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康社会乡镇体育的发展策略

时间:2022-09-16 10:26:20

论小康社会乡镇体育的发展策略

一、小康社会体育内涵

小康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既是一种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要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就要建设和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小康体育。从我国体育自身的发展阶段看,我们要建设的小康体育,大体上指体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体育,也是业余体育与职业体育、公益性体育与商业体育有机融合、协同发展的体育。总的而言,小康社会体育与世界各国的体育相比有很大不同,它是代表中国特色的小康生活特点下的体育,它决不仅仅是人均1000美元的体育,而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中国体育。具有生活家庭化、娱乐多样化、锻炼科学化、管理社会化、产业扩大化、制度法制化等特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育就是要推动当前存在的体育体制封闭向体育体制开放的方式转变,推动发展模式由局部发展型向全国发展型转变,推动其发展动力由政府需求向大众化需求转变。因此,当前建设小康社会体育有着实际而丰富的内涵,它对中国体育发展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实践。

二、我国乡镇体育现状

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矛盾。乡镇体育的发展同样受制于这种矛盾。由于大多数农村经济尚不发达,农村体育经费不足,体育场地、体育设施少,无法满足体育活动和锻炼的需要,制约了乡镇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加之当前乡镇体育管理体制不成熟,体育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体育市场化程度较低,乡镇缺少组织机构和管理人员,骨干队伍较小,乡镇社会体育指导员少,显然满足不了活动要求。

三、影响乡镇体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体育意识淡薄

体育意识是人们对体育促进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等诸多方面全面发展功能的认识。在对乡镇体育发展的一些研究中,体育意识及观念一直被列为重要因素之一。目前,随着小康体育宣传的力度加大,全民体育意识与以往相比均得到提高。对体育价值的认识也渐趋深入与丰富,但离小康社会体育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经济欠发达的一些小城镇更不容乐观,且呈现出不均衡状况,其呈现为思想观念陈旧,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很多人多不具备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他们没有意识到自身是社会活动的主体,更是社会体育活动的主体,对全民健身的意识依然停留于政府的宣传基础上。

(二)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的影响。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乡镇群众体育发展的基础。群众体育的发展规模、水平和速度,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发展的水平,取决于经济发展所能为群众体育发展提供的物质条件,也取决于经济发展带来的个人经济状况以及由此引发的人的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的变化。“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当人们在追求发展和享受快乐体育时,也必须首先满足生存需要。当人们还为生计所累时,是不可能会有闲情雅致去做锻炼身体、娱乐身心之类的活动。经济状况好的人可能对体育活动不感兴趣,但体育活动绝不能没有经济作基础。同时经济条件还与体育消费和闲暇时间的支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体育消费直接影响着人们接触体育的机会。

(三)管理体制

当前乡镇体育管理体制具有边界不清的特点,它是由整个社会中的多个系统交织在一起组成的,使用的场地设施多属于不同的社会系统,其资金的来源也是从多种渠道汇集的。不同的社会组织往往会从自己组织的立场出发,代表着各自不同的利益追求,这就需要找到各社会组织与乡镇群众体育的利益结合点,使它们认识到乡镇群众体育的投入与实现自己的组织目标之间互助关系。因此,乡镇群众体育各组织管理部门应协调配合,共同管理。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社会各种组织的职能作用,促使社会的所有成员从不同渠道参与到全民健身的行列中,并更好地利用各种社会体育资源为全民健身服务。体育管理部门要与文化、教育管理部门分工合作,与工会、老年体协、老年活动中心、共青团、妇联、本镇的各社区及乡镇群体中心紧密合作,建立畅通的横向与纵向相互交叉的互助网络。还要加强本镇下属的乡镇等基层群体组织的建设,因为乡镇群体的日常活动都是在基层活动点“站”进行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全民体育由于受国家全面包揽,才致使后来各群体组织之间分工不明确、边界不清。因此,更好的协调社会各组织的资源,尽量减少和缓和它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从而强化它们之间的协调配合,增强社会各组织对全民体育的整体利益的认识,明确全民体育的目标。

四、小康社会乡镇体育改革与发展目标

(一)提高健康意识,推进小康乡镇体育家庭生活方式

要想推进小康乡镇体育家庭生活方式关键要把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因为只有乡镇家庭达到小康才会为提高体育生活方式提供物质保障。随着我国乡镇经济的不断发展,乡镇家庭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提高,其精神生活的比重就越大,自然而然的体育的需求也会更加强烈。人们不仅要有更多的物质财富,而且要有更高的健康意识,从而使家庭体育锻炼或体育休闲娱乐成为家庭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

(二)开发体育经济,推进乡镇体育产业化发展

要想推进乡镇体育产业化发展,使小康社会乡镇体育形成规模,必须加大开始体育经济。目前中国绝大部分的乡镇都没有形成自己的体育产业,其原因就是没有着重开发体育经济这一新领域,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抓住“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的发展,发展乡镇体育经济,形成体育产业结构,推进乡镇体育产业化发展进程。

(三)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推进小康乡镇体育制度法律化

伴随着全面建设小康体育历史进程的不断推进,确保小康乡镇体育健康稳步地发展,国务院体育行政主管部门自1995年《体育法》颁布以来,先后的部门规章及相关的规范性文章多达90余件,内容都涉及到体育经营活动、体育竞赛、体育设施等方面,对于满足小康社会乡镇全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体育需求起到了强有力的保障,从而也使经营性体育与公益性体育形成互动、协调、健康的发展新局面。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我们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要重视政治、文化、军事、健康、卫生等方面的建设。“以人为本”的观念要求我们更应重视与人民生命、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全民健身体系的建立。这有利于全面小康社会乡镇体育目标的实现。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上一篇:成都市的商业银行分销渠道建设策略研究 下一篇:“旅游产品要素集聚点”与广西旅游模式创新