教师的引领尤为重要,“教育要给予孩子鲜明的思想、生动的词语和创造精神。”。现在的孩子个性鲜明,基于成长的时代特点,我们的教育真的给予了孩子鲜明的思想、生动的词语和创造精神了吗?扪心自问,我们所做的微乎其微。先进教师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往往变成了不能移动的重物,知识被积累起来似乎是“为了储备”,它们“不能进入周转”,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运用,而首先是不能用来去获取新的知识。

在许多教师的教学和教育工作实践中,形成了这么一种惯例: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就是为了能够正确地回答所提出的问题或者能够完成作业。这种观点迫使教师片面地评价学生的脑力劳动和他们的能力:谁能够把知识保存在记忆里,一旦教师提出要求,就能把它们“倒出来”,谁就被认为是有知识、有能力的学生这在实践中会导致什么结果呢?结果是知识脱离学生的精神生活,脱离他的智力兴趣。掌握知识变成了毫无乐趣可言的事,变成了为知识而知识。按照认知事物的一般观点,只有当知识变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和热情的时候,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识。这样一条规律性才开始起作用:一个人的知识越多,他去获取新的知识就越容易。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自我教育开始于儿童对人的道德高尚和伟大的向往,这种崇尚高尚,崇尚伟大的观念从哪里来?记得他在书里也特别强调学生需要多读书,为了让学生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对学生应该在不同阶段读哪些书都有明确要求,书目详尽,内容丰富,其中必定蕴含着那些高尚与伟大的思想,对于学生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了。魏书生将自我教育寓于教育细节,将其发扬光大,他的朴实无华的理想,持之以恒的坚持,让我们对自我教育的强大力量不得不叹服!遗憾的是,在实践中正好相反:学生每过一年,他们的学习就变得更为艰难。

从这些事实中能够引出什么样的实际思考呢?

应当努力做到,使知识既是最终目的,又是获取新知识的手段或工具。要使知识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在集体的精神生活中、在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活起来,在急速发展的、经常不断的精神财富的交流中活起来,没有这种交流,就很难设想会有完满的、智力的、道德的、情感的、审美的发展。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应当实际地做些什么,以及如何去做呢?

有经验的教师们在实际工作中总是遵循这样一个方向,就是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占居首位的,不应当是背诵,而是借助词语来进行思考,进行生动的创作,认识客体、事物、现象和周围世界,并且认识其极细微的差别,深入思考这些细微的差别。在小学里,从教学一开始,词语就成为儿童知识的最重要的因素。更确切地说,这就是通过思维和词语而表达和反映出来的周围的现实世界。这个世界不断地以其越来越多的、在儿童入学以前所不了解的新方面展现在他的面前。儿童借助观察、借助生动的直观、借助词语而在认识的道路上迈出最初的、也许是最宽大的步伐。如果你不愿意使知识变成僵死的、不能活动的重物,以免它阻碍儿童在认识的阶梯上继续前进,那么你就要使词语成为儿童创作的工具之一。

《给教师的建议》是一部经典名著。为作为后人,我们没有理由躺在苏氏为我们准备的摇篮上睡觉,我们应该在摇篮中慢慢长大,将苏氏对教育的理解推到一个更高的层面。

张远东,教师,现居湖北保康。

上一篇:高考小说中环境描写作用答题指津 下一篇:语文课应该尽快召回教学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